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池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08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池及其实现方法,所述生态滞留池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蓄水层(3)、覆盖层(4)、种植土层(5)、填料层(6)、土工布层(7)、砾石排水层(8)以及防渗层(9),所述蓄水层(3)设有进水口以通过所述进水口获取汇集的雨水,所述填料层(6)的填充物为利用给水厂污泥制备的强化除磷颗粒,所述砾石排水层(8)设有集水管(1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给水厂污泥制备的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实现用于初雨处理的强化除磷生态滞留池的目的。

Ecological detention pond with enhanced phosphorus removal particles as filler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池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滞留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给水厂污泥制备的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池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磷是引起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IV类水体总磷浓度不超过0.3mg/L,其中湖、库总磷浓度不超过0.1mg/L。通常污废水经过污水厂处理后,虽然磷浓度有所降低,但是往往依然高于《地表水环境治理标准(GB3838-2002)》的规定限值,另外,一般初期雨水通常也含有一定浓度的磷,直接排放至城市河道会导致水体污染,因此对污水厂出水和初期雨水进行深度处理是发展趋势。由于污水厂出水碳源含量较低,初期雨水水量波动较大,不宜采用生物除磷工艺,而利用固体吸附剂除磷具有经济、高效、可应对水量波动等特点,是一项发展潜力较大的技术。生物滞留设施是一种对水质水量进行截流并暂时存储的结构型雨水控制器,它利用浅水洼或景观区中的土壤和植被来去除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是海绵城市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在现有技术的生物滞留地中,通常采用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滞留地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蓄水层(3)、覆盖层(4)、种植土层(5)、填料层(6)、土工布层(7)、砾石排水层(8)以及防渗层(9),所述蓄水层(3)设有进水口以通过所述进水口获取汇集的雨水,所述填料层(6)的填充物为利用给水厂污泥制备的强化除磷颗粒,所述砾石排水层(8)设有集水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滞留地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蓄水层(3)、覆盖层(4)、种植土层(5)、填料层(6)、土工布层(7)、砾石排水层(8)以及防渗层(9),所述蓄水层(3)设有进水口以通过所述进水口获取汇集的雨水,所述填料层(6)的填充物为利用给水厂污泥制备的强化除磷颗粒,所述砾石排水层(8)设有集水管(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10)安装在所述砾石排水层(8)的最低处,并经由排水管(11)排放至周边的受纳水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3)高度为200-3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4)为80~120mm的树皮树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栅条(2)以拦截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5)为180~220mm的混砂土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强化除磷颗粒作为填料的生态滞留地,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蒙宋姗姗马艳周新宇周维奇郭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