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及半导体部件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及半导体部件试验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坚固、便于组装,并且,接线插脚与触销能够稳定接触的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及半导体部件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使连接器与安装在连接器的连接部件稳定地电性接触,要加压形成于连接器的触销和形成于连接部件的电性端子。如果加压的力量较强,虽能提高电性的接触性,但,摩擦力也增大,而不易向连接器插入连接部件或分离。尤其,在连接器安装多个销或要向多个连接器同时插入连接部件时,为了插入连接部件需施加较大的力量。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零插入力(ZeroInsertionForce)连接器(ZIF),其在插入连接部件时无需用力,而在插入连接部件后,将触销向连接部件加压。为了试验半导体而使用的半导体试验装置在运行上需要较高的信赖性。为了高速地、信赖性地试验半导体,在试验装置中使用的连接器要确定与连接部件接触。图1为表示以往的连接器组件的第1连接器的正面图;图2为形成以往的连接器组件的第1连接器的平面图;图3为表示形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n由可相互脱卸地结合的第1连接器(100)和第2连接器(200)形成;/n在所述第1连接器(100)的向第2连接器(200)的方向形成有截面为长方形的凹陷的插入凹槽部(101),以使第2连接器(200)的连接器插入部(211)插入,并且,在所述插入凹槽部(101)的长度方向两侧形成由上下方向贯通形成的第1连接器结合孔(123g),从而,借助于向第1连接器结合孔(123g)插入的安装螺栓(B)与测试头(A)结合,并且,在所述插入凹槽部(101)形成有向第2连接器(200)突出并由长度方向延伸的突出部,还由宽幅方向分隔而形成有多个由长度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12 KR 10-2017-0047608;20170707 KR 10-2017-001.一种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由可相互脱卸地结合的第1连接器(100)和第2连接器(200)形成;
在所述第1连接器(100)的向第2连接器(200)的方向形成有截面为长方形的凹陷的插入凹槽部(101),以使第2连接器(200)的连接器插入部(211)插入,并且,在所述插入凹槽部(101)的长度方向两侧形成由上下方向贯通形成的第1连接器结合孔(123g),从而,借助于向第1连接器结合孔(123g)插入的安装螺栓(B)与测试头(A)结合,并且,在所述插入凹槽部(101)形成有向第2连接器(200)突出并由长度方向延伸的突出部,还由宽幅方向分隔而形成有多个由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销(142)形成的销模块(140),并且,驱动轴(160)可旋转地形成于由所述宽幅方向分隔的销(142)之间,并向宽幅方向加压外侧销(142),所述突出部的侧面与插入凹槽部(101)的内面分隔而形成,形成销模块(140)的销(142)向突出部的宽幅方向两侧裸露而沿着长度方向排列;
在所述第2连接器(200)形成有连接器插入部(211),该连接器插入部向所述插入凹槽部(101)插入,截面为长方形,并且,在所述连接器插入部(211)形成有向第1连接器(100)开口而插入所述突出部的连接器凹陷部(210a),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凹陷部(210a)的宽幅方向两侧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销(220),从而,当所述连接器插入部(211)向插入凹槽部(101)插入,而使突出部向连接器凹陷部(210a)插入时,所述第1连接器(100)的销(142)和第2连接器(200)的销(220)由宽幅方向相对地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凹槽部(101)由向宽幅方向相对而形成的主体内面(111a)和向长度方向相对而形成的侧部内面(115a)形成,并且,所述主体内面(111a)之间的宽幅方向距离和侧部内面(115a)之间的长度方向距离,越向插入凹槽部(101)的开口端部越增加;
面向形成所述连接器插入部(211)的宽幅方向的外面即插入第1面(211a)和面向长度方向的外面即插入第2面(211b),越向连接器插入部(211)的端部,插入第1面(211a)之间的距离越减少,插入第2面(211b)之间的距离越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第1连接器结合孔(123g)插入安装螺栓(B),安装螺栓(B)与形成于测试头(A)的结合部(A1)结合,而将第1连接器(100)安装在测试头(A);
所述安装螺栓(B)由如下结构形成:安装螺栓头部(B1);螺栓导引部(B2),其从所述安装螺栓头部(B1)形成棱面而延伸;螺栓结合部(B3),其从所述螺栓导引部(B2)形成螺栓棱部(B4)而延伸,并与测试头(A)的结合部(A1)螺纹结合;
