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424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出风装置包括第一出风部及第二出风部,第二基体套接于第一基体外部,基于第一基体表面向第二基体伸出若干第一扇叶,基于第二基体表面向第一基体伸出若干第二扇叶,相邻第一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相反,第一出风部与第二出风部能够相对转动;风扇包括上述的出风装置。因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方向相反,外界空气进入出风装置内后,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依次沿同一方向向前推动空气,形成气流,气流的速度沿空气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使空气能够快速从出风装置的一侧进入并从出风装置的另一侧排出,气流的加速时间短,出风量大且风速高,优化了出风装置的出风性能。

An air outlet device and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出风电器及风扇
,尤其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作为实现空气流通及清凉解暑的主要电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办公室等其他场所。传统的风扇一般通过驱动扇叶转动,扇叶推动空气形成气流,实现空气流动,此种出风方式所吹出的风量及风速有限,为满足风量及风速的需求,需加大风扇的功率,风扇工作所产生的噪音随着风扇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并且降低了风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及风扇,以克服风扇出风量及风速低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风装置,包括第一出风部及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的第二出风部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套接于所述第一基体外部,基于所述第一基体表面向所述第二基体伸出若干第一扇叶,基于所述第二基体表面向所述第一基体伸出若干第二扇叶,相邻所述第一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第二出风部能够相对转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体包括多个第一单元,相邻所述第一单元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单元均连接有所述第一扇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体包括多个第二单元,相邻所述第二单元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单元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扇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均呈环形。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体上排布有多列所述第一扇叶和/或所述第二基体上排布有多列所述第二扇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基于所述第一基体或第二基体的轴线方向依次交替排列。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一基体的轴向,相邻两列的第一扇叶之间容置有不少于两个的第二扇叶,相邻两列的第二扇叶之间容置不少于两个的第一扇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基于所述第一基体的轴线方向对齐。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驱动部,所述第一基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驱动部的安装腔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上述的出风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出风装置置于所述壳体内。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圈及内圈,所述外圈及内圈之间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出风装置置于所述容置腔体内,所述第二基体与所述外圈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盖合于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出风口。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方向相反,在第一出风部与第二出风部相对转动时,外界空气进入出风装置内后,随着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旋转,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依次沿同一方向向前推动空气,形成气流,且该气流的速度沿空气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使空气能够快速从出风装置的一侧进入并从出风装置的另一侧排出,气流的加速时间短,出风量大且风速高,优化了出风装置的出风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出风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出风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出风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排列原理图;图5是出风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出风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出风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出风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风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壳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出风装置包括第一出风部10及第二出风部20,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依次交替排列,第一出风部10包括第一基体11,沿第一基体11的边缘排列有若干第一扇叶12;第二出风部20包括第二基体21,沿第二基体21的边缘排列有若干第二扇叶22,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沿第一基体11或第二基体21的轴向依次交替排列,相邻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迎风面方向相反,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能够进行相对转动。因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依次交替排列,且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弯曲方向相反,在第一出风部10与第二出风部20相对转动时,外界空气进入出风装置内后,随着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旋转,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依次沿同一方向向前推动空气,形成气流,且该气流的速度沿空气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使空气能够快速从出风装置的一侧进入并从出风装置的另一侧排出,气流的加速时间短,出风量大且风速高,优化了出风装置的出风性能。优选的,第一基体11上每一列所安装的第一扇叶12的数量与第二基体21上每一列所安装的第二扇叶22的数量相同,且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在沿第一基体11或第二基体21的轴线方向相互对应,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能够快速与上一扇叶所推动的气流衔接,以提高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对空气的推动效果。如图1所示,沿从左向右的方向,奇数位置为第一扇叶12,偶数位置为第二扇叶2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体11可只设置一列第一扇叶12,第二基体12可只设置一列的第二扇叶22,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可同样对空气进行逐步推进。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1均呈圆环状,第二基体21围设于第一基体11的外部,第一扇叶12分布于第一基体11的外壁上,第二扇叶22分布于第二基体21的内壁上,第二扇叶22插设于相邻的第一扇叶12之间,第一扇叶12插设于相邻的第二扇叶22之间。空气从出风装置的右侧进入,经过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的不断推动与加速,从出风装置的左侧排出。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扇叶12与第二扇叶22间隔排列,不同列的第一扇叶12的迎风面方向相同,第一扇叶12与相邻的第二扇叶22的迎风面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第一扇叶12向下倾斜,第一扇叶12的下表面为其迎风面,第二扇叶22向上倾斜,第二扇叶22的上表面为其迎风面;假设左侧为进风侧,右侧为出风侧,则第一扇叶12跟随第一基体11逆时针转动,第二扇叶22跟随第二基体21呈从动状态;风从左侧进入出风装置内后,第一列的第一扇叶12的下表面将空气向右推动,形成气流,气流推动第二列的第二扇叶22的下表面,使第二扇叶2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扇叶22的上表面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出风部及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二出风部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套接于所述第一基体外部,基于所述第一基体表面向所述第二基体伸出若干第一扇叶,基于所述第二基体表面向所述第一基体伸出若干第二扇叶,相邻所述第一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第二出风部能够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出风部及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二出风部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套接于所述第一基体外部,基于所述第一基体表面向所述第二基体伸出若干第一扇叶,基于所述第二基体表面向所述第一基体伸出若干第二扇叶,相邻所述第一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与第二扇叶的迎风面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第二出风部能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包括多个第一单元,相邻所述第一单元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单元均连接有所述第一扇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包括多个第二单元,相邻所述第二单元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单元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扇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均呈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上排布有多列所述第一扇叶和/或所述第二基体上排布有多列所述第二扇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基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周慧珠孙兴林孙叶琳骆兰英
申请(专利权)人:续客商城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