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华大学专利>正文

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068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25
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步骤如下:1,制作插管;2,麻醉;3,固定;4,气管插管;5,滴注;6,注气;7,复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中,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易上手,成功率高,对器械和设备的要求较低,无需使用昂贵设备,受试大鼠在气管插管及滴注过程中受伤的概率较小,可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给药或染毒试验以及各种疾病模型的建立。

Non exposure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 in ra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系统疾病实验研究领域,特别是一种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
技术介绍
大鼠气管滴注技术常用于大鼠气管给药、大鼠气管给药造模、大鼠肺功能测定以及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实验研究。大鼠相关模型复制以及大鼠肺功能检测时均要进行气管滴注,气管滴注技术直接影响动模型复制的成功率以及肺功能检测的成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非常关键。气管滴注是一种通过气管插管将药物输送进入肺部的方法,相较于气管插管给药,其无需通过手术切口暴露气管,对给药主体的伤害较小。对于较大的动物(如兔子或狗),使用标准的儿科喉镜即可完成气管滴注操作。但对于大鼠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口腔、咽部解剖学情况,目前还没有标准的插管设备可供大鼠使用,通常需要调整其它物种使用的器械,且需要专业的培训才能上手操作,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插管成功率难以得到保障。目前,评价大鼠气管插管是否成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镜子放在插管前端,检查大鼠呼气时镜子上是否形成雾气;2、将插管连接到啮齿动物肺部呼吸机,观察大鼠胸廓是否会随机械通气有规律的起伏;3、将一滴水滴注在延长管(静脉留置针软管)中,并连接到插管末端,观察延长管中的水是否随大鼠呼吸同步震荡;4、构建一个自动视频滴注器(AVI)来可视化评估插管是否成功;5、在插管口粘接固定一根大鼠纤毛,观察大鼠纤毛是否随大鼠呼吸而摆动。上述方法分别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方法1中,镜子上的雾气通常消散的较快,导致该方法并不可靠;方法2中,啮齿动物肺部呼吸机价格昂贵,大部分实验室中没有该设备,导致该方法难以普及;方法3中,操作步骤较为繁琐,相较于其它方法,评价所需时间较长;方法4中,构建一个自动视频滴注器(AVI)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支持,大部分实验室中没有相应设备,导致该方法难以普及;方法5中,由于大鼠的插管内径较小,且大鼠呼吸时的通气量较小,大鼠纤毛的摆动幅度很小,肉眼难以观察,导致该方法并不可靠。综上所述,研究出一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对昂贵设备要求较低的大鼠气管滴注方法,及一种操作简便、可靠性好、对昂贵设备要求较低的大鼠气管插管成败评价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大鼠气管滴注操作中,气管插管难度较大,插管成功率较低、难以判断气管插管是否成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步骤如下:S01,制作插管:选用9号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将9号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的尖端磨至圆钝,在距离其磨至圆钝的一端10mm处进行弯折,弯折角度a为14~16°,将其命名为大鼠气管插管,大鼠气管插管一端为出液端,另一端为针筒连接端;S02,麻醉:选取成年大鼠,使用乙醚对其进行麻醉,以其肌肉松弛、眼睑闭合反射消失、使用有齿镊捏夹皮肤或脚趾无收缩反应即进入下一步骤;S03,固定:将麻醉后的大鼠在手术台上摆放至仰卧位,将其上切牙用橡皮筋、四肢用棉线绳固定在手术台上;S04,气管插管:将透射手电筒光源对准受试大鼠下颌部,将组织镊尖端用医用胶布包裹后,用该组织镊轻缓的将受试大鼠的舌头向嘴角一侧拉出口腔,调整透射手电筒光线角度,使受试大鼠的咽喉部管道可见,然后用无菌棉签将受试大鼠咽喉内的分泌液擦净,将大鼠气管插管出液端从受试大鼠的上切牙与下切牙之间伸入口腔,并沿着口腔的曲线,朝向硬腭的穹窿轻缓的推进,以避免损伤大鼠口腔及咽喉,从而将大鼠气管插管插入大鼠的气管,插入深度以大鼠上切牙外部剩余20~30%长度的大鼠气管插管为准;S05,滴注: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吸取0.6~1.2ml的滴注液,然后连接在大鼠气管插管的针头连接端,再缓慢且匀速的进行推注,使滴注液逐滴进入大鼠气管内;S06,注气:滴注完成后,取下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用另一只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0.4~0.6ml空气,然后连接在大鼠气管插管的针头连接端,快速进行推注,推注时间控制在1秒内,使滴注液更好的向气管深处扩散;S07,复苏:完成注气后的5秒内拔出大鼠气管插管,持受试大鼠的尾部将其悬挂4~6秒再放下,等其麻醉效果消失即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S01步骤中,弯折角度a为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S03步骤中,手术台相对于水平面倾斜74~76°,受试大鼠固定后,其头部朝上。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S03步骤中,手术台相对于水平面倾斜75°。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S04步骤中,插入深度以大鼠上切牙外部剩余25%长度的大鼠气管插管为准。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S04步骤中,在大鼠气管插管插入大鼠气管的过程中,通过听诊器听到增粗的呼吸音,即表示气管插管成功。