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信息系统的生命力保障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169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3:04
一种针对信息系统的生命力保障系统及方法,所述的信息系统包括运行在多个不同权限与职责的操作台位上的功能任务以及管理数据库,通过管理数据库存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指标参数数值以及各操作台位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生命力保障系统包括监控模块、分析模块、定位模块、决策模块和决策执行模块以及生命力保障数据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系统内通过系统的动态重组的方式来实现自恢复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通过故障实时监测,并快速恢复故障功能,尽量降低功能故障造成的影响,且恢复过程是通过信息系统内部台位间的功能转移与动态配置,整个过程自动化实现,提高了信息系统整体的可用性。

A life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信息系统的生命力保障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命力保障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故障处理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人们对工程系统在应对外部干扰时适应性要求也发生着变化,从开始的以可靠性理论为代表的故障后维修,发展到以健康管理理论为代表的故障的预测与预防,再到以工程弹性系统(ERS)理论为代表的主动适应与自我恢复。故障的被动维修。最开始,人们对人造工程系统的适应性要求是一种被动式的,围绕系统的故障,及时发现故障、维修故障,恢复系统的可用状态,并以此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与维修性指标,发展出了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理论。在可靠性理论中也采取了在系统设计阶段事前分析、事前应对的策略,如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技术与故障树分析技术。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技术通过假设系统内部件发生某些可能的故障,分析这些故障对系统的影响以及导致该故障发生的原因,提前给出应对措施,从而达到避免该故障发生或减弱该故障造成的影响的目的。故障的实时监测与预防性维修。随着传感器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实时获取系统的部分状态信息,并依此综合判断系统的故障状态,而随着数据分析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信息系统的生命力保障系统,所述的信息系统包括运行在多个不同权限与职责的操作台位上的功能任务以及管理数据库,通过管理数据库存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指标参数数值以及各操作台位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模块、分析模块、定位模块、决策模块和决策执行模块以及生命力保障数据库;/n监控模块选择监视对象指标参数并设置所述指标参数的标准值域范围,存入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周期性从信息系统管理数据库中读取各台位的监控对象指标参数数值,将获得的参数数值保存到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n分析模块周期性从生命力保障数据库读取监控对象指标参数数值;分析监控对象指标参数数值与设置的标准值域范围之间的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信息系统的生命力保障系统,所述的信息系统包括运行在多个不同权限与职责的操作台位上的功能任务以及管理数据库,通过管理数据库存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指标参数数值以及各操作台位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模块、分析模块、定位模块、决策模块和决策执行模块以及生命力保障数据库;
监控模块选择监视对象指标参数并设置所述指标参数的标准值域范围,存入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周期性从信息系统管理数据库中读取各台位的监控对象指标参数数值,将获得的参数数值保存到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
分析模块周期性从生命力保障数据库读取监控对象指标参数数值;分析监控对象指标参数数值与设置的标准值域范围之间的偏差,判断偏差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若满足则不作处理,否则,将存在偏差的监控对象指标参数在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进行标记并存储其数值偏差幅度;
定位模块从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选取标记的监控对象指标参数,定位出该监控对象指标参数所属的操作台位,以及与该操作台位关联的操作台位,生成定位结果信息通知关联台位,并将定位结果存入在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
决策模块从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获取定位结果,确认需要重新分配的功能任务,作出指派任务的决策,并将决策结果存储在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
决策执行模块根据决策结果在选定的操作台位上重新配置功能任务清单,并通知相关操作台位,完成对故障操作台位功能的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对象指标参数包括结构指标参数、功能指标参数与信息指标参数三类中的一类或多类;
其中,结构指标参数是指将影响信息系统结构状态的监控参数,包括操作台位CPU的负载、内存的负载、硬盘剩余空间大小以及操作台位的启动状态;功能指标参数包括功能任务运行累积时间数据,当前正在处理的功能任务清单以及当前任务完成后的后续处理任务清单;信息指标参数包括操作台位与管理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发送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模块提供监控对象指标参数及其标准值域范围的编辑维护功能,并将编辑输入的数值存储在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析模块在发现偏差的情况下生成警报信号并向信息系统管理员发送告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通过下述方式确定偏差:
对于结构指标参数中的操作台位CPU的负载、内存的负载,通过首先进行傅里叶变换再进行频域内幅值比较的方式确定偏差;
对于结构指标参数中的硬盘剩余空间大小,以及功能指标参数中的功能任务运行累积时间数据采用数值比较的方式确定偏差;
对于信息指标参数中的操作台位与管理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发送参数通过信息发送时间间隔是否超范围确定偏差;
针对结构指标参数中的操作台位启动状态,通过判断操作台位启动状态的布尔值确定偏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系统中各操作台位上的功能任务在运行过程中自行收集运行时间累积数据,功能任务启动时,记录开始时间,功能任务执行过程中累积计时,功能任务执行完成后,由操作员确认,记录结束时间,若功能任务执行过程中由于外部干扰或功能异常,无法正常结束,累积计时持续,直到分析模块中分析累积计时超过标准值域范围,判断功能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模块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从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选取标记有偏差超幅值的监控对象指标参数,根据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的信息定位该监控对象指标参数运行的操作台位信息,生成包含操作台位信息、功能任务信息、故障类型信息的定位结果;
根据定位的操作台位信息从管理数据库中获取关联操作台位信息,将定位结果发送至关联操作台位及系统管理员,并将定位结果存入在生命力保障数据库中;
上述功能任务信息包括故障操作台位故障时正在处理的功能任务清单以及后续处理任务清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决策模块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1)获取定位结果,确定需要重新配置的功能任务清单;
2)获取功能任务清单的限制条件信息,所述的限制条件信息包括:关联台位操作人员的权限,职责与技能,关联操作台位所处的物理位置,关联操作台位自身的未完成的功能任务清单以及功能任务的优先级;
3)判断关联操作台位所处的物理位置是否满足需要重新配置的功能任务清单执行要求,针对满足条件的关联操作台位执行4);
4)针对需要重新配置的功能任务清单每一项功能任务均判断是否在关联台位操作人员的权限与职责范围内,关联台位操作人员是否具备需要重新配置的功能任务清单的操作技能,针对均满足上述条件的关联操作台位则执行5);
5)判断关联操作台位的数量,若不少于一个,则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军黄百乔王灵敏李宝柱张珺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