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物的起重装置以及起重搬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06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物的起重装置以及起重搬运方法,能延长由起重对象的一次起重产生的移动距离。该重物的起重装置吊起重物进行搬运,具备大致水平的第一轨道、通过该第一轨道支撑一端且大致水平的第二轨道、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一端的第一门型构造体、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另一端的第二门型构造体、支撑上述第二轨道的另一端的支撑部件、在上述第一轨道上滑动的第一载重滑车、在上述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二载重滑车、能在上述第一轨道和上述第二轨道移动地设置的第三载重滑车以及设置于各载重滑车且吊起上述重物的起重机。

Lifting device and handling method of heavy ob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物的起重装置以及起重搬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起重物的起重装置以及使用该起重装置的起重搬运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搬运卷扬机等的重物时,在使用具备链滑车等的起重机的起重装置而将重物吊起至预定的高度之后,通过用载重滑车等在载重滑车梁(轨道)上移动而将该重物搬运至所期望的位置。作为起重装置的一例,具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梯的卷扬机的起重装置。例如,在该文献的说明书摘要中作为课题记载“提供能够用简单的机构确保将卷扬机吊起时的起吊量的起重托架、卷扬机的设置方法以及卷扬机”,作为其解决方案记载了“起重托架具备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一调整机构、第二调整机构。第一调整机构能调整吊点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地构成。第二调整机构能调整吊点的铅垂方向的位置地构成。并且,起重托架安装于除了卷扬机的铅垂方向的顶部的两个位置上”。从该专利的图1、图2中可了解,由于电梯的机械室的高度相比于卷扬机的大小低的情况多(例如,相对于卷扬机的大小为大于1米,机械室的高度为2米左右),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代替使用重物顶部的吊点而将安装于侧面的两个起重托架作为吊点,从而确保链滑车的设置空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562号公报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为了使用卷扬机的侧面部的吊点,在夹持卷扬机的位置上需要两个载重滑车,相比较于使用卷扬机顶部的吊点而仅使用一个载重滑车的起重搬运方法,存在卷扬机的移动距离短的问题。该问题可通过延长轨道自身的长度的方法解决,但是若延长轨道而增加重量,则会增加向机械室搬运轨道的作业员的劳动量,向电梯的轿厢的轨道的装载变得困难,因此实际上难以通过利用长轨道而延长卷扬机每次起重的移动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比较短的轨道且能够延长由一次起重而产生的移动距离的起重装置以及使用该起重装置的起重搬运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重物的起重装置具备大致水平的第一轨道、通过该第一轨道支撑一端且大致水平的第二轨道、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一端的第一门型构造体、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另一端的第二门型构造体、支撑上述第二轨道的另一端的支撑部件、在上述第一轨道上移动的第一载重滑车、在上述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二载重滑车、能在上述第一轨道和上述第二轨道上移动地设置的第三载重滑车以及设置于各载重滑车且将上述重物吊起的起重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重物的起重装置具备大致水平的第一轨道、通过该第一轨道支撑一端且大致水平的第二轨道、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一端的第一门型构造体、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另一端的第二门型构造体、支撑上述第二轨道的另一端的支撑部件、在上述第一轨道上移动的第一载重滑车以及第三载重滑车、在上述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二载重滑车、设置于各载重滑车且将上述重物吊起的起重机。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重物起重装置以及起重方法,由于使重物从追加的轨道移动,因此在搬运重物时能不暂且将用起重机吊起的重物放置于地面上地搬运重物,重物的移动距离延长。由此,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起重装置的移动作业的工时,能够降低施工工序以及施工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起重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起重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重物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起重搬运方法的第一步骤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起重搬运方法的第二步骤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起重搬运方法的第三步骤、第四步骤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起重搬运方法的第五步骤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轨道连结部件的立体图。图9是说明实施例2的轨道连结方法的纵剖视图。图10是说明实施例2的轨道连结方法的侧视图。