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S04步骤中,在大鼠气管插管插入大鼠气管的过程中,若通过听诊器未听到增粗的呼吸音,表示大鼠气管插管误插入大鼠食管,则进行第二次插管操作,即将第二支大鼠气管插管出液端从受试大鼠的上切牙与下切牙之间伸入口腔,并沿着口腔的曲线,朝向硬腭的穹窿,轻缓的推进,从而将第二支大鼠气管插管插入大鼠的气管,最后将误插入大鼠食管的大鼠气管插管拔出即可。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S05步骤中,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吸取滴注液的量为1.0ml。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S06步骤中,用另一只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空气的量为0.5ml。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中,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易上手,成功率高,对器械和设备的要求较低,无需使用昂贵设备,受试大鼠在气管插管及滴注过程中受伤的概率较小,可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给药或染毒试验以及各种疾病模型的建立。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中,判断气管插管是否成功的方法简单、快速、可靠性好、无需使用昂贵设备,为气管滴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大鼠气管插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观察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步骤如下:S01,制作插管:选用9号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将9号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的尖端磨至圆钝,在距离其磨至圆钝的一端10mm处进行弯折,弯折角度a为14~16°,将其命名为大鼠气管插管(参看图1),大鼠气管插管1一端为出液端11,另一端为针筒连接端12。S02,麻醉:选取成年大鼠,使用乙醚对其进行麻醉,以其肌肉松弛、眼睑闭合反射消失、使用有齿镊捏夹皮肤或脚趾无收缩反应即进入下一步骤。S03,固定:将麻醉后的大鼠在手术台上摆放至仰卧位,将其上切牙用橡皮筋、四肢用棉线绳固定在手术台上。S04,气管插管:将透射手电筒光源对准受试大鼠下颌部,将组织镊尖端用医用胶布包裹后,用该组织镊轻缓的将受试大鼠的舌头向嘴角一侧拉出口腔,当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nS01,制作插管:选用9号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将9号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的尖端磨至圆钝,在距离其磨至圆钝的一端10mm处进行弯折,弯折角度a为14~16°,将其命名为大鼠气管插管,大鼠气管插管一端为出液端,另一端为针筒连接端;/nS02,麻醉:选取成年大鼠,使用乙醚对其进行麻醉,以其肌肉松弛、眼睑闭合反射消失、使用有齿镊捏夹皮肤或脚趾无收缩反应即进入下一步骤;/nS03,固定:将麻醉后的大鼠在手术台上摆放至仰卧位,将其上切牙用橡皮筋、四肢用棉线绳固定在手术台上;/nS04,气管插管:将透射手电筒光源对准受试大鼠下颌部,将组织镊尖端用医用胶布包裹后,用该组织镊轻缓的将受试大鼠的舌头向嘴角一侧拉出口腔,调整透射手电筒光线角度,使受试大鼠的咽喉部管道可见,然后用无菌棉签将受试大鼠咽喉内的分泌液擦净,将大鼠气管插管出液端从受试大鼠的上切牙与下切牙之间伸入口腔,并沿着口腔的曲线,朝向硬腭的穹窿轻缓的推进,以避免损伤大鼠口腔及咽喉,从而将大鼠气管插管插入大鼠的气管,插入深度以大鼠上切牙外部剩余20~30%长度的大鼠气管插管为准;/nS05,滴注: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吸取0.6~1.2ml的滴注液,然后连接在大鼠气管插管的针头连接端,再缓慢且匀速的进行推注,使滴注液逐滴进入大鼠气管内;/nS06,注气:滴注完成后,取下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用另一只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0.4~0.6ml空气,然后连接在大鼠气管插管的针头连接端,快速进行推注,推注时间控制在1秒内,使滴注液更好的向气管深处扩散;/nS07,复苏:完成注气后的5秒内拔出大鼠气管插管,持受试大鼠的尾部将其悬挂4~6秒再放下,等其麻醉效果消失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S01,制作插管:选用9号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将9号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的尖端磨至圆钝,在距离其磨至圆钝的一端10mm处进行弯折,弯折角度a为14~16°,将其命名为大鼠气管插管,大鼠气管插管一端为出液端,另一端为针筒连接端;
S02,麻醉:选取成年大鼠,使用乙醚对其进行麻醉,以其肌肉松弛、眼睑闭合反射消失、使用有齿镊捏夹皮肤或脚趾无收缩反应即进入下一步骤;
S03,固定:将麻醉后的大鼠在手术台上摆放至仰卧位,将其上切牙用橡皮筋、四肢用棉线绳固定在手术台上;
S04,气管插管:将透射手电筒光源对准受试大鼠下颌部,将组织镊尖端用医用胶布包裹后,用该组织镊轻缓的将受试大鼠的舌头向嘴角一侧拉出口腔,调整透射手电筒光线角度,使受试大鼠的咽喉部管道可见,然后用无菌棉签将受试大鼠咽喉内的分泌液擦净,将大鼠气管插管出液端从受试大鼠的上切牙与下切牙之间伸入口腔,并沿着口腔的曲线,朝向硬腭的穹窿轻缓的推进,以避免损伤大鼠口腔及咽喉,从而将大鼠气管插管插入大鼠的气管,插入深度以大鼠上切牙外部剩余20~30%长度的大鼠气管插管为准;
S05,滴注: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吸取0.6~1.2ml的滴注液,然后连接在大鼠气管插管的针头连接端,再缓慢且匀速的进行推注,使滴注液逐滴进入大鼠气管内;
S06,注气:滴注完成后,取下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用另一只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0.4~0.6ml空气,然后连接在大鼠气管插管的针头连接端,快速进行推注,推注时间控制在1秒内,使滴注液更好的向气管深处扩散;
S07,复苏:完成注气后的5秒内拔出大鼠气管插管,持受试大鼠的尾部将其悬挂4~6秒再放下,等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晖王烨雷媛娣李鹏谭滇湘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