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失冲砂方法及冲砂管柱技术

技术编号:2281391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井冲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防漏失冲砂方法及冲砂管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漏失冲砂方法在外油管上连接封隔器,将外油管下入井内,在外油管上的封隔器下至砂面以下时,坐封封隔器,使外油管与套管形成的套管油管环形空间与外油管内部空间隔开,向外油管内下入直径小于外油管的内油管,使内油管与外油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外油管与内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和内油管内部空间相通形成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通过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进行冲砂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漏冲砂方法避免流砂进入油层,与目前的的冲砂工艺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漏失冲砂方法解决了在油层下冲砂过程中流砂容易进入油层对油层造成破坏的问题。

Sand washing method and sand washing string for leakage pre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漏失冲砂方法及冲砂管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井冲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防漏失冲砂方法及冲砂管柱。
技术介绍
目前,稠油热采井经过多年的热采,蒸汽吞吐开采强度大,出砂严重,普遍出现地层严重亏空,井底附近甚至出现“大肚子”的现象,作业时漏失严重。采用常规冲砂工艺冲砂时,经常出现冲砂不返液的现象,井底沉砂随洗井液全部漏入地层。当作业完生产后,这些“流砂”又随产液进入井筒或泵筒,造成卡泵,严重影响了稠油生产。公开号为CN1975098A、公开日为2007.06.0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吸式低压漏失井冲砂工艺,该工艺是通过内外管构成的双管管柱与反循环平行管喷射泵连接建立循环通道,利用泵压做动力,使流体通过反循环平行管喷射泵时喷射形成真空低压携带井底混砂液体并返排出井筒,实现在没有封隔器或者密封装置情况下进行低压口试井的冲砂作业,这种工艺相比常规的冲砂工艺能够减轻冲砂作业时的漏失现象,但是双管管柱内需要设置反循环平行管喷射泵,反循环平行管喷射泵结构复杂,增加了冲砂管柱的加工成本,另外,在对油层下冲砂过程中,仍然会有部分被冲起来的流砂进入油层,对油层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失冲砂方法,用以解决目前的冲砂工艺在油层下冲砂过程中流砂容易进入油层对油层造成破坏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冲砂管柱,以解决目前的冲砂管柱在油层下冲砂过程中流砂容易进入油层对油层造成破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防漏失冲砂方法的技术方案为:>防漏失冲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外油管上连接封隔器,将外油管下入井内,2)在外油管上的封隔器下至砂面以下时,坐封封隔器,使外油管与套管形成的套管油管环形空间与外油管内部空间隔开,3)向外油管内下入直径小于外油管的内油管,使内油管与外油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外油管与内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和内油管内部空间相通形成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通过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进行冲砂作业。本专利技术防漏失冲砂方法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防漏冲砂方法在油层下冲砂时通过封隔器将油层与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隔开,避免流砂进入油层,与目前的的冲砂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防漏失冲砂方法解决了在油层下冲砂过程中流砂容易进入油层对油层造成破坏的问题。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在井内砂面处于油层以上时,将外油管下入井内砂面以上,先不坐封封隔器,外油管与套管形成的环形空间和外油管的内部空间形成套管油管循环冲砂通道,通过套管油管循环冲砂通道先进行冲砂,然后待砂面冲至油层以下时,再执行步骤2)。在砂面处于油层以上时,通过外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进行冲砂作业,结构简单,同时流砂也不会漏失,简化冲砂工艺。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在冲砂过程中,在砂面下降后,下调内油管底端的位置。保证冲砂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冲砂管柱的技术方案:包括外油管和设置在外油管内的内油管,内油管外径小于外油管的内径,用于使外油管与内油管之间的内外油管环形空间和内油管内部空间相通形成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外油管下端连接有用于坐封在油层以下隔开油层与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的封隔器。本专利技术的冲砂管柱的有益效果:在油层下冲砂时通过封隔器将油层与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隔开,避免流砂进入油层,与目前的的冲砂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冲砂管柱解决了在油层下冲砂过程中流砂容易进入油层对油层造成破坏的问题。