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129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计,所述茶叶专用肥的包括如下组分:氮源30~40份、磷源10~22份、钾源10~20份硝化抑制剂0.1~1份及生物质25~30份;所述生物质包括茶粕和菌渣;所述茶粕和所述菌渣的质量比为4~8:1。所述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在提供茶叶生长所必需的各类元素外,通过硝化抑制剂和茶粕的使用,赋予其自动杀灭地下害虫的功能,能够有效避免肥料和农药对茶叶及环境的双重污染。

Tea special fertilizer with insecticidal func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化肥是保障农作物更好生长的普遍手段,而喷施农药则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方法。然而,化肥或农药的大量施用不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会降低农产品的质量。茶树是以摘取幼嫩芽叶为主的多年生木本植物,要使茶树不断萌芽、生长,必须对茶树在生长期间进行施肥,以保持其正常生长发育。茶树肥料的正确使用,是保证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提供具有自然杀灭地下害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能够有效地避免肥料和农药对茶叶及环境的双重污染,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所述茶叶专用肥在提供茶叶生长所必需的各类元素外,通过硝化抑制剂和茶粕的使用,赋予其自动杀灭地下害虫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茶叶专用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便于大规模工业应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按质量份计,其包括如下组分:氮源30~40份、磷源10~22份、钾源10~20份、硝化抑制剂0.1~1份及生物质25~30份;所述生物质包括茶粕和菌渣;所述茶粕和所述菌渣的质量比为4~8:1。本专利技术中,硝化抑制剂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阻缓土壤中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反应速度,合理使用硝化抑制剂能够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施肥量过高时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本专利技术中,茶粕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作为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环保型有机肥料,是种植无公害蔬菜和花果的较优肥料,其作为有机肥料所含有的微生物和土地里面的微生物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土壤透气性好,还可以杀灭土壤里的有害微生物;而且茶粕能够快速除草却不伤苗,可以用于苗圃、山林、杂竹、芦苇等农业种植。更重要的是,茶粕对诸多低下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例如,茶籽饼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茶饼水对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和蚯蚓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茶枯饼和茶枯液对害虫有很好的胃毒和触杀作用,可以广泛在蔬菜、水稻、果树、茶叶、花卉等作物上使用,防治蜗牛、田螺、蚂蟥、稻飞虱、稻叶蝉、红薯小象甲等害虫,无污染、无残毒、耐贮耐用,药效长久。本专利技术中,菌渣可以选自食用菌废料,包括食用菌的菌糠、菌渣、下脚料等,其中的农作物秸秆、棉籽壳均富含木质素、纤维素等,一部分被菌丝吸收利用,食用菌栽培结束后,菌渣中还残留大量的菌丝体富含氨基酸和纤维素、碳氢化合物和微量元素,能够作为蔬菜栽培很好的有机肥。本专利技术中,硝化抑制剂的添加能够降低肥料氮元素在大气中往硝铵氮的转换,从而提高肥料的使用率。可选地,所述氮源选自尿素、尿铵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氮源为尿素。可选地,所述磷源包括磷酸盐5~12份和过磷酸盐5~10份。可选地,所述磷酸盐选自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磷酸盐为磷酸一铵。可选地,所述过磷酸盐为过磷酸钙。可选地,所述钾源选自硫酸钾、氯化钾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钾源为硫酸钾。可选地,按质量份计,所述茶叶专用肥包括如下组分:尿素30~40份、磷酸盐5~12份、过磷酸盐5~10份、硫酸盐10~18份、硝化抑制剂0.1~1份及生物质25~30份。可选地,按质量份计,所述茶叶专用肥包括如下组分:尿素37.5份、磷酸盐10份、过磷酸盐7.5份、硫酸盐15份、硝化抑制剂0.5份、茶粕24.5份及菌渣5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了上述任一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各组分按配比混合均匀后进行至少一次破碎处理,经一级筛分后进行至少一次造粒成型;将成型后获得的颗粒料冷却后进行二级筛分,获得所述茶叶专用肥。可选地,所述混合采用机械搅拌进行,搅拌时间为5min~10min。可选地,将通过所述一级筛分去除的大颗粒再次进行破碎处理。可选地,通过所述二级筛分将直径大于4.75mm的颗粒再次进行所述破碎处理,将直径小于1mm的颗粒再次进行所述造粒成型。可选地,通过所述二级筛分将直径为1mm~4.75mm的颗粒筛分,获得所述茶叶专用肥的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在提供茶叶生长所必需的各类元素外,通过硝化抑制剂和茶粕的使用,赋予其自动杀灭地下害虫的功能,能够有效避免肥料和农药对茶叶及环境的双重污染。(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便于大规模工业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茶叶专用肥的制备茶叶专用肥的组分及其含量包括:尿素750斤,磷酸一铵200斤,过磷酸钙150斤,硫酸钾300斤,硝化抑制剂10斤,茶粕490斤,菌渣100斤。本实施例中,硝化抑制剂购自索尔维,其配方为:质量分数为30wt.%或者固含量为350g/L的二氰二氨(双聚氰胺)。制备过程包括:(1)取料:按照上述质量称取相应原料备用;(2)混料:将步骤(1)的各原料加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min;(3)破碎:将步骤(2)的混合物料加入破碎机内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经筛分处理取出大颗粒杂质;(4)造粒:将步骤(3)破碎筛分后的物料加入造粒机中造粒成型;(5)冷却、筛分:成型后的颗粒物进入冷却机冷却,冷却后经筛分机筛分,筛取直径在1mm~4.75mm的颗粒物再冷却处理形成成品;直径大于4.75mm的颗粒物需经破碎机破碎后,再与直径小于1mm的颗粒物重新进入造粒机造粒至符合标准,然后再冷却处理形成成品;制得的成品柱状颗粒物,外观为黑色、灰褐色,同级品中粒度分布均匀、表面光滑;(6)包装:取成品,通过包装机按照不同重量规格进行包装。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茶叶专用肥以日常茶叶所需的氮磷钾为基础,通过添加高端的有机生物质材料茶粕(如山茶油废渣)和菌渣(如金针菇废渣)等造粒制成,并通过添加硝化抑制剂降低肥料氮元素在大气中往硝铵氮的转换,从而提高肥料的使用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叶专用肥比市售的同等氮磷钾含量的复合肥效果更佳。因此,本专利技术茶叶专用肥能够以更少的使用量达到更优的施用效果,能够有效地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保护大气环境,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通过添加高端有机质茶粕(山茶油废渣),茶粕中高含量的茶皂素使该肥料具有自然杀死地下害虫及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茶叶专用肥的包括如下组分:/n氮源30~40份、磷源10~22份、钾源10~20份、硝化抑制剂0.1~1份及生物质25~30份;/n所述生物质包括茶粕和菌渣;所述茶粕和所述菌渣的质量比为4~8:1。/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杀虫功能的茶叶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茶叶专用肥的包括如下组分:
氮源30~40份、磷源10~22份、钾源10~20份、硝化抑制剂0.1~1份及生物质25~30份;
所述生物质包括茶粕和菌渣;所述茶粕和所述菌渣的质量比为4~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源选自尿素、尿铵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尿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源包括磷酸盐5~12份和过磷酸盐5~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选自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磷酸一铵;
优选地,所述过磷酸盐为过磷酸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钾源选自硫酸钾、氯化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硫酸钾。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茶叶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茶叶专用肥包括如下组分:
尿素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锐詹跃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常山跃进化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