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48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暖器,包括:壳体,形成有容纳腔,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壳,主壳至少构成部分容纳腔的腔壁;主壳包括至少两个主壳单元,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之间可转动连接;至少两个发热体,容置于容纳腔中,发热体与每个主壳的主壳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并联动连接,且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之间可转动连接。通过将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之间可转动连接,将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之间可转动连接,并使发热体与对应的主壳单元联动连接,可以使发热体和主壳单元呈现呈可折叠状,从而可以实现在多个方位均可以获得较好的取暖效果,同时,可以减小电暖器在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

Electric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暖器。
技术介绍
当前,市面上的电暖器产品的种类繁多,包括电热油汀取暖器、远红外取暖器、PTC暖风机、对流式电暖器、电热膜电暖器、卤素取暖器和高温超导热霸等。其中电热膜取暖器采用高温电热膜为发热材料,其传热方式包括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两种,具有升温快、使用寿命长、体积小、造型美观等优点。目前市面上的电热膜电暖器其结构形状通常都是固定不变的。用户在使用这种结构的电暖器时,只能从产品正面取暖,当用户移动至电暖器两侧时,若不移动电暖器则无法取得足够的热量。同时,也会在电暖器的长度方向上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暖器取暖角度单一且在长度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多方位取暖且能够减小长度方向上占用空间的电暖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暖器,包括:壳体,形成有容纳腔,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壳,所述主壳至少构成部分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所述主壳包括至少两个主壳单元,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之间可转动连接;至少两个发热体,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发热体与每个所述主壳的所述主壳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并联动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之间可转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壳单元之间互相铰接,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之间互相铰接。所述壳体还包括两个侧壳,分别设于所述主壳的两侧,两个所述主壳和两个所述侧壳共同围成所述容纳腔的周壁。每个所述发热体对应的两个主壳单元之间互相平行。所述发热体与对应的所述主壳单元互相平行。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端壳,所述端壳设于所述发热体的顶部和/或底部,所述端壳包括至少两个端壳单元,每个所述端壳的所述端壳单元与所述发热体一一对应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主壳单元固定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端壳的所述端壳单元与对应的所述发热体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壳单元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发热体、所述主壳单元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端壳单元垂直连接。所述端壳为板件。所述壳体包括两个所述端壳,分别为底壳和顶壳。所述顶壳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还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底壳的底部。所述发热体为电热膜。所述主壳单元上设有多个散热通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暖器,包括:壳体,形成有容纳腔,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壳,所述主壳至少构成部分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所述主壳包括至少两个主壳单元,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之间可转动连接;至少两个发热体,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发热体与每个所述主壳的所述主壳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并联动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之间可转动连接。通过将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之间可转动连接,将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之间可转动连接,并使发热体与对应的主壳单元联动连接,可以使发热体和主壳单元呈现呈可折叠状,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拨动主壳单元,并带动与主壳单元联动的发热体运动,使相邻的主壳单元之间的角度及相邻的发热体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实现在多个方位均可以获得较好的取暖效果,同时,可以减小电暖器在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此外,通过将所有发热体均容置于容纳腔中,可以使发热体的热量更好地散出,从而具有更好的取暖效果。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暖器,所述发热体与对应的所述主壳单元互相平行。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取暖效果。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暖器,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端壳,所述端壳设于所述发热体的顶部和/或底部,所述端壳包括至少两个端壳单元,每个所述端壳的所述端壳单元与所述发热体一一对应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主壳单元固定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端壳的所述端壳单元与对应的所述发热体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壳单元之间可转动连接。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发热体与对应的主壳单元之间的联动连接,另一方面,可以使每个发热体对应的主壳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以及每个发热体与对应的主壳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从而获得更好的取暖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暖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暖器去掉主壳和侧壳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暖器去掉顶壳后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暖器的底壳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容纳腔,2-主壳单元,21-散热通孔,3-电热膜,4-侧壳,5-端壳单元,6-出风口,7-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暖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发热体。壳体形成有容纳腔1,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壳,主壳至少构成部分容纳腔1的腔壁;主壳包括至少两个主壳单元2,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2之间可转动连接。主壳单元2上设有多个散热通孔21。发热体容置于容纳腔1中,发热体与每个主壳的主壳单元2一一对应设置并联动连接,且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之间可转动连接。通过将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2之间可转动连接,将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之间可转动连接,并使发热体与对应的主壳单元2联动连接,可以使发热体和主壳单元2呈现呈可折叠状,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拨动主壳单元2,并带动与主壳单元2联动的发热体运动,使相邻的主壳单元2之间的角度及相邻的发热体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实现在多个方位均可以获得较好的取暖效果,同时,可以减小电暖器在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此外,通过将所有发热体均容置于容纳腔1中,可以使发热体的热量更好地散出,从而具有更好的取暖效果。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每个主壳单元2上也可以设有两个散热通孔21。散热通孔2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通孔21为圆孔状,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散热通孔21也可以为长条状。实现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2之间可转动连接,以及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之间可转动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2之间互相铰接,且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之间互相铰接。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2之间通过柔性件连接,或相邻的两个发热体之间通过柔性件连接。壳体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两个侧壳4,分别设于主壳的两侧,两个主壳和两个侧壳4共同围成容纳腔1的周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形成有容纳腔(1),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壳,所述主壳至少构成部分所述容纳腔(1)的腔壁;所述主壳包括至少两个主壳单元(2),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2)之间可转动连接;/n至少两个发热体,容置于所述容纳腔(1)中,所述发热体与每个所述主壳的所述主壳单元(2)一一对应设置并联动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之间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形成有容纳腔(1),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壳,所述主壳至少构成部分所述容纳腔(1)的腔壁;所述主壳包括至少两个主壳单元(2),相邻的两个主壳单元(2)之间可转动连接;
至少两个发热体,容置于所述容纳腔(1)中,所述发热体与每个所述主壳的所述主壳单元(2)一一对应设置并联动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之间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壳单元(2)之间互相铰接,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体之间互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两个侧壳(4),分别设于所述主壳的两侧,两个所述主壳和两个所述侧壳(4)共同围成所述容纳腔(1)的周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热体对应的两个主壳单元(2)之间互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与对应的所述主壳单元(2)互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端壳,所述端壳设于所述发热体的顶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博王训刘怀灿张鹏娥骆玉叶张健孔艳李叶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