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放电装置及电气设备
本揭示为关于放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电器设备)。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5月9日所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即特愿2017-093042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中记载的所有的记载内容,通过参照而被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介绍
关于放电装置,以往被提出有将多条细线捆成刷子状的束状电极构成为如下的构造,即,被捆起来的多条细线设于基体,基体由绝缘体被覆(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34220号公报(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42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文献记载的放电装置中,在相较于对向电极较靠近束状电极的附近,配置有保持束状电极的绝缘体。通过对束状电极施加高电压而产生活性物种(物质),但若在束状电极的附近存在绝缘体,则所产生的活性物种被绝缘体回收,而恐有无法有效率地将活性物种释放于空间中。此外,在长时间使用放电装置的期间若细线接触绝缘体,则放电装置的性能明显下降。在本揭示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电装置,具备:/n放电部,其具有前端部,被施加电压而自该前端部放电;/n感应电极,其在与该放电部之间形成电场;以及/n第二电极,其配置于该放电部与该感应电极之间,被施加与该放电部相同极性的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09 JP 2017-0930421.一种放电装置,具备:
放电部,其具有前端部,被施加电压而自该前端部放电;
感应电极,其在与该放电部之间形成电场;以及
第二电极,其配置于该放电部与该感应电极之间,被施加与该放电部相同极性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以小于该前端部与该感应电极的最短距离的距离远离该前端部的方式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备密封该感应电极和该第二电极的树脂。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备基板,该基板具有表面,且支承该放电部,
该第二电极设于自该基板的该表面突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崎哲也,大江信之,松山贵洋,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