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10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利用马达的转矩使打击机构抵抗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移动时能抑制马达的负荷转矩增加的打入机。打入机具备能够向第一方向(B1)及与第一方向(B1)相反的第二方向(B2)移动的打击机构(12)和使打击机构(12)向第一方向(B1)移动来打击紧固件的第一移动机构,打入机具有:马达;因马达的转矩而旋转并使打击机构(12)抵抗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向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45);以及在使打击机构(12)向第二方向(B2)移动时抑制马达的转矩增加的转矩抑制机构(45A~45H)。

Driving machine, striking mechanism and mov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打击机构移动来打击紧固件的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现今,公知有使打击机构移动来打击紧固件的打入机,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该打入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入机具有外壳、机头(nose)部、马达壳体、蓄压室、打击机构、电动马达、动力变换机构、减速机以及钉匣(magazine)。机头部固定于外壳,马达壳体与外壳连接,蓄压室设于外壳内。打击机构设于外壳,打击机构具有活塞及钻头。在减速机的输出轴设有第一锥齿轮。动力变换机构是设置在外壳内的凸轮板,并在凸轮板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凸轮板将电动马达的转矩变换成钻头的移动力。凸轮板具有多个突起。在钻头设有齿条。钉匣安装于外壳,而且收纳有紧固件。向机头部供给钉匣内的紧固件。若电动马达停止,则活塞因蓄压室的压力而停止在下止点。若电动马达旋转,则其转矩经由减速机传递至凸轮板。若凸轮板的突起与齿条卡合,则打击机构抵抗蓄压室的压力而朝向上止点移动。若打击机构到达上止点,则凸轮板的突起从齿条脱离,打击机构朝向下止点移动,从而打击机构打击紧固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02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入机中,由于使打击机构抵抗蓄压室的压力而移动,在打击机构从下止点朝向上止点移动时,马达的负荷转矩增加。因此,在打入机的设计中,与打击机构位于上止点附近时的马达的负荷量相符地选择马达的尺寸、减速齿轮等驱动部。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认识到:为了实现马达的小型、轻型化,优选抑制打击机构位于上止点附近时的马达的负荷,使移动打击机构时的马达的负荷均匀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利用马达的转矩使打击机构抵抗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移动时能够抑制马达的负荷转矩增加的打入机、打击机构以及移动机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入机具备打击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上述打击机构能够向第一方向及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上述第一移动机构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来打击紧固件,上述打入机的特征在于,具有:马达;第二移动机构,其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旋转,并且使上述打击机构抵抗上述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转矩抑制机构,在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时,上述转矩抑制机构抑制上述马达的转矩增加。专利技术的效果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入机在使打击机构抵抗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向第二方向移动时,能够抑制马达的转矩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侧视本专利技术的打入机的实施方式1的整体剖视图。图2是侧视打入机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具体例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具体例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具体例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打入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7是示出电动马达的负荷转矩与打击机构的移动量的关系的线图。图8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另一具体例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另一具体例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另一具体例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设于打入机的销轮及驱动撞击针杆的另一具体例的图。图12是示出图11的驱动撞击针杆的图。图13是侧视打入机的实施方式2的整体剖视图。图14是图13的打入机的局部剖视图。图15是示出图13的打入机的柱塞及平衡块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图13的打入机的柱塞及平衡块从图15的位置进一步动作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7是示出图13的打入机的柱塞及平衡块从图16的位置进一步动作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8是示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2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19是示出打入机的实施方式3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打入机的几个实施方式中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各图中,对同一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1)图1所示的打入机10具有外壳11、打击机构12、压力室13、动力变换机构14以及电动马达15。打击机构12配置为从外壳11的内部贯穿至外部。压力室13使打击机构12在第一方向B1上从上止点朝向下止点移动。动力变换机构14使打击机构12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B2上移动。电动马达15的转矩向动力变换机构14传递。外壳11具有主体16、罩17、把手18、马达壳体19以及连接部20。罩17封闭主体16的开口部。把手18及马达壳体19与主体16连接。把手18及马达壳体19与连接部20连接。蓄压容器21及缸筒22设置在外壳11内,环状的连接件23连接蓄压容器21与缸筒22。压力室13形成于蓄压容器21内。打击机构12具有活塞24及驱动撞击针杆(Driverblade)25。活塞24在缸筒22内能够在缸筒22的中心线A1方向上移动。驱动撞击针杆25固定于活塞24。中心线A1方向与第一方向B1及第二方向B2平行。如图2所示,在活塞24的外周安装有密封部件83,密封部件83与缸筒22的内表面接触来形成密封面。