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主梁及光伏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502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伏主梁及光伏支架结构,包括:平板及弧形板,所述平板的两侧折弯形成第一、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弧形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以构成环状光伏主梁,所述平板相对所述弧形板所在环形柱的其中一个中心截面对称。还包括:檩条,所述檩条的下端与所述光伏主梁的平板垂直连接,U型的卡箍与所述檩条固定连接将所述光伏主梁夹持在二者之间,所述檩条的上端与组件边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伏主梁在保证相同的厚度的前提下,横向截面抗扭性及抗弯性提高,该结构避免了主梁采用圆管抗扭性能好而抗弯弱,采用矩形管抗弯性能好而抗扭弱的缺点,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材料的成本。

A photovoltaic main beam and photovoltaic suppor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hotovoltaic support, providing a photovoltaic main beam and a photovoltaic support structure, including: a flat plate and an arc-shaped plate, two sides of the flat plate are bent to form a first side plate and a second side plate,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ee end of the arc-shaped plate to form a circular photovoltaic main beam, and the flat plate is opposite to the circular column where the arc-shaped plate is located One of the central sections is symmetrical. The utility model also includes a purlin, the lower end of the purlin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lat plate of the photovoltaic main beam, the U-shaped clamp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purlin to clamp the photovoltaic main beam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urli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mponent frame.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same thickness, the transverse section torsion resistance and bending resistance of the photovoltaic main beam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improved. The structure avoids the disadvantages of good torsion resistance and weak bending resistance of the main beam with circular pipe and good bending resistance and weak torsion resistance with rectangular pipe,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aterials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主梁及光伏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
,尤其是指提供了一种光伏主梁及光伏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光伏发电成为一种趋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场所,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为了确保光伏组件保持较高的发电效率,开发了光伏跟踪支架,光伏组件安装于主梁上,主梁带动光伏组件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光伏跟踪支架现有常见的主梁采用管型:矩形管、圆管。主梁在跟踪系统中,要抵抗风对组件产生的风扭和风压。矩形管作为主梁时,其抗弯性能较好,但抗扭性能极差,矩形管平面方便组件安装;圆管作为主梁时,其抗扭性能较好,但抗弯性能差,圆管弧面水平定位困难,要把组件安装在同一平面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光伏主梁及光伏支架结构,该结构避免了主梁采用圆管抗扭性能好而抗弯弱,采用矩形管抗弯性能好而抗扭弱的缺点,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材料的成本。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光伏主梁,包括:平板及弧形板,所述平板的两侧折弯形成第一、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弧形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以构成环状光伏主梁,所述平板相对所述弧形板所在环形柱的其中一个中心截面对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平板侧主梁截面高度与弧形板外径之比的比值范围为0.9-1.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侧板垂直于所述平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垂直于所述平板。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光伏主梁的壁厚为2.5mm-4.5mm。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平板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弧形板的圆弧部分所在圆的外径,且所述平板的宽度为70mm-120mm。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平板与所述弧形板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第二侧板与所述弧形板之间具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外表面光滑过渡。本技术应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结构,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主梁,还包括:檩条,所述檩条的下端与所述光伏主梁的平板垂直连接,U型的卡箍与所述檩条固定连接将所述光伏主梁夹持在二者之间,所述檩条的上端与组件边框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光伏主梁上并排安装有多个所述檩条,多个所述檩条上均安装有组件边框,所述组件边框与所述光伏主梁相垂直,所述组件边框内安装有光伏电池片。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光伏支架结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光伏主梁的多组立柱,每组立柱包括相对所述光伏主梁中心对称的两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孔部,所述光伏主梁穿过所述立柱的孔部,构成一组的两个立柱在位于其轴向外侧的所述光伏主梁上对称套设有紧箍结构,以限制所述光伏主梁轴向串动。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主梁及光伏支架结构,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光伏主梁在保证相同的厚度的前提下,横向截面抗扭性及抗弯性提高,该结构避免了主梁采用圆管抗扭性能好而抗弯弱,采用矩形管抗弯性能好而抗扭弱的缺点,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材料的成本。2.本技术中,通过光伏主梁的平板与檩条经卡箍固定连接,解决了圆管主梁水平定位困难,要把组件边框安装在同一平面困难的问题,使组件边框更易安装,提高了组件边框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光伏主梁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光伏主梁标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光伏主梁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光伏支架结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不同截面光伏主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光伏主梁,11.弧形板,12.平板,121.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2.檩条,3.组件边框,31.光伏电池片,4.卡箍,101.正方形管主梁,102.长方形管主梁,103.窄平板圆管主梁,104.宽平板圆管主梁,105.圆管主梁,t.光伏主梁的壁厚,D.弧形板外径,H.平板侧主梁截面高度,L.平板的宽度。具体实施方式尽管本技术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技术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技术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主梁1,包括:平板12及弧形板11,平板12的两侧折弯形成第一、第二侧板121、122,第一、第二侧板121、122分别与弧形板11的对应端固定连接构成环状。优选地,弧形板11为圆弧型板,第一、第二侧板121、122与平板12垂直。申请人对六种相同材质及厚度,不同截面的主梁进行抗弯变形及抗扭变形进行检测。如图5所示,不同截面的主梁分别为:正方形管主梁101、长方形管主梁102、窄平板圆管主梁103、宽平板圆管主梁104、圆管主梁105、本实施例的光伏主梁1。得到如下的数据:不同截面的主梁抗弯形变量:正方形管主梁101为76661mm;长方形管主梁102为96138mm;窄平板圆管主梁103为72124mm;宽平板圆管主梁104为83421mm;圆管主梁105为75786mm;本实施例的光伏主梁1为69753mm。不同截面的主梁扭转角形变量:正方形管主梁101为-7850deg;长方形管主梁102为-7864deg;窄平板圆管主梁103为-6711deg;宽平板圆管主梁104为-5536deg;圆管主梁105为-5049deg;本实施例的光伏主梁1为-5059deg。本实施例中,光伏主梁1在相同的载荷条件下抗变形的性能最好,即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和抗扭性能。光伏主梁1在保证相同的材质、厚度的前提下,横向截面抗扭性及抗弯性提高,该结构避免了主梁采用圆管抗扭性能好而抗弯弱,采用矩形管抗弯性能好而抗扭弱的缺点,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材料的成本。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光伏主梁1包括:平板12及弧形板11,平板12的两侧折弯形成第一、第二侧板121、122,第一、第二侧板121、122分别与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主梁,其特征在于,包括:/n平板及弧形板,所述平板的两侧折弯形成第一、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弧形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以构成环状光伏主梁,所述平板相对所述弧形板所在环形柱的其中一个中心截面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主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板及弧形板,所述平板的两侧折弯形成第一、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弧形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以构成环状光伏主梁,所述平板相对所述弧形板所在环形柱的其中一个中心截面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主梁,其特征在于:
平板侧主梁截面高度与弧形板外径之比的比值范围为0.9-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主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垂直于所述平板;
和/或,所述第二侧板垂直于所述平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主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主梁的壁厚为2.5mm-4.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主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弧形板的圆弧部分所在圆的外径,且所述平板的宽度为70mm-1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主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与所述弧形板一体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晨李健民于鹏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