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60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蟹笼不能自动化回收等技术问题。蟹笼上连接有支绳,本连接结构包括挂钩和支绳端部设置的环形套圈;挂钩包括连接块和套筒,连接块固连在养殖绳上,套筒内滑动设置有锁杆,锁杆的内端插设在套筒内,锁杆的外端伸出套筒的下端外,连接块上连接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锁杆相连接,套筒内设有压缩弹簧;套筒的一侧具有斜向下弧形弯折的连杆,连杆的下端弯向套筒的正下方且连杆的该端外周面上具有竖向的贯穿孔,环形套圈套设在连杆上且锁杆的外端能够插设在贯穿孔内。本连接结构方便实现自动化回收蟹笼和螃蟹,使用方便,稳定高效。

A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crab cage and culture r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设备
,涉及一种蟹笼的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蟹是十足目短尾次目的甲壳动物,蟹有很多种类,大部分蟹类可以食用,蟹壳可用以提炼工业原料甲壳素,也可提制葡糖胺。蟹幼体或成体均可作饵料及饲料;蟹类中可供食用的主要有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青蟹和中华绒螯蟹等;采用蟹笼养殖蟹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且成熟的养殖手段;三疣梭子蟹肉多、肥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蟹类,也是我国蟹笼捕捞作业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蟹笼渔船捕捞作业时,在蟹笼起拔过程中的卸笼环节主要依靠人工方式来完成;每次在蟹笼起拔时需要卸3000个左右的蟹笼,每分钟卸笼数量在26个左右,每个蟹笼大概重2Kg,在蟹笼起拔环节需要4个专业的卸笼人员轮流交替作业才能完成。蟹笼渔船每天大概起笼和放笼作业4次,人均需要挂钩和脱钩12000次左右,工人劳动强度非常高,加之蟹笼船捕捞期主要在夏季,高温、高强度的劳动极易使渔民发生中暑和疲劳引起的误操作等人身安全事故。目前一个蟹笼渔船一次作业要收回3000-4000个蟹笼,每分钟仅仅可回收22个蟹笼左右,因此收取蟹笼这一工种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耗时长,故此成本很高。而且高强度的工作容易使人疲劳,加上工作时人员距离船舷较近,很容易发生坠海事故。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渔业生产的安全性,亟需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将蟹笼的从养殖绳上拆取下来并进行回收的装置来代替人工。我国专利(公告号:CN105908402A;公告日:2016-08-31)公开了一种蟹笼自动抓取装置,蟹笼包括上框圈、下框圈和竖筋,竖筋沿上框圈的周向间隔排布并连接上框圈和下框圈,抓取装置包括抓取机构和上下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和抓取机构连接且上下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抓取机构上下移动;抓取机构包括底座、推板、一水平驱动单元和多个夹爪组件,夹爪组件安装于底座和推板之间,且所有夹爪组件皆沿底座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其中一夹爪组件与推板固定连接,剩余夹爪组件与推板滑动连接,通过水平驱动单元驱动推板径向平移带动所有夹爪组件径向外扩将蟹笼的上框圈撑紧实现蟹笼的抓取。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蟹笼自动抓取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不够方便。虽然单个蟹笼不再需要人工把挂钩的锁扣手动打开,但是该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设计不便于使用机电设备实行自动化大量拆取蟹笼,影响水产捕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蟹笼从养殖绳上脱钩的便捷性及自动化程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蟹笼上连接有支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挂钩和所述支绳端部设置的环形套圈;所述挂钩包括连接块和套筒,所述连接块固连在养殖绳上,所述套筒内滑动设置有锁杆,所述锁杆的内端插设在所述套筒内,所述锁杆的外端伸出所述套筒的下端外,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端部从所述套筒的上端伸入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锁杆的内端相连接,所述套筒内位于所述锁杆的内端与所述套筒的上端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套筒的一侧具有斜向下弧形弯折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弯向所述套筒的正下方且所述连杆的该端外周面上具有竖向的贯穿孔,所述环形套圈套设在所述连杆上且所述锁杆的外端能够插设在所述贯穿孔内。其工作原理如下:若干个蟹笼均通过本连接结构挂接在养殖绳上,每个蟹笼对应一个挂钩,每个养殖绳上间隔分布有很多个蟹笼。本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方便蟹笼的拆卸,可以与相应的回收设备结合使用,回收设备上设置绞盘、定滑轮和挡块,挡块之间留有间隙,需要回收蟹笼及螃蟹时,养殖绳的一端穿过两个挡块之间的间隙;再绕过定滑轮,然后与绞盘连接,通过绞盘的转动回收养殖绳;养殖绳上的蟹笼依次到达挡块处,在绞盘的作用力下养殖绳继续拉动连接块,连接块能够穿过挡块之间的间隙,而蟹笼由于尺寸较大,不能穿过挡块之间的间隙,连接块拉动拉绳使得锁杆克服压缩弹簧的弹力,锁杆向套筒内部收缩,从而使锁杆从连杆的贯穿孔内抽出,锁杆脱离连杆,此时蟹笼上支绳的环形套圈就能够从连杆的下端脱离连杆,进而使蟹笼脱离挂钩;装有螃蟹的蟹笼实现自动分离。