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65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包边和挟带机体,所述固定包边安装固定在挟带机体的上端外侧一周上,通过挟带机体上的悬挂孔槽可以很好的悬挂放置,在放置的时候,从而通过悬挂孔槽内部的孔洞可以更好的进行悬挂放置,通过缝合端头布、中间弹性带和刺毛固定块所组成的弹性粘连带可以很好的保护新生儿,中间弹性带可以很好的进行拉扯,而中间弹性带在拉扯之后,通过中间弹性带前端外侧的刺毛固定块固定在挟带机体上,这样通过中间弹性带可以很好的进行捆绑保护,更是安装了充气气囊,充气气囊就可以对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内部的新生儿起到一个好的防护作用,提高了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的使用性能。

A support device for newbo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相关新生儿
,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新生儿,就是指的是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天这一段时间的婴儿。宝宝出生后,应尽早进行哺乳,这样可以促进母亲乳汁分泌。新生儿健康应具有十个方面的标准,自主呼吸必备条件,需要注意初次呼吸注意的事项以及体检、常见病等。新生儿出生后,很快就要吃东西,如何喂养初生小宝宝是每个新妈妈都提心吊胆的事。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一般医院护士都会教你如何母乳喂养宝宝的。但是回家后,很多细节和突发情况都需要妈妈自己来处理了。本文我们为新妈妈在喂养方面的问题上提个醒,愿能有所帮助。新生儿的抱法大都采用手托法和腕托法两种:手托法是用左手托住婴儿的背、脖子和头,用右手托住婴儿的屁股和腰部。腕托法是轻轻地将婴儿的头放在左胳膊弯中,左小臂护住婴儿的头部,左腕和左手护背部和腰部,右小臂护婴儿的腿部,右手护婴儿的屁股和腰部。旧的传统观念认为新生儿不能抱,抱了易形成抱癖,对大人和小孩都没什么好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新观点是新生儿应该抱。经常抱着的孩子体形会变得优美,这也是婴儿的运动之一。婴儿的啼哭多是由于身体某个部位不舒服引起的,有时是一种正常的运动,不是因为不抱而哭。而新生儿在哺乳和抱起移动的时候,就可以用到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从而便于进行哺乳和抱起移动。公开号为CN109419221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其包括一幼儿背带及一幼儿支撑件,幼儿支撑件与幼儿背带可拆卸地连接并具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婴幼儿的背部和颈部,因此能够为婴幼儿提供更好的支撑,提高婴幼儿乘坐的舒适性及安全性,保证婴幼儿骨骼的健康成长,并且使用更灵活、方便,但是现有的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在抱起移动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从而在使用的时候不是很安全的问题。2、现有的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因自身体积较大,从而不易进行放置,也不能很好的进行悬挂,使得在放置的时候不是很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在抱起移动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从而在使用的时候不是很安全和现有的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因自身体积较大,从而不易进行放置,也不能很好的进行悬挂,使得在放置的时候不是很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包边和挟带机体,所述固定包边安装固定在挟带机体的上端外侧一周上,所述固定包边和挟带机体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挟带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内部凹槽,所述内部凹槽的内侧位于挟带机体的底端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内部凹槽的内侧位于挟带机体的内侧四周设置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和挟带机体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内部凹槽的内侧位于挟带机体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弧形沟槽,所述挟带机体的下端中间设置有悬挂孔槽,所述挟带机体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弹性粘连带,所述挟带机体和弹性粘连带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粘连带包括缝合端头布、中间弹性带和刺毛固定块,所述中间弹性带的前端外侧设置有刺毛固定块,所述中间弹性带和刺毛固定块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弹性带的上端设置有缝合端头布,所述中间弹性带和缝合端头布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缝合端头布连接在挟带机体上,所述挟带机体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布带固定器,所述挟带机体和布带固定器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布带固定器的中间设置有绳带固定器,所述布带固定器和绳带固定器通过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布带固定器的外侧位于挟带机体上设置有透气固定器,所述挟带机体和透气固定器通过套接固定的方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绳带固定器包括塑料外壳、中间轴柱、布带固定槽和套接凹槽,所述塑料外壳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套接凹槽,所述塑料外壳的上端中间设置有布带固定槽,所述布带固定槽的内侧位于塑料外壳上设置有中间轴柱,所述塑料外壳和中间轴柱通过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塑料外壳通过套接凹槽连接在布带固定器上。优选的,所述透气固定器包括固定外环、透气孔盖、中间固定柱和底部阻挡环,所述固定外环的内部一周设置有透气孔盖,所述固定外环和透气孔盖通过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外环的下端设置有中间固定柱,所述固定外环和中间固定柱通过粘连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固定柱的下端设置有底部阻挡环,所述中间固定柱和底部阻挡环通过粘连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外环通过中间固定柱和底部阻挡环连接在挟带机体上。优选的,所述透气固定器共设置有十六个,且所述透气固定器平行对称设置在挟带机体的两端外侧上。优选的,所述充气气囊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充气气囊对称设置在挟带机体的内侧壁上。优选的,所述布带固定器和弹性粘连带均通过缝合固定连接,且所述布带固定器和弹性粘连带位于挟带机体外侧的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弧形沟槽共设置有两处,且所述弧形沟槽对称设置在挟带机体的下端内侧上。优选的,所述悬挂孔槽为轴中心,且所述悬挂孔槽的两端成对称状态。