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海藻酸钠成膜基质奶牛乳头药浴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070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藻酸钠成膜基质奶牛乳头药浴液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1g海藻酸、5ml聚维酮碘、2ml氯化钙、总体积10%的甘油及水按照一定比例及制作流程研制,其中海藻酸钠粘度10g/L,20℃(Pa.s)≥0.02。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海藻酸钠成膜基质奶牛乳头药浴液主要用于预防奶牛乳腺炎的发生方面。特别是在降低奶牛临床乳腺炎、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A film-forming matrix of sodium algina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藻酸钠成膜基质奶牛乳头药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应用
,涉及海藻酸钠作为成膜基质在制备奶牛乳头药浴液中的应用及其药浴液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奶牛乳腺炎是困扰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健康发展。通常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搞好环境卫生和增强奶牛免疫力,其中挤奶卫生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奶牛药浴消毒的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因此,科学有效的乳头药浴消毒是预防乳腺炎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降低乳房炎的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保证原奶品质。目前市面上奶牛成膜性乳头药浴液较多,多数采用聚乙烯醇(PVA)作为药浴液成膜基质,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将PVA列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因此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迫切需要寻找安全无毒成膜基质替代品。海藻酸钠(ALG)又称海藻胶、褐藻酸钠或海带胶,是一种天然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可食用保鲜剂以及制药片剂的粘合剂领域。ALG属于无毒食品,早在1938年就已被收入美国药典,1963年收入英国药典,2010年中国药典首次收录海藻酸钠为药用辅料,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溶解性、粘性和安全性等特点,现已经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本专利技术采用海藻酸钠(ALG)制备的奶牛乳头药浴液,成膜效率高,安全无毒,无残留,其制备的药浴液将杀菌、成膜和护肤有机结合,增加乳头药浴消毒剂的功能,可有效地预防奶牛乳腺炎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如下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海藻酸钠成膜基质奶牛乳头药浴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1g海藻酸、5ml聚维酮碘、2ml氯化钙、总体积10%的甘油组成,其中所述的海藻酸钠粘度为10g/L,20℃(Pa.s)≥0.02,所述的氯化钙浓度为1.7g/100ml。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海藻酸钠作为成膜基质的奶牛乳头药浴液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1)称取海藻酸钠1g,与100ml干净水混合,以60℃磁力搅拌40min,至海藻酸钠完全溶解。(2)待海藻酸钠完全溶解后,分四次加入浓度为1.7g/100ml的氯化钙总计2ml,持续加热待充分溶解。(3)待氯化钙充分溶解后,停止加热,继续磁力搅拌,待其恢复到常温后加入甘油,使得甘油占总体积的10%。(4)待甘油充分与原溶液混匀后,加入5ml聚维酮碘溶液,继续磁力搅拌,使其完全充分混匀,制得药浴液。注意事项:甘油、聚维酮碘溶液均需要在溶液恢复常温后添加。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公开了用于海藻酸钠成膜基质奶牛乳头药浴液在奶牛养殖场方面的应用。实验的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奶牛临床及隐性乳腺炎的发病比例,有效预防奶牛乳腺炎发生。特别是在降低临床乳腺炎发病率、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方面疗效显著。部分奶牛场临床应用试验初步表明,该产品可使临床乳腺炎发病率由原来5%下降到2%,隐性乳腺炎发病率由原来的20%下降到8%。