进一步的,封隔器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上接头与外油管连接;中心管,上端与上接头固定,下端伸入下接头内并与下接头上下活动配合;下接头上设有与中心管挡止配合限制中心管脱出的挡止结构;胶筒,套在中心管上,夹装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或者中心管与下接头之间,在压缩时坐封、撑开时解除坐封;坐封销钉,沿下接头径向活动装配在下接头的侧壁上,活动行程中具有伸入下接头内用于与中心管挡止配合的挡止位和向远离中心管方向移动至缩回下接头侧壁避让中心管的避让位;弹性件,设置在下接头上,对坐封销钉施加弹力使坐封销钉保持在挡止位,中心管的下端设有与坐封销钉配合的锁钩,锁钩上设有引导坐封销钉向远离中心管方向移动至避让位使锁钩通过的引导坡面和处于引导坡面上侧的坐封保持面;锁钩的上侧设有使坐封销钉复位至挡止位的容纳空间,在中心管受压压缩胶筒使锁钩移动至坐封销钉下侧且坐封销钉伸入容纳空间复位至挡止位时,坐封销钉与坐封保持面上下挡止配合,限制中心管相对于下接头向上移动以保持胶筒处于压缩状态,且坐封保持面在上提中心管时用于剪断坐封销钉使胶筒撑开解除坐封。需要坐封时,下压中心管使中心管与下接头挤压胶筒,中心管下端的锁钩移动至坐封销钉下侧后,坐封销钉与坐封保持面上下挡止配合,通过下接头内的坐封销钉可以实现对封隔器坐封的锁定,在砂面下降后通过坐封保持面的作用使封隔器保持在坐封状态,在作业完成需要解封时,通过上提中心管使坐封保持面与销钉相互作用剪断销钉,本专利技术的封隔器结构简单,坐封和解封操作简单,提高了冲砂的效率。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中心管与下接头的稳定,锁钩的上侧设有容纳坐封销钉的容纳槽,坐封保持面形成容纳槽的下侧槽壁面,容纳槽上侧槽壁面自下而上向外倾斜,所述容纳槽内的空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容纳槽避免坐封压力过大时损坏坐封销钉。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包括管体和可拆固定在管体上的锁套,所述锁钩设置在锁套上,锁套与中心管可拆固定,方便锁钩的加工。进一步的,为了适应不同的胶筒,同时适应较大的误差,所述下接头包括接头体和螺纹连接在接头体上端的调整套,所述下接头通过调整套与胶筒顶压配合,使用时通过调整套可以调整胶筒的位置。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挡止结构为设置在调整套上朝下与中心管上下挡止配合限制中心管脱出的挡止面,通过设置在调整套上的挡止面对中心管进行挡止,简化封隔器的结构,方便中心管与下接头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包括管体和套在管体下端的锁套,所述锁钩设置在锁套上,所述调整套与锁套的上端面上下挡止配合限制中心管脱出,方便中心管和下接头的加工和装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冲砂管柱的具体实施例中砂面在油层之上时的工作状态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冲砂管柱的具体实施例中砂面在油层之下时的工作状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冲砂管柱的具体实施例中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冲砂管柱的具体实施例中封隔器坐封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冲砂管柱的具体实施例中封隔器坐封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接头;2、中心管;21、管体;22、锁套;23、锁钩;231、引导坡面;232、坐封保持面;24、容纳槽;3、下接头;31、接头体;32、调整套;321、套体;322、支撑环;41、上胶筒;42、下胶筒;43、隔环;5、坐封销钉;51、挡块;6、弹簧;8、压帽;71、外油管;72、内油管;9、封隔器;10、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冲砂管柱的具体实施例,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漏失冲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外油管上连接封隔器,将外油管下入井内,/n2)在外油管上的封隔器下至砂面以下时,坐封封隔器,使外油管与套管形成的套管油管环形空间与外油管内部空间隔开,/n3)向外油管内下入外径小于外油管内径的内油管,使内油管与外油管之间形成内外油管环形空间,内外油管环形空间和内油管的内部空间相通形成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通过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进行冲砂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漏失冲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外油管上连接封隔器,将外油管下入井内,
2)在外油管上的封隔器下至砂面以下时,坐封封隔器,使外油管与套管形成的套管油管环形空间与外油管内部空间隔开,
3)向外油管内下入外径小于外油管内径的内油管,使内油管与外油管之间形成内外油管环形空间,内外油管环形空间和内油管的内部空间相通形成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通过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进行冲砂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失冲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井内砂面处于油层以上时,将外油管下入井内砂面以上,先不坐封封隔器,外油管与套管形成套管油管环形空间,套管油管环形空间和外油管的内部空间相通形成套管油管循环冲砂通道,通过套管油管循环冲砂通道先进行冲砂,然后待砂面冲至油层以下时,再执行步骤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漏失冲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在冲砂过程中,在砂面下降后,下调内油管底端的位置。


4.冲砂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油管和设置在外油管内的内油管,内油管外径小于外油管的内径,用于使外油管与内油管之间的内外油管环形空间和内油管内部空间相通形成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外油管下端连接有用于坐封在油层以下隔开油层与内外油管循环冲砂通道的封隔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砂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包括:
上接头和下接头,上接头与外油管连接;
中心管,上端与上接头固定,下端伸入下接头内并与下接头上下导向滑动配合;
下接头上设有与中心管挡止配合限制中心管脱出的挡止结构;
胶筒,套在中心管上,夹装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或者中心管与下接头之间,在压缩时坐封、撑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宇刘甲栓杨文波杨伟毕晓松彭辅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