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中天专利>正文

一种轮状送餐无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36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状送餐无人车包括载餐箱,载餐箱上设有出餐口,还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两车轮内设有圆周轨道,圆周轨道内均设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载餐箱连接两车轮的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将动力装置、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装嵌在车轮内,简化了车辆结构,再结合控制板、定位模块和影像采集装置能有效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出局部周围环境并根据设定的目的地,使得设置在两车轮之间的载餐箱能顺利抵达目标地点完成送餐任务。

A kind of wheeled meal delivery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状送餐无人车
本技术涉及自动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轮状送餐无人车。
技术介绍
社会上的送餐车,从载具本身来看,它经过改装或没有牌照上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开车的送餐员没有足够的交通安全意识,经常以高速行驶的状态逆行和抢道,对路上出行的人形成严重的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且送餐员的工作状态极易受情绪及环境影响。此外,送餐这一环节并未在一定社会监管环境下,对餐食的卫生安全以及住户的隐私安全存在一定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通过无人驾驶的操控系统进行一定距离的点对点移动,以及接合图像识别进行局部路径规划即避障,为未来发展的多机器人融合工作而准备的一种轮状送餐无人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状送餐无人车,包括外壳、载餐箱、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影像采集装置、控制板和定位模块;载餐箱、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互相平行地分别设置在载餐箱的两侧,所述载餐箱上设有出餐口,载餐箱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影像采集装置,定位模块设置在控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状送餐无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载餐箱、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影像采集装置、控制板和定位模块;载餐箱、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外壳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影像采集装置,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互相平行地分别设置在载餐箱的两侧,所述载餐箱上设有出餐口,控制板分别与影像采集装置和定位模块电气连接;第一车轮内设有第一圆周轨道,第二车轮内设有第二圆周轨道,第一圆周轨道和第二圆周轨道内均设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控制板分别与第一圆周轨道内的动力装置和第二圆周轨道内的动力装置电气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包括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一圆周轨道内的主动轮、第一从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状送餐无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载餐箱、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影像采集装置、控制板和定位模块;载餐箱、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外壳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影像采集装置,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互相平行地分别设置在载餐箱的两侧,所述载餐箱上设有出餐口,控制板分别与影像采集装置和定位模块电气连接;第一车轮内设有第一圆周轨道,第二车轮内设有第二圆周轨道,第一圆周轨道和第二圆周轨道内均设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控制板分别与第一圆周轨道内的动力装置和第二圆周轨道内的动力装置电气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包括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一圆周轨道内的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与第一圆周轨道滚动连接,第二圆周轨道内的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与第二圆周轨道滚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框架,主动轮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框架铰接;第一从动轮与框架连接,第二从动轮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框架铰接;载餐箱的一侧与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中天
申请(专利权)人:杜中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