优选的,所述挟带机体包括弹性海绵、底部舒适绒面、透气环保垫和顶部舒适绒面,所述底部舒适绒面的上端设置有弹性海绵,所述底部舒适绒面和弹性海绵通过粘连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海绵的上端设置有透气环保垫,所述弹性海绵和透气环保垫通过粘连固定连接,所述透气环保垫的上端设置有顶部舒适绒面,所述透气环保垫和顶部舒适绒面通过粘连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充气气囊包括充气口、气囊主体和缝纫边,所述气囊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缝纫边,所述气囊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充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在挟带机体内侧安装了充气气囊,充气气囊是由充气口、气囊主体和缝纫边组成的,通过缝纫边把充气气囊缝纫固定在挟带机体的内侧,这样就可以通过充气气囊上的充气口对气囊主体进行充气,这样充气气囊就可以对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内部的新生儿起到一个好的防护作用,而且还可以根据新生儿的体积大小,来调整充气的程度,从而使得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可以适应不同体积大小的新生儿,提高了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的使用性能。2、本专利技术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通过挟带机体上的悬挂孔槽可以很好的悬挂放置,在放置的时候,因挟带机体外侧不规则,并且体积较大,使得在放置的时候不是很方便,而通过悬挂孔槽内部的孔洞,使得可以很好的进行悬挂放置,而人员在拿取的时候,通过悬挂孔槽孔洞区域,使得便于人员提取挟带机体拿出的时候较为便利。3、本专利技术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通过缝合端头布、中间弹性带和刺毛固定块所组成的弹性粘连带可以很好的保护新生儿,使用的时候,因弹性粘连带的缝合端头布连接在挟带机体上,这样使得中间弹性带可以很好的进行拉扯,而且不容易发生脱落,中间弹性带在拉扯之后,通过中间弹性带前端外侧的刺毛固定块,使得可以很好的与挟带机体外侧绒毛连接,从而与魔术贴固定形式一样,这样通过中间弹性带可以很好的进行捆绑保护,而中间弹性带与刺毛固定块通过缝合固定连接,这样不容易发生脱落,而且可以很好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包边(1)和挟带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包边(1)安装固定在挟带机体(2)的上端外侧一周上,所述固定包边(1)和挟带机体(2)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挟带机体(2)的内部设置有内部凹槽(7),所述内部凹槽(7)的内侧位于挟带机体(2)的底端设置有圆形凹槽(9),所述内部凹槽(7)的内侧位于挟带机体(2)的内侧四周设置有充气气囊(8),所述充气气囊(8)和挟带机体(2)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内部凹槽(7)的内侧位于挟带机体(2)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弧形沟槽(6),所述挟带机体(2)的下端中间设置有悬挂孔槽(11),所述挟带机体(2)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弹性粘连带(10),所述挟带机体(2)和弹性粘连带(10)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粘连带(10)包括缝合端头布(101)、中间弹性带(102)和刺毛固定块(103),所述中间弹性带(102)的前端外侧设置有刺毛固定块(103),所述中间弹性带(102)和刺毛固定块(103)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弹性带(102)的上端设置有缝合端头布(101),所述中间弹性带(102)和缝合端头布(101)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缝合端头布(101)连接在挟带机体(2)上,所述挟带机体(2)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布带固定器(4),所述挟带机体(2)和布带固定器(4)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布带固定器(4)的中间设置有绳带固定器(5),所述布带固定器(4)和绳带固定器(5)通过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布带固定器(4)的外侧位于挟带机体(2)上设置有透气固定器(3),所述挟带机体(2)和透气固定器(3)通过套接固定的方式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包边(1)和挟带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包边(1)安装固定在挟带机体(2)的上端外侧一周上,所述固定包边(1)和挟带机体(2)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挟带机体(2)的内部设置有内部凹槽(7),所述内部凹槽(7)的内侧位于挟带机体(2)的底端设置有圆形凹槽(9),所述内部凹槽(7)的内侧位于挟带机体(2)的内侧四周设置有充气气囊(8),所述充气气囊(8)和挟带机体(2)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内部凹槽(7)的内侧位于挟带机体(2)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弧形沟槽(6),所述挟带机体(2)的下端中间设置有悬挂孔槽(11),所述挟带机体(2)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弹性粘连带(10),所述挟带机体(2)和弹性粘连带(10)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粘连带(10)包括缝合端头布(101)、中间弹性带(102)和刺毛固定块(103),所述中间弹性带(102)的前端外侧设置有刺毛固定块(103),所述中间弹性带(102)和刺毛固定块(103)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弹性带(102)的上端设置有缝合端头布(101),所述中间弹性带(102)和缝合端头布(101)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缝合端头布(101)连接在挟带机体(2)上,所述挟带机体(2)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布带固定器(4),所述挟带机体(2)和布带固定器(4)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布带固定器(4)的中间设置有绳带固定器(5),所述布带固定器(4)和绳带固定器(5)通过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布带固定器(4)的外侧位于挟带机体(2)上设置有透气固定器(3),所述挟带机体(2)和透气固定器(3)通过套接固定的方式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带固定器(5)包括塑料外壳(51)、中间轴柱(52)、布带固定槽(53)和套接凹槽(54),所述塑料外壳(51)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套接凹槽(54),所述塑料外壳(51)的上端中间设置有布带固定槽(53),所述布带固定槽(53)的内侧位于塑料外壳(51)上设置有中间轴柱(52),所述塑料外壳(51)和中间轴柱(52)通过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塑料外壳(51)通过套接凹槽(54)连接在布带固定器(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挟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固定器(3)包括固定外环(31)、透气孔盖(32)、中间固定柱(33)和底部阻挡环(34),所述固定外环(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