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110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结构包括:格栅箱装置、调节池、厌氧池、衔接抽水装置、复合反应池、出水管、膜生物反应池、安插底座,出水管安装于复合反应池右侧且与复合反应池锁接,复合反应池左端设有膜生物反应池,膜生物反应池安装于厌氧池右侧且与厌氧池扣接,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过滤筒机构,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避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现有进水装置的格栅板都采用固定式结构,由于污水中多少会夹杂有一些人类的毛发,而这些毛发在通过大多数格栅板的时候会直接通过,容易造成调节池滤板的堵塞,不利于使用,影响净水的效率的问题,使设备能够排除毛发的干扰,进而使净水效率更高。

An efficient composite ecological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属于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污水治理形势较为严峻,因而需要一套完整的生态净水系统对于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现有进水装置的格栅板都采用固定式结构,由于污水中多少会夹杂有一些人类的毛发,而这些毛发在通过大多数格栅板的时候会直接通过,容易造成调节池滤板的堵塞,不利于使用,影响净水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以解决现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现有进水装置的格栅板都采用固定式结构,由于污水中多少会夹杂有一些人类的毛发,而这些毛发在通过大多数格栅板的时候会直接通过,容易造成调节池滤板的堵塞,不利于使用,影响净水的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结构包括:格栅箱装置、调节池、厌氧池、衔接抽水装置、复合反应池、出水管、膜生物反应池、安插底座,所述出水管安装于复合反应池右侧且与复合反应池锁接,所述复合反应池左端设有膜生物反应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安装于厌氧池右侧且与厌氧池扣接,所述厌氧池上方设有衔接抽水装置,所述厌氧池左侧设有调节池且与调节池焊接,所述调节池左端设有格栅箱装置,所述格栅箱装置与调节池扣接,所述格栅箱装置包括初滤装置、格栅板槽、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安装于初滤装置左上方且与初滤装置扣接,所述初滤装置下方设有格栅板槽,所述格栅板槽与初滤装置活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初滤装置包括漏管装置、导流板,所述漏管装置嵌入于导流板内侧。作为优选,所述漏管装置包括过滤筒、支撑架、筒体、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安装于筒体上方且与筒体扣接,所述旋转槽中心活动连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通过支撑架与筒体相扣合。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筒包括装配槽、挡刮板、中轴杆,所述挡刮板安装于装配槽外围且与装配槽扣接,所述装配槽内侧设有中轴杆,所述中轴杆与装配槽活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槽内部为扇形板结构,能够在进水水压的推动下间接带动中轴杆转动,所述漏管装置设有左右两组互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挡刮板表面均匀设有多组小弯钩,呈交叉错乱排列能够将通过的毛发进行勾住。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筒为可提拉活动式结构,能在一定阶段更方便对堆积的毛发进行清理。作为优选,用户可通过将设有的进水管连接污水,安插底座用于设备的安装辅助,可以固定于地面,出水管连接对应的回收管道,当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时,在导流板的配合下能够将污水导流到漏管装置,进而由于旋转槽与中轴杆的相互配合,进而能够带动过滤筒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挡刮板对于流过的污水进行接触,特有的挡刮板表面勾子能将污水中夹杂的毛发勾住,进而减少管道堵塞的几率,污水进入格栅板槽进行二次过滤,进而过滤完的水进入调节池进行处理,进而再经由厌氧池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在衔接抽水装置的配合下进入复合反应池进行复合反应,并进入到膜生物反应池进行生物反应,最终处理完毕的水由出水管向外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导流板与旋转槽的相互配合,进而使进水管进入的污水经由漏管装置,通过特有的中轴杆互相配合,进而能够带动过滤筒同步转动,进而特有的挡刮板结构能够将毛发进行勾住,从而减少管道堵塞的问题,提高净水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格栅箱装置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初