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结构设计有利于使用机电设备实行自动化拆取蟹笼;挂钩采用压缩弹簧与锁杆的结构紧密结合,使得锁杆和连杆配合后实现锁紧蟹笼的目的,方便可靠,安全高效;蟹笼分离时又能够高效快捷,保证了渔产收获的效率。在上述的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蟹笼呈圆桶状,所述蟹笼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蟹笼的上端具有沿蟹笼直径方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横跨所述开口,所述支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支绳的另一端打结形成所述环形套圈。在上述的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套筒呈圆柱状的中空结构,所述套筒的两端均具有限位端盖,所述限位端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锁杆为穿过所述套筒下端限位端盖上通孔的长条细杆,所述锁杆的内端固连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部。这样能够保证锁杆轴向移动的精准可靠性,防止卡死,又能精准高效的实现复位。在上述的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活塞的侧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套筒上端的限位端盖内侧面上,所述拉绳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筒上端限位端盖上的通孔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拉绳上。在上述的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呈平面,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养殖绳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呈弧形球面;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结构设计有利于使用机电设备实行自动化拆取蟹笼;挂钩采用压缩弹簧与锁杆的结构紧密结合,使得锁杆和连杆配合后实现锁紧蟹笼的目的,方便可靠,安全高效;蟹笼分离时又能够高效快捷,保证了渔产收获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蟹笼分离回收的相关设备结构示意图。图中,1、蟹笼;1a、开口;1b、连接杆;2、支绳;2a、环形套圈;3、挂钩;31、连接块;32、套筒;32a、限位端盖;33、锁杆;34、拉绳;35、压缩弹簧;36、连杆;36a、贯穿孔;37、活塞;4、回收设备;41、定滑轮;42、挡块;43、绞盘;5、养殖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蟹笼1上连接有支绳2,本连接结构包括挂钩3和支绳2端部设置的环形套圈2a;挂钩3包括连接块31和套筒32,连接块31固连在养殖绳5上,套筒32内滑动设置有锁杆33,锁杆33的内端插设在套筒32内,锁杆33的外端伸出套筒32的下端外,连接块31上连接有拉绳34,拉绳34的一端端部从套筒32的上端伸入套筒32内并与锁杆33的内端相连接,套筒32内位于锁杆33的内端与套筒32的上端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35;套筒32的一侧具有斜向下弧形弯折的连杆36,连杆36的下端弯向套筒32的正下方且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蟹笼(1)上连接有支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挂钩(3)和所述支绳(2)端部设置的环形套圈(2a);所述挂钩(3)包括连接块(31)和套筒(32),所述连接块(31)固连在养殖绳(5)上,所述套筒(32)内滑动设置有锁杆(33),所述锁杆(33)的内端插设在所述套筒(32)内,所述锁杆(33)的外端伸出所述套筒(32)的下端外,所述连接块(31)上连接有拉绳(34),所述拉绳(34)的一端端部从所述套筒(32)的上端伸入所述套筒(32)内并与所述锁杆(33)的内端相连接,所述套筒(32)内位于所述锁杆(33)的内端与所述套筒(32)的上端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35);所述套筒(32)的一侧具有斜向下弧形弯折的连杆(36),所述连杆(36)的下端弯向所述套筒(32)的正下方且所述连杆(36)的该端外周面上具有竖向的贯穿孔(36a),所述环形套圈(2a)套设在所述连杆(36)上且所述锁杆(33)的外端能够插设在所述贯穿孔(36a)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蟹笼(1)上连接有支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挂钩(3)和所述支绳(2)端部设置的环形套圈(2a);所述挂钩(3)包括连接块(31)和套筒(32),所述连接块(31)固连在养殖绳(5)上,所述套筒(32)内滑动设置有锁杆(33),所述锁杆(33)的内端插设在所述套筒(32)内,所述锁杆(33)的外端伸出所述套筒(32)的下端外,所述连接块(31)上连接有拉绳(34),所述拉绳(34)的一端端部从所述套筒(32)的上端伸入所述套筒(32)内并与所述锁杆(33)的内端相连接,所述套筒(32)内位于所述锁杆(33)的内端与所述套筒(32)的上端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35);所述套筒(32)的一侧具有斜向下弧形弯折的连杆(36),所述连杆(36)的下端弯向所述套筒(32)的正下方且所述连杆(36)的该端外周面上具有竖向的贯穿孔(36a),所述环形套圈(2a)套设在所述连杆(36)上且所述锁杆(33)的外端能够插设在所述贯穿孔(36a)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笼与养殖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蟹笼(1)呈圆桶状,所述蟹笼(1)的上端具有开口(1a),所述蟹笼(1)的上端具有沿蟹笼(1)直径方向的连接杆(1b),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武卫蒋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