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商品化乳头药浴液成膜基质聚乙烯醇(PVA)潜在的致癌毒性及残留问题,重点考察了食品级海藻酸钠作为成膜基质的可行性,主要的难点在于海藻酸钠粘度选择及药浴液稳定性与有效性,即海藻酸钠成膜基质药浴液成份选择、配比比例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菌种及主要试剂主要试剂: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聚维酮碘溶液、硫代硫酸钠、琼脂培养基、LB肉汤培养基、生理盐水。标准实验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购自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试验设备:超净台、灭菌高压锅、恒温培养箱、摇床、天平、磁力搅拌仪、低速离心机、移液枪、离心管。.本专利技术成膜性浓度试验试验选取食品级海藻酸钠,其粘度(10g/L,20℃)(Pa.s)≥0.02,分别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25%、0.5%、0.75%、1%、1.5%、2%、2.5%、3%,60℃恒温加热搅拌,完全溶解后恢复常温,用塑料滴管模拟乳头,蘸取一定量药浴液置于通风且阳光散射处,计算成膜时间。本专利技术安全性试验为验证本专利技术安全性,依据《中国兽药典》(2015)开展皮肤的刺激性试验。选择9只成年健康母兔进行皮肤敏感性试验,连续7d,分别将聚维酮碘原液、本专利技术药浴液和生理盐水分别抹于母兔的背部皮肤上,进行观察。实验7d后,切下背部皮肤,制作切片,观察病理变化。本专利技术有效性试验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用杀菌率判定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性。取标准菌种接种于LB肉汤培养基,细菌计数调整浓度量为1×108-5×108cfu/ml进行杀菌率试验。杀菌时间依次为30s、5min,采用硫代硫酸钠进行中和,细菌计数并计算杀菌率。本专利技术保质期试验将制备好的本专利技术成膜性乳头药浴液,在常温避光条件下保存,按照成膜性试验及有效性步骤,分别设定30d、90d、180d成膜效果及杀菌率,评估本专利技术保质期。本专利技术对比试验购买市售某商品化聚乙烯醇(PVA)成膜基质的奶牛乳头药浴液,查看生产日期,选取日期相近本专利技术成膜药浴液测定5min时间节点杀菌率。本专利技术临床应用试验选取天津武清区某奶牛养殖场,将本专利技术产品用于挤奶后药浴,观察成膜效果及牛场临床乳腺炎发病情况,并采用LMT法测定应用前后隐性乳腺炎发病比例,评估本专利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二、结果与分析1.本专利技术成膜性结果通过体外模拟成膜性试验可知,成膜基质浓度为0.25%、0.5%、0.75%黏度过小,无法成膜;成膜基质浓度为1.5%、2%和2.5%,待搅拌充分溶解后,黏度过大,恢复至常温后接近固体状,无法满足药浴液涂抹使用的要求;3%浓度,开始加热搅拌数分钟后,即为接近固体状,无法继续搅动,也不满足实验要求。成膜浓度为1%时,加热后可充分溶解,冷却至常温后黏度适中,易涂抹均匀,成膜性良好,常温放置48小时后观察,无分层情况出现。本专利技术安全性结果实验第1d-2d,聚维酮碘原液组中家兔皮肤部位出现红色炎性反应并出现小疙瘩现象,第d3开始消退,本专利技术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病理切片结果相似。本专利技术有效性结果本专利技术成膜性乳头药浴液在30s、5min的杀菌率详见下表:4.本专利技术保质期试验结果本专利技术产品在30d、90d、180d时间,均可在5min成膜,且成膜效果良好,其杀菌率见下表:5.本专利技术对比试验结果本专利技术成膜性乳头药浴液与市售商品化聚乙烯醇(PVA)在5min时杀菌对比实验结果见下表:6.本专利技术临床应用结果在天津武清区某奶牛养殖场,应用本产品后,其临床乳腺炎发病率由原来5%下降到2%,隐性乳腺炎发病率由原来的20%下降到8%,具体结果见下表。本专利技术表现出良好的预防乳腺炎发病效果,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专利技术。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藻酸钠成膜基质奶牛乳头药浴液,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1g海藻酸、5ml聚维酮碘、2ml氯化钙、总体积10%的甘油组成,其中所述的海藻酸钠粘度为10g/L,20℃(Pa.s)≥0.02,所述的氯化钙浓度为1.7g/100m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藻酸钠成膜基质奶牛乳头药浴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1g海藻酸、5ml聚维酮碘、2ml氯化钙、总体积10%的甘油组成,其中所述的海藻酸钠粘度为10g/L,20℃(Pa.s)≥0.02,所述的氯化钙浓度为1.7g/100ml。


2.权利要求1所述海藻酸钠作为成膜基质的奶牛乳头药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配比及操作步骤进行:
(1)称取海藻酸钠1g与100ml干净水混合,以60℃磁力搅拌40min,至海藻酸钠完全溶解;
(2)待海藻酸钠完全溶解后,分四次加入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英峰侯慧君徐承倩杨琳燕付旭彬李建军袁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