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漏管装置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格栅箱装置-1、调节池-2、厌氧池-3、衔接抽水装置-4、复合反应池-5、出水管-6、膜生物反应池-7、安插底座-8、初滤装置-a、格栅板槽-b、进水管-c、漏管装置-a1、导流板-a2、过滤筒-a11、支撑架-a12、筒体-a13、旋转槽-a14、装配槽-a111、挡刮板-a112、中轴杆-a1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结构包括:格栅箱装置1、调节池2、厌氧池3、衔接抽水装置4、复合反应池5、出水管6、膜生物反应池7、安插底座8,所述出水管6安装于复合反应池5右侧且与复合反应池5锁接,所述复合反应池5左端设有膜生物反应池7,所述膜生物反应池7安装于厌氧池3右侧且与厌氧池3扣接,所述厌氧池3上方设有衔接抽水装置4,所述厌氧池3左侧设有调节池2且与调节池2焊接,所述调节池2左端设有格栅箱装置1,所述格栅箱装置1与调节池2扣接,所述格栅箱装置1包括初滤装置a、格栅板槽b、进水管c,所述进水管c安装于初滤装置a左上方且与初滤装置a扣接,所述初滤装置a下方设有格栅板槽b,所述格栅板槽b与初滤装置a活动连接。所述初滤装置a包括漏管装置a1、导流板a2,所述漏管装置a1嵌入于导流板a2内侧,所述初滤装置a通过导流板a2将污水传递到漏管装置a1。所述漏管装置a1包括过滤筒a11、支撑架a12、筒体a13、旋转槽a14,所述旋转槽a14安装于筒体a13上方且与筒体a13扣接,所述旋转槽a14中心活动连接有过滤筒a11,所述过滤筒a11通过支撑架a12与筒体a13相扣合,所述漏管装置a1通过旋转槽a14带动过滤筒a11进行转动。所述过滤筒a11包括装配槽a111、挡刮板a112、中轴杆a113,所述挡刮板a112安装于装配槽a111外围且与装配槽a111扣接,所述装配槽a111内侧设有中轴杆a113,所述中轴杆a113与装配槽a111活动连接,所述过滤筒a11通过挡刮板a112对于毛发进行勾取刮挡,进而减少毛发对于净水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用户可通过将设有的进水管c连接污水,安插底座8用于设备的安装辅助,可以固定于地面,出水管6连接对应的回收管道,当污水通过进水管c进入时,在导流板a的配合下能够将污水导流到漏管装置a1,进而由于旋转槽a14与中轴杆a113的相互配合,进而能够带动过滤筒a11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挡刮板a112对于流过的污水进行接触,特有的挡刮板a112表面勾子能将污水中夹杂的毛发勾住,进而减少管道堵塞的几率,污水进入格栅板槽b进行二次过滤,进而过滤完的水进入调节池2进行处理,进而再经由厌氧池3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在衔接抽水装置4的配合下进入复合反应池5进行复合反应,并进入到膜生物反应池7进行生物反应,最终处理完毕的水由出水管6向外排出。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过滤筒机构,使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避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现有进水装置的格栅板都采用固定式结构,由于污水中多少会夹杂有一些人类的毛发,而这些毛发在通过大多数格栅板的时候会直接通过,容易造成调节池滤板的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结构包括:格栅箱装置(1)、调节池(2)、厌氧池(3)、衔接抽水装置(4)、复合反应池(5)、出水管(6)、膜生物反应池(7)、安插底座(8),所述出水管(6)安装于复合反应池(5)右侧且与复合反应池(5)锁接,所述复合反应池(5)左端设有膜生物反应池(7),所述膜生物反应池(7)安装于厌氧池(3)右侧,其特征在于:/n所述厌氧池(3)上方设有衔接抽水装置(4),所述厌氧池(3)左侧设有调节池(2)且与调节池(2)焊接,所述调节池(2)左端设有格栅箱装置(1);/n所述格栅箱装置(1)包括初滤装置(a)、格栅板槽(b)、进水管(c),所述进水管(c)安装于初滤装置(a)左上方且与初滤装置(a)扣接,所述初滤装置(a)下方设有格栅板槽(b),所述格栅板槽(b)与初滤装置(a)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结构包括:格栅箱装置(1)、调节池(2)、厌氧池(3)、衔接抽水装置(4)、复合反应池(5)、出水管(6)、膜生物反应池(7)、安插底座(8),所述出水管(6)安装于复合反应池(5)右侧且与复合反应池(5)锁接,所述复合反应池(5)左端设有膜生物反应池(7),所述膜生物反应池(7)安装于厌氧池(3)右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厌氧池(3)上方设有衔接抽水装置(4),所述厌氧池(3)左侧设有调节池(2)且与调节池(2)焊接,所述调节池(2)左端设有格栅箱装置(1);
所述格栅箱装置(1)包括初滤装置(a)、格栅板槽(b)、进水管(c),所述进水管(c)安装于初滤装置(a)左上方且与初滤装置(a)扣接,所述初滤装置(a)下方设有格栅板槽(b),所述格栅板槽(b)与初滤装置(a)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装置(a)包括漏管装置(a1)、导流板(a2),所述漏管装置(a1)嵌入于导流板(a2)内侧。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慎文龙朱琳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吴兴翼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