所述安装螺栓(B)的螺栓结合部(B3)与测试头(A)螺纹结合时,螺栓棱部(B4)加压测试头(A),第1连接器(100)可在安装螺栓头部(B1)与测试头(A)之间向侧方滑动,并且,螺栓导引部(B2)位于第1连接器结合孔(123g),在螺栓导引部(B2)与第1连接器结合孔(123g)之间向侧方形成有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器(100)由如下结构形成:两个外侧部件(110),其向宽幅方向相对地形成;中间部件(120),其向宽幅方向形成于所述外侧部件(110)之间;四个销模块(140),其在所述中间部件(120)的宽幅方向两侧,在中间部件(120)与外侧部件(110)之间分别形成有两个;上部部件(130),其宽幅方向两侧向所述外侧部件(110)插入而形成于中间部件(120)的上部;两个驱动轴(160),其在所述上部部件(130)的下部可旋转地分别形成于中间部件(120)与外侧部件(110)之间,端部向长度方向一侧突出;把手(170),其形成于所述驱动轴(160)的突出的端部;
所述外侧部件(110)由如下结构形成:外侧部件主体部(111),其向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板状;外侧部件侧部(113),其形成于所述外侧部件主体部(11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并向宽幅方向向内突出;外侧部件凸起部(115),其在所述外侧部件侧部(113)的上端部向宽幅方向向内突出,并且,由宽幅方向相对的外侧部件(110)是通过外侧部件凸起部(115)的端部相接而结合,所述主体内面(111a)从外侧部件主体部(111)的上端部倾斜并向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所述侧部内面(115a)形成于外侧部件凸起部(115)的向长度方向相对的面,
在所述外侧部件主体部(111)形成有上部部件插入槽(111b),该上部部件插入槽在所述主体内面(111a)的下部凹陷形成并向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外侧部件主体部(111)形成有外侧部件销部插入槽(111c),其凹陷形成并由长度方向延伸,向所述上部部件插入槽(111b)的下部分隔,用于插入销模块(140),并且,在所述外侧部件侧部(113)形成有:外侧部件凸起(113e),其向宽幅方向向内突出;外侧部件结合孔(115b),其中间隔着外侧部件凸起(113e)由上下分隔,而向宽幅方向贯通,并且,外侧部件结合孔(115b)分别形成于外侧部件凸起部(115)和外侧部件侧部(113),
并且,由上下方向在外侧部件凸起部(115)与外侧部件凸起(113e)之间的外侧部件侧部(113)形成有外侧部件轴槽(113a),其由长度方向延伸,并可旋转地插入驱动轴(160);
并且,在所述外侧部件侧部(113)形成有外侧部件下部凸起(113b),其形成向下的棱面,相比外侧部件主体部(111)更向下延伸,并形成有由宽幅方向贯通的PCB结合孔(113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120)由如下结构形成:中间部件主体部(121),其向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板状;中间部件侧部(123),形成于所述中间部件主体部(121)的长度方向两端,向宽幅方向两侧突出,
在所述中间部件侧部(123)的上端部形成有向长度方向突出的中间部件侧部凸起(123h),上端相比中间部件主体部(121)的上端向上突出,
所述中间部件主体部(121)包括:中间部件第1面(121c),其在宽幅方向两侧形成,从上部越向下厚度越增加地倾斜形成;中间部件销部插入槽(121a),其从所述中间部件第1面(121c)向下分隔,凹陷形成并由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于与外侧部件销部插入槽(111c)相对的位置,
所述中间部件侧部(123)在长度方向内侧形成有PCB安置部(123e),该PCB安置部厚度变薄并形成向长度方向向内的棱面和向下的棱面,并且,在所述PCB安置部(123e)形成有向宽幅方向贯通的PCB结合孔(123f),
在所述中间部件侧部(123)的宽幅方向两侧形成有中间部件轴槽(123a),该中间部件轴槽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凹陷形成并与外侧部件轴槽(113a)相对,所述中间部件轴槽(123a)形成于形成有中间部件侧部凸起(123h)的位置而延伸至中间部件侧部凸起(123h),
在所述中间部件侧部(123)的宽幅方向两侧面凹陷地形成有用于插入外侧部件凸起(113e)的外侧部件凸起槽(123b),并且,从所述外侧部件凸起槽(123b)向下分隔形成有由宽幅方向贯通的中间部件结合孔(123c),其在形成有形成于外侧部件侧部(113)的外侧部件结合孔(115b)的位置形成,
所述第1连接器结合孔(123g)在中间部件侧部凸起(123h)由上下方向贯通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部件侧部(113)形成有侧部凹陷支撑面(113g),该侧部凹陷支撑面在形成有外侧部件销部插入槽(111c)的位置向长度方向相对地凹陷形成,并且,端部与外侧部件销部插入槽(111c)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部件侧部(123)形成有中间部件凹陷支撑面(123d),该中间部件凹陷支撑面在形成有中间部件销部插入槽(121a)的位置向长度方向相对地凹陷形成,并且,端部与中间部件销部插入槽(121a)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部件(130)由上部部件主体(131)和上部部件突出部(133)形成,该上部部件主体的下部向宽幅方向分隔形成有两个凹陷并向长度方向延伸的上部部件凹陷部(131a),该上部部件突出部从所述上部部件主体(131)向上突出并向宽幅方向分隔而沿长度方向延伸,
