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瑜伽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37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属于健身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够对健身房进行加热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加热腔,加热腔内依次设有前端保护层、防火散热层、隔热层和后端保护层,所述前端保护层和后端保护层用于保护外壳体,加热腔内还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工厂规模生产,批量制造常规尺寸的复合板体,在所需运动场所便捷式组装形成具有常规尺寸的运功瑜伽房,减小运动空间,再增加相对私密性的同时,充分发热红外线的辐射功能,避免大空间高热空气运动造成的不舒适感及其他安全隐患。

An infrared radiation heating device and a yoga room containing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瑜伽房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瑜伽房。
技术介绍
健身和瑜伽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十分流行和时髦的运动,专业的健身瑜伽场所,现在主要是采用在原有建筑物房间内整体装饰,目前市场上的健身瑜伽场所分为常温场馆和高温场馆,尤其是高温瑜伽已经逐渐兴起,市场现有高温瑜伽馆由于空间较大,只能采用远距离加热空气的直接加热装置。中国专利CN207739678U公开了一种共享健身房,包括健身房本体、多个支腿、多个供健身房本体移动的车轮组件,该车轮组件包括可绕中心轴旋转的车轮、将该车轮与健身房本体联接的支撑杆,车轮与中心轴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中心轴的一端部与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健身房本体的底端设有可带动车轮组件旋转的旋转轴,旋转轴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支腿的高度低于车轮组件的高度,本专利技术只需将共享健身房推到合适位置后;但是该装置不能够对健身房进行加热,导致该健身房起不到缓解疲劳、恢复体能的作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瑜伽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瑜伽房,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加热腔,加热腔内依次设有前端保护层、防火散热层、隔热层和后端保护层,所述前端保护层和后端保护层用于保护外壳体,加热腔内还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以解决现有装置不能够对健身房进行加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加热腔,加热腔内依次设有前端保护层、防火散热层、隔热层和后端保护层,所述前端保护层和后端保护层用于保护外壳体,加热腔内还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和防火散热层固定连接,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和隔热层固定连接,所述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上均设有电极。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电极的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电极的形状相同,且电极上均开设有外漏的盲孔,且两个电极上的盲孔相对设置,电极上未设置盲孔的一侧通过高温粘结剂层粘合,所述前端保护层和后端保护层均采用防火材料制得,且前端保护层和后端保护层均为喷涂铝制复合板,前端保护层的外部涂覆氟碳涂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分别设有不少于两条电极片,电极片分别分布于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相对两侧,且电极片相互平行设置。一种瑜伽房,包含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装置,还包括房体,所述房体包括侧墙体、前墙体、后墙体、底板和顶板,所述侧墙体设有两个,侧墙体、前墙体和后墙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对房体加热的红外辐射加热装置,所述侧墙体与前墙体和后墙体之间均通过相绞合的金属卡扣或榫卯结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和顶板上开设有用于对侧墙体、前墙体和后墙体限位的嵌入式限位槽,所述侧墙体、前墙体、后墙体、底板和顶板采用金属或木材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底板和顶板的横截面积大于组合后侧墙体、前墙体和后墙体的水平横截面积,所述前墙体上设有推拉式透明门,顶板上设有照明灯和音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工厂规模生产,批量制造常规尺寸的复合板体,在所需运动场所便捷式组装形成具有常规尺寸的运功瑜伽房,减小运动空间,再增加相对私密性的同时,充分发热红外线的辐射功能,避免大空间高热空气运动造成的不舒适感及其他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中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专利技术中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专利技术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端保护层、2-防火散热层、3-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5-隔热层、6-后端保护层、7-外壳体、8-电极、9-外接电源线、10-房体、11-侧墙体、12-前墙体、13-后墙体、14-底板、15-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包括外壳体7,所述外壳体7内设有加热腔,加热腔内依次设有前端保护层1、防火散热层2、隔热层5和后端保护层6,所述前端保护层1和后端保护层6用于保护外壳体7,所述防火散热层2的设置起到了防火的作用,所述隔热层5的设置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加热腔内还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所述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防火散热层2固定连接,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和隔热层5固定连接,所述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上均设有电极8,两个所述电极8的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电极8的形状相同,且电极8上均开设有外漏的盲孔,且两个电极8上的盲孔相对设置,电极8上未设置盲孔的一侧通过高温粘结剂层粘合;所述电极8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进入的火线零线为绞合线,到达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顶部分别平行设置在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的两侧,并贴近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设置确保两导线距离最接近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内发热印刷层的距离、顶部量、两焊点的间距及外进绞合导线的节距,另外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的底部有单导线连接,单导线近距离对折,对折后间距同样近乎等同上述节距,形成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的串联电路,通电工作后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及具有接近间距的双侧导线对应存在同等电流且电流方向相反,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及两层导线周围对应存在相反方向且强度相等的磁场并相互抵消。是不是可以简略描述前后保护保护层由镀锌铝板构成组合后紧密连接并与地线连接,使工作时镀锌铝包保护层维持零电位,是红外热能辐射装置具有十分有效的电场屏蔽功能所述前端保护层1和后端保护层6均采用防火材料制得,且前端保护层1和后端保护层6均为喷涂铝制复合板,前端保护层1的外部涂覆氟碳涂层,漆涂层颜色可以根据要求采用木纹或其他颜色,前端保护层1的外沿固定连接有用于保护加热组件的延长杆,延长杆的一端与后端保护层6的外沿固定连接;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分别设有不少于两条电极片,电极片分别分布于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相对两侧,且电极片相互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瑜伽房,包括外壳体(7),所述外壳体(7)内设有加热腔,加热腔内依次设有前端保护层(1)、防火散热层(2)、隔热层(5)和后端保护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保护层(1)和后端保护层(6)用于保护外壳体(7),加热腔内还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瑜伽房,包括外壳体(7),所述外壳体(7)内设有加热腔,加热腔内依次设有前端保护层(1)、防火散热层(2)、隔热层(5)和后端保护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保护层(1)和后端保护层(6)用于保护外壳体(7),加热腔内还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瑜伽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防火散热层(2)固定连接,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和隔热层(5)固定连接,所述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上均设有电极(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瑜伽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极(8)的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电极(8)的形状相同,且电极(8)上均开设有外漏的盲孔,且两个电极(8)上的盲孔相对设置,电极(8)上未设置盲孔的一侧通过高温粘结剂层粘合,进入的火线零线为绞合线,到达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顶部分别平行设置在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的两侧,并贴近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设置确保两导线距离最接近内红外线热能辐射层(3)和外红外线热能辐射层(4)内发热印刷层的距离、顶部量、两焊点的间距及外进绞合导线的节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瑜伽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保护层(1)和后端保护层(6)均采用防火材料制得,且前端保护层(1)和后端保护层(6)均为喷涂铝制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星许诺唐夏晖丁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超凡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