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救援过程中信息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核辐射突发事件中,如核电站事故、核武器袭击等情况下,通常需要对放射损伤的伤员进行现场医学救援。目前,在核应急医学救援中,通常采用“伤票”形式进行伤员的伤情信息流处理。现有伤票通常为一种格式化的表格或卡片式信息载体,多以纸张或塑料为材质,用以在救援过程中记录伤员基本信息、受伤地点、伤情伤类、生命体征、已实施的救援处置内容、下一步处置流向等救援信息。然而,现有的伤票通常采用手工填写和人工传递作业模式,存在信息载体易破损、缺失、信息描述不完整、不准确及信息载体丢失等问题,导致在核应急救援现场中的伤情信息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核应急救援中伤情信息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读取伤员佩戴的可穿戴射频设备,所述可穿戴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读取伤员佩戴的可穿戴射频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上设置有存储芯片;/n采集所述伤员的伤员信息以及抢救信息,并建立所述伤员与所述可穿戴射频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n将所述伤员的伤员信息以及抢救信息输出至所述可穿戴射频设备;/n采集所述伤员的当前伤情信息,根据所述伤员的抢救信息及当前伤情信息,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并将所述伤员的当前伤情信息以及下一救助流程输出至所述伤员的可穿戴射频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伤员佩戴的可穿戴射频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上设置有存储芯片;
采集所述伤员的伤员信息以及抢救信息,并建立所述伤员与所述可穿戴射频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
将所述伤员的伤员信息以及抢救信息输出至所述可穿戴射频设备;
采集所述伤员的当前伤情信息,根据所述伤员的抢救信息及当前伤情信息,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并将所述伤员的当前伤情信息以及下一救助流程输出至所述伤员的可穿戴射频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员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姓名、性别、年龄、过敏史、血型、负伤时间、负伤地点以及到达救治点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抢救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自救、互救、卫救、是否扎止血袋、负伤部位、负伤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抢救信息包括扎止血袋时,还包括:
监测扎止血袋的时长,当监测到扎止血袋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时,输出警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伤情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呼吸信息、循环信息以及意识信息;所述根据所述伤员的抢救信息及当前伤情信息,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包括:
根据所述伤员的当前伤情信息,对所述伤员进行验伤分类,以确定所述伤员的伤情程度;
根据所述伤员的验伤分类结果,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其中,所述验伤分类结果包括:重度、中度、轻度及死亡中的任一种,其中,重度的伤情严重程度高于中度及轻度的伤情严重程度,中度的伤情严重程度高于轻度的伤情严重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验伤分类结果属于重度、中度、轻度中的任一种时,对所述伤员进行验伤分类的同时,还包括:
采集所述伤员的体表放射性沾染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伤员的验伤分类结果,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包括:
当所述验伤分类结果为重度时,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为急救;
当所述验伤分类结果为中度或轻度时,根据所述伤员的体表放射性沾染信息判断所述伤员的体表的放射性沾染值是否合格;当所述伤员的体表的放射性沾染值不合格时,记录所述伤员的放射性沾染部位,并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为放射性沾染洗消;当所述伤员的体表的放射性沾染值合格时,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为放射医学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为急救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伤员的体表放射性沾染信息判断所述伤员的体表的放射性沾染值是否合格;
当所述伤员的体表的放射性沾染值不合格时,记录所述伤员的放射性沾染部位,并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为放射性沾染洗消;
当所述伤员的体表的放射性沾染值合格时,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为放射医学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验伤分类结果为中度或轻度时,在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为放射性沾染洗消后,还包括:
定期采集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
根据所述伤员的伤情信息,当检测到所述伤员由中度或轻度转换成重度时,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为急救,并将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为急救输出至所述可穿戴射频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伤员的验伤分类结果,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包括:
确定所述伤员的下一救助流程为后送,并将后送信息输出存储于所述伤员佩戴的可穿戴射频设备,所述后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后送方式、后送时伤员体位、后送时间以及后送去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伤员的伤员信息、抢救信息、所述伤员的当前伤情信息以及下一救助流程输出至核救援信息管理平台。
12.一种核应急救援伤情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及可被所述终端设备读写的可穿戴射频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被佩戴于伤员,包括存储芯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读取单元,适于读取所述伤员佩戴的可穿戴射频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一采集单元,适于采集所述伤员的伤员信息以及抢救信息,并建立所述伤员与所述可穿戴射频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一输出单元,适于将所述伤员的伤员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国,高福,程赢,刘虎,杨彦勇,杜继聪,尹琦,倪以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