并且,在所述上部部件主体(131)的宽幅方向两侧形成有上部部件主体凸起(131b),该上部部件主体凸起向宽幅方向突出而向所述上部部件插入槽(111b)插入,并且,形成有上部部件销孔(135),其从上部部件凹陷部(131a)延伸至上部部件突出部(133),并向上部部件突出部(133)的宽幅方向裸露,并且,上部部件销孔(135)形成四列,在各个上部部件凹陷部(131a)和上部部件突出部(133)分别形成两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模块(140)由如下结构形成:销模块主体(141),其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杆形状;销模块支撑部(143),其形成从所述销模块主体(141)向上延伸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多个销(142),沿长度方向排列,并由上下方向贯通销模块主体(141)和销模块支撑部(143),而上端向销模块支撑部(143)的上部突出,下端向销模块主体(141)的下部突出,
在所述销模块主体(141)的宽幅方向一侧形成有向长度方向分隔的销模块结合孔(147)和销模块结合凸起(145),而分别与形成于邻接的销模块(140)的销模块主体(141)的销模块结合孔(147)和销模块结合凸起(145)插入结合,
在所述销模块主体(141)的宽幅方向另一侧形成有多个向长度方向分隔而由上下方向贯通的凹陷的销模块主体槽(141a),在所述外侧部件销部插入槽(111c)形成有多个销部插入凸起(111e),该销部插入凸起向宽幅方向向内突出,并向长度方向分隔,并且,在所述中间部件销部插入槽(121a)形成有多个中间部件销部凸起部(121b),该中间部件销部凸起部由宽幅方向向外侧部件(110)突出,并由长度方向分隔,从而,当销模块(140)与外侧部件(110)结合时,销模块主体(141)向外侧部件销部插入槽(111c)插入,销部插入凸起(111e)向销模块主体槽(141a)插入,并且,当销模块(140)与中间部件(120)结合时,销模块主体(141)向中间部件销部插入槽(121a)插入,中间部件销部凸起部(121b)向销模块主体槽(141a)插入。
10.一种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由相互可脱卸地结合的第1连接器(100)和第2连接器(200)形成;
在所述第1连接器(100)的向第2连接器(200)的方向形成有凹陷的插入凹槽部(101),该插入凹槽部的截面形成长方形,以使第2连接器(200)的连接器插入部(211)插入,并且,在所述插入凹槽部(101)的长度方向两侧形成有由上下方向贯通形成的第1连接器结合孔(123g),而借助于向第1连接器结合孔(123g)插入的安装螺栓(B)与测试头(A)结合,并且,在所述插入凹槽部(101)形成有向第2连接器(200)突出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并且,由沿着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销(142)形成的多个销模块(140)向宽幅方向排列形成,从而,形成于销模块(140)和邻接的销模块(140)的销(142)向宽幅方向分隔,并在由宽幅方向分隔的销(142)之间可旋转地形成有驱动轴(160),该驱动轴向宽幅方向外侧加压销(142),并且,所述突出部的侧面从插入凹槽部(101)的内面分隔而形成,形成销模块(140)的销(142)向突出部的宽幅方向两侧裸露而向长度方向排列;
在所述第2连接器(200)形成有向所述插入凹槽部(101)插入的截面为长方形的连接器插入部(211),并且,在所述连接器插入部(211)形成有连接器凹陷部(210a),该连接器凹陷部向第1连接器(100)开口,而使所述突出部插入,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凹陷部(210a)的宽幅方向两侧形成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销(220),从而,所述连接器插入部(211)向插入凹槽部(101)插入,突出部向连接器凹陷部(210a)插入时,所述第1连接器(100)的销(142)和第2连接器(200)的销(220)由宽幅方向相对地排列;
所述第1连接器(100)由如下结构形成:两个外侧部件(110),其向宽幅方向相对地形成;中间部件(120),其由宽幅方向形成于所述外侧部件(110)之间;销模块(140),其由所述中间部件(120)的宽幅方向两侧,在中间部件(120)与外侧部件(110)之间分别形成有两个而共形成4个;上部部件(130),其宽幅方向两侧向所述外侧部件(110)插入,而形成于中间部件(120)的上部;两个驱动轴(160),其在所述上部部件(130)的下部,分别可旋转地形成于中间部件(120)与外侧部件(110)之间,并且,端部向长度方向一侧突出;把手(170),形成于所述驱动轴(160)的突出的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低插入力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模块(140)由如下结构形成:销模块主体(141),其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杆形状;销模块支撑部(1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俊彦,安相一,
申请(专利权)人:凯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