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804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包括排气口(1)、中心管(2)、中封头(3)、中筒体(4)、螺旋带(5)、左大封头(6)、蜗壳出口(7)、外筒体(8)、导向双锥(9)、固定环板(11)、右大封头(12)、反射锥组件(13)、防涡组件(14)、排灰口(15)、灰斗(16)、环形封闭板(17)和进气口(22);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最大程度的减小对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干扰,避免粉尘在“内旋流”与“外旋流”转折处的气流夹带与返混,大幅提高了旋风分离捕集粉尘颗粒或液滴的效率,具有不低于立式结构的高效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分离效率可提高0.2~2.3%,总阻力可降低约3.0~11.0%。

Horizontal high efficiency cycl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气固或气液分离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
技术介绍
旋风分离器常用于化学工程非均相分离领域,是一种利用气态非均一系,在作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干式气固分离设备。由于颗粒所受的离心力远远大于重力和惯性力,所以旋风分离器能经济地分离的最小粒径可达到5~10μm。此外,旋风分离器结构比较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性能稳定,又不受含尘气体的浓度、温度、物性等限制,且造价较低,所以已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环保及冶金等工业生产中。通常旋风分离器都是立式的,即分离器的筒体是垂直设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排出物料。当旋风分离器处理的气量很大时,需要非常大的高度空间才能满足要求,这样的要求有时是无法满足的,比如车载的移动旋风分离器,由于国家道路的限高,对运载货物高度有严格的限制,采用立式旋风分离器设计方案根本不可能实现;再比如部分厂房楼层高度有限且不允许破坏,立式旋风分离器的进气口接管、排气口接管和排料口接管也都需要一定的高度,此时设计立式旋风分离器往往会变得不可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排气口(1)、中心管(2)、中封头(3)、中筒体(4)、螺旋带(5)、左大封头(6)、蜗壳出口(7)、外筒体(8)、导向双锥(9)、固定环板(11)、右大封头(12)、反射锥组件(13)、防涡组件(14)、排灰口(15)、灰斗(16)、环形封闭板(17)和进气口(22);中封头(3)设置在中筒体(4)的一端,进气口(22)垂直连接在中筒体(4)的一端,中筒体(4)的另一端通过环形封闭板(17)封闭并插入在外筒体(8)的一端内部,若干个蜗壳出口(7)分别间隔设置在中筒体(4)的另一端与外筒体(8)之间,使中筒体(4)通过蜗壳出口(7)与外筒体(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排气口(1)、中心管(2)、中封头(3)、中筒体(4)、螺旋带(5)、左大封头(6)、蜗壳出口(7)、外筒体(8)、导向双锥(9)、固定环板(11)、右大封头(12)、反射锥组件(13)、防涡组件(14)、排灰口(15)、灰斗(16)、环形封闭板(17)和进气口(22);中封头(3)设置在中筒体(4)的一端,进气口(22)垂直连接在中筒体(4)的一端,中筒体(4)的另一端通过环形封闭板(17)封闭并插入在外筒体(8)的一端内部,若干个蜗壳出口(7)分别间隔设置在中筒体(4)的另一端与外筒体(8)之间,使中筒体(4)通过蜗壳出口(7)与外筒体(8)连通;中心管(2)设置在中筒体(4)内,中心管(2)的一端延伸到外筒体(8)的一端外部并与排气口(1)连接,中心管(2)的另一端贯穿环形封闭板(17)并延伸到外筒体(8)的一端内部;螺旋带(5)设置在中心管(2)与中筒体(4)之间,中心管(2)通过螺旋带(5)与中筒体(4)连通;外筒体(8)的两端分别通过左大封头(6)和右大封头(12)封闭,反射锥组件(13)设置在外筒体(8)的另一端内部并与右大封头(12)连接固定,防涡组件(14)通过固定环板(11)安装在外筒体(8)的另一端内部,反射锥组件(13)的一端插入在防涡组件(14)内,且反射锥组件(13)与防涡组件(14)之间留有环形间隙;导向双锥(9)设置在外筒体(8)内,防涡组件(14)的一端插入在导向双锥(9)内,且防涡组件(14)与导向双锥(9)之间留有环形间隙;灰斗(16)安装在外筒体(8)的另一端底部并与外筒体(8)连通,排灰口(15)位于灰斗(16)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心管(2)、中封头(3)、中筒体(4)、螺旋带(5)、左大封头(6)、外筒体(8)、导向双锥(9)、固定环板(11)、右大封头(12)、反射锥组件(13)防涡组件(14)和环形封闭板(17)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个蜗壳出口(7)在外筒体(8)内关于中筒体(4)的中轴线对称布置,蜗壳出口(7)包括蜗壳底板(19)、蜗壳板(20)和蜗壳顶板(21),蜗壳底板(19)、两块蜗壳板(20)和蜗壳顶板(21)连接形成倾斜设置的管状出口,且蜗壳底板(19)及蜗壳顶板(21)与水平面之间形成锐角夹角的范围为30~75°,蜗壳出口(7)的横截面的长宽比的范围是1.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带(5)是由若干个螺旋片(51)依次连接构成的等距螺旋状结构,且螺旋带(5)的旋转方向与蜗壳出口(7)的倾斜方向一致,螺旋带(5)的节距与中心管(2)的直径之比的范围是0.8-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双锥(9)包括前锥(91)和后锥(92),前锥(91)为前大后小的锥形结构,后锥(92)为前小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卫马双陈启远黄晓军王景花黄毅忱孟祥林劳家仁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