密封部件83气密地密封图1所示的压力室13。在压力室13内封入有压缩气体。封入在压力室13内的气体除空气之外,还可以封入惰性气体、例如氮气、稀有气体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压力室13内封入空气的例子进行说明。驱动撞击针杆25由金属制成。如图3、图4及图5所示,驱动撞击针杆25具有板状的主体部25K和设于主体部25K的多个凸部25A~25H。驱动撞击针杆25能够沿中心线A1方向移动。多个凸部25A~25H设于驱动撞击针杆25的移动方向。多个凸部25A~25H在中心线A1方向上空开恒定间隔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撞击针杆25设有八个凸部25A~25H。凸部25A~25H从驱动撞击针杆25的边缘26突出。凸部25A~25H从边缘26突出的方向是与中心线A1相交的方向。凸部25A~25H在中心线A1方向上依次配置。在中心线A1方向上,在距活塞24的距离最小的部位配置有凸部25A,在距活塞24的距离最大的部位配置有凸部25H。从边缘26至凸部25A~25H各自的前端的突出量H1在凸部25A~25H中各不相同。在中心线A1方向上,距活塞24的距离最小的凸部25A的突出量H1最小,随着距活塞24的距离变大,凸部25A~25H的突出量H1依次变大。支架27从主体16的内部贯穿至外部地配置。支架27由铝合金制成或者由合成树脂制成。支架27具有筒状的负载承受部28、与负载承受部28连续的圆弧形状的罩29、以及与负载承受部28连续的机头部30。机头部30具有射出路34。机头部30的一部分配置于外壳11之外。负载承受部28配置在主体16内,负载承受部28具有轴孔31。在负载承受部28内设有缓冲件32。缓冲件32由橡胶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入机,具备打击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上述打击机构能够向第一方向及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上述第一移动机构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来打击紧固件,/n上述打入机的特征在于,具有:/n马达;/n第二移动机构,其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旋转,并且使上述打击机构抵抗上述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n转矩抑制机构,在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抑制上述马达的转矩增加。/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26 JP 2017-086869;20171124 JP 2017-2257191.一种打入机,具备打击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上述打击机构能够向第一方向及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上述第一移动机构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来打击紧固件,
上述打入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马达;
第二移动机构,其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旋转,并且使上述打击机构抵抗上述第一移动机构的力而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
转矩抑制机构,在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抑制上述马达的转矩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击机构具有能够向上述第一方向及上述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一主体部和从上述第一主体部突出的多个第一卡合部,
上述第二移动机构具有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第一旋转构件和多个第二卡合部,该多个第二卡合部相对于上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旋转方向上设置,并且能够相对于多个第一卡合部卡合及脱离,
上述转矩抑制机构包含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及上述多个第二卡合部,
上述多个第二卡合部包含距上述第一轴线的距离相互不同的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在与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从上述第一主体部突出,并且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
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包含从上述第一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量相互不同的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方向是上述打击机构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向,上述第二方向是上述打击机构从上述第二位置朝向上述第一位置移动的方向,
上述打击机构在从上述第二位置朝向上述第一位置移动时能够停止在待机位置,
上述多个第二卡合部包含高负荷卡合部和低负荷卡合部,上述高负荷卡合部在使上述打击机构从上述待机位置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时与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卡合,上述低负荷卡合部在使上述打击机构从上述第二位置向上述待机位置移动时与上述多个第一卡合部卡合,
从上述第一轴线至上述高负荷卡合部的距离与从上述第一轴线至上述低负荷卡合部的距离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于上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外周并在上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设于不同范围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的半径比上述第二区域的半径大,
构成上述第一区域的材料的质量比构成上述第二区域的材料的质量高,
上述多个第二卡合部在上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上设于与上述第一区域对应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移动机构包含利用气体的压力来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的压力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移动机构包含利用弹性复原力来使上述打击机构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的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移动机构具有第一旋转构件和卷绕部以及线材,上述第一旋转构件因上述马达的转矩而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上述卷绕部相对于上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旋转方向上设置,上述线材卷绕于上述卷绕部并牵引上述打击机构,
从上述第一轴线至上述卷绕部的距离在上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刚茂哲仁清原大树西田昌史
申请(专利权)人: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