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14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其包括可堆叠的模板台、至少一个可堆叠的撑架和可堆叠的高度调节机构,其中至少一个可堆叠的撑架包括多个桁架框架,其配置用于限定开口,以侧向地接收另一撑架。可堆叠的部件能够节省空间并提高模板支撑装置的装配和拆卸时的效率。

Formwork suppor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板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建筑和/或建造行业的模板支撑装置,尤其涉及在不操作时能被堆叠和存储的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以下讨论仅旨在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该讨论不是承认或认可所提及的任何材料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先权日在任何管辖区内被公开、已知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的部分。模板支撑装置是建筑和建造行业中使用的临时支撑结构。模板支撑装置通常包括用于承载建造目的(例如天花板的混凝土浇筑)的人员和设备的撑架和模板台。拆除模板支撑装置的系统是劳动密集型的并且可能造成安全威胁,特别是如果模板支撑装置的各部件在这些部件可能移动和从高处脱落的地方没有很好地固定并且松动,从而伤害人员。为了存储的目的,在将模板支撑装置拆卸为其各个部件(例如撑架和模板台)和子部件(例如支撑桁架、支架、螺母和螺栓)中也消耗大量的人工时间。另外,虽然模板支撑装置可以被拆卸成它们的各部件用于存储,但是这种存储仍然是消耗空间的并且总是存在丢失特定部件/子部件的可能性。装配已拆卸的模板支撑装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这降低了在开始施工和建筑工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撑架,包括多个桁架框架,所述多个桁架框架布置成限定开口,其中所述撑架是成比例地,以通过所述开口侧向地接收另一撑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3 SG 10201701749X1.一种撑架,包括多个桁架框架,所述多个桁架框架布置成限定开口,其中所述撑架是成比例地,以通过所述开口侧向地接收另一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桁架框架包括
第一桁架框架和第二桁架框架,所述第一桁架框架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二桁架框架相对;
第三桁架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桁架框架和所述第二桁架框架之间并适于连接所述第一桁架框架和所述第二桁架框架,
其中所述开口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三桁架框架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桁架框架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桁架框架和所述第二桁架框架的端部之一连接它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框架和所述第二桁架框架朝向所述第三桁架框架逐渐变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框架和所述第二桁架框架每者包括两个竖直支撑件和适于连接所述两个竖直支撑件的至少一个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架适于连接到一个竖直支撑件的外部并适于连接到另一竖直支撑件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桁架框架,所述第四桁架框架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桁架框架、第二桁架框架和第三桁架框架的基部连接它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桁架框架包括从所述第三桁架框架朝向所述开口延伸的一对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支架包括第一提升接合装置,所述第一提升接合装置适于通过第一方向侧向地接收用于提升所述撑架的提升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支架包括第二提升接合装置,所述第二提升接合装置适于通过第二方向侧向地接收用于提升所述撑架的提升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接合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提升接合装置与所述一对支架是一体的。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架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在所述撑架的基部,并且其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可调节的着地支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架可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拆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坤
申请(专利权)人:顺富科技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