图11是说明实施例2的轨道连结方法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起重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13是说明使用实施例2的起重装置的起重搬运方法的立体图。图中:1—起重装置,2、2a、2b、2c、2d、2e—支柱,3a、3b—梁,4a—主轨道,4b—副轨道,5a、5b、5c—载重滑车,6a、6b、6c—链滑车(起重机),7a、7b、7c—链条,10—卷扬机,10a、10b、10c—起重托架,11a、11b—带脚轮台车,50—顶板,51—地面,52—设置台,100—轨道连结部件,100a、100b—螺纹孔,101—轨道夹子,10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重物的起重装置及起重搬运方法的实施例。并且,在各附图中对共通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重物起重装置1具备大致水平的主轨道4a、支撑该主轨道4a的两端的两个门型构造体、设置于该主轨道4a的一端的上部的轨道连结部件100、被该轨道连结部件100和支柱2e支撑的副轨道4b、设置于主轨道4a的载重滑车5a、5b、设置于副轨道4b上的载重滑车5c、作为设置于各载重滑车上的链滑车6a、6b、6c。上述的两个门型构造体分别具备互相对置地配置的能伸缩的一对支柱、即一对支柱2a、2b以及支柱2c、2d、将各支柱对的上部连结的连接柱(以下,称为“梁”)、即将一对支柱2a、2b的上部连结的梁3a、以及将一对支柱2c、2d的上部连结的梁3b。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以将一个门型构造体的梁3a、另一个门型构造体的梁3b的中点连结的方式设置上述主轨道4a。其次,在主轨道4a的上部连结轨道连结部件100,在轨道连结部件100的上部连结对支柱2e进行连接的副轨道4b。在本实施例中,以副轨道4b与主轨道4a为直线状的方式连结。支柱2a、2b、2c、2d、2e由其长度在长度方向上可变的管支撑件等构成。梁3a、3b例如由H型钢材构成。梁3a在支柱2a、2b的例如顶部上用螺栓以水平的方式进行固定。同样,梁3b也在支柱2c、2d的例如顶部上用螺栓以水平的方式进行固定。主轨道4a、副轨道4b例如由H型钢材、I型钢材构成,以在梁3a、3b的中点结合的方式用螺栓固定。并且,可以不用螺栓而是用轨道夹子、钳子等固定主轨道4a、副轨道4b与梁3a、3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以将梁3a、3b与主轨道4a相互正交的方式配置。并且,设置台52设置于地面51上,五根支柱2以避开设置台52的方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说明起重装置1起重的重物是卷扬机10的示例。该卷扬机10如后述是在顶部设置起重托架10a、在侧面设置起重托架10b、10c的结构,在从地面51向设置台52搬运时、或从设置台52向地面51搬运时使用任一起重托架通过起重装置1而提起。并且,在此,作为重物的一例举例说明如电梯改造工程中所使用的卷卷扬机,但也可以将除此以外的控制盘、作为停电时的动力源而使用的电池中的任意一个作为起重对象。其次,使用图3说明卷扬机10的详细内容。图3表示在带脚轮台车11a、11b上搭载卷扬机10的状态。在图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物的起重装置,其将重物吊起并进行搬运,该重物的起重装置的特征在于,/n具备:/n大致水平的第一轨道;/n一端被该第一轨道支撑且大致水平的第二轨道;/n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一端的第一门型构造体;/n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另一端的第二门型构造体;/n支撑上述第二轨道的另一端的支撑部件;/n在上述第一轨道上移动的第一载重滑车;/n在上述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二载重滑车;/n能在上述第一轨道和上述第二轨道上移动地设置的第三载重滑车;以及/n设置于各载重滑车并将上述重物吊起的起重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6 JP 2018-1083051.一种重物的起重装置,其将重物吊起并进行搬运,该重物的起重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
大致水平的第一轨道;
一端被该第一轨道支撑且大致水平的第二轨道;
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一端的第一门型构造体;
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另一端的第二门型构造体;
支撑上述第二轨道的另一端的支撑部件;
在上述第一轨道上移动的第一载重滑车;
在上述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二载重滑车;
能在上述第一轨道和上述第二轨道上移动地设置的第三载重滑车;以及
设置于各载重滑车并将上述重物吊起的起重机。


2.一种重物的起重装置,其将重物吊起并进行搬运,该重物的起重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
大致水平的第一轨道;
一端被该第一轨道支撑且大致水平的第二轨道;
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一端的第一门型构造体;
支撑上述第一轨道的另一端的第二门型构造体;
支撑上述第二轨道的另一端的支撑部件;
在上述第一轨道上移动的第一载重滑车以及第三载重滑车;
在上述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二载重滑车;以及
设置于各载重滑车并将上述重物吊起的起重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物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门型构造体平行地配置能伸缩的一对支柱,并且利用梁连结该一对支柱的上部,
上述支撑部件是能伸缩的一根立柱,
利用轨道连结部件连结上述第一轨道的上部和上述第二轨道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物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轨道连结部件能够变更两轨道的安装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重物的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井启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