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矿地的植树造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059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04
一种废弃矿地的植树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栽培试验树种,采用废矿渣混合尾矿泥或砂覆土,废矿渣与尾矿泥或砂覆土的用量配比按照重量份数计为废矿渣70‑90%,尾矿泥或砂覆土为10‑30%,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有机肥或复合肥,再种入各类型的树种;把块状矸石或石块埋入地下,保持废弃煤矿地形的平整;当废弃矿地的地形坡度大于15°时,沿坡度方向,每隔20米开一条排水沟;沿着山坡坡度方向从上往下,根据不同的树种设置造林密度挖种植穴;在种植穴中植入相应的树种,再覆盖上废矿渣,施上有复合肥或有机肥和浇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提高矸石、煤渣、矿渣等荒山坡上造林成活率,而且具有对土基条件要求低,护理管理方便等优点。

A method of afforestation for abandoned mine 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矿地的植树造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树造林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废弃矿地的植树造林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同时,还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采活跃的国家。其中,矿产开挖时形成的大量废弃矿区以及矿渣堆放区,不仅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随意堆放还会引发污染、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环境灾害,在现代社会备受诟病。近年来,矿业环保领域围绕矿渣等废弃物的处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人工填埋、矿区复垦、矿山植树种草等等。然而,这些研究都把矿山开发时的废弃物作为有害物质进行治理,缺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理念和技术,影响了矿渣、碎石的有效利用,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物治理的被动局面。如何对这些废弃的固体矿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在土壤含沙量高、通透性好、水分蒸发散失容易的情况下,提高人工植树种草的成活率,降低植树种草成本,就成为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弃矿地的植树造林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弃矿地的植树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栽培试验树种,采用废矿渣混合尾矿泥或砂覆土,废矿渣与尾矿泥或砂覆土的用量配比按照重量份数计为废矿渣70-90%,尾矿泥或砂覆土为10-30%,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有机肥或复合肥,再种入各类型的树种,筛选出能够稳定生长的刺槐、泡桐、紫穗槐、胡枝子、千头柏、海桐这些废矿地植被恢复的抗逆树种;/n平整土地,把块状矸石 或石块埋入地下,保持废弃煤矿地形的平整;/n开排水沟:当废弃矿地的地形坡度大于15°时,沿坡度方向,每隔20米开一条排水沟;/n挖种植穴,沿着山坡坡度方向从上往下,根据不同的树种设置造林密度挖种植穴;/n在种植穴中植入相应的树种,将树种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矿地的植树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栽培试验树种,采用废矿渣混合尾矿泥或砂覆土,废矿渣与尾矿泥或砂覆土的用量配比按照重量份数计为废矿渣70-90%,尾矿泥或砂覆土为10-30%,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有机肥或复合肥,再种入各类型的树种,筛选出能够稳定生长的刺槐、泡桐、紫穗槐、胡枝子、千头柏、海桐这些废矿地植被恢复的抗逆树种;
平整土地,把块状矸石或石块埋入地下,保持废弃煤矿地形的平整;
开排水沟:当废弃矿地的地形坡度大于15°时,沿坡度方向,每隔20米开一条排水沟;
挖种植穴,沿着山坡坡度方向从上往下,根据不同的树种设置造林密度挖种植穴;
在种植穴中植入相应的树种,将树种的根系蘸黄土浆后栽入种植穴内,再覆盖上废矿渣,施上有复合肥或有机肥和浇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地的植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建强张海东谢伟政戴远军冯清霞
申请(专利权)人:龙川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