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家献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电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048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系统,包括:管理终端,包括若干服务器;发电单元;输电单元;配电单元;若干智能电表,包括:箱体,正面板上开设有显示开口、控制开口和插卡开口;电源;控制主板,与电源电连接,装设有处理器;计量模块,采集端与用电电路电连接,输出端与处理器通信连接;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端与用电电路电连接,输出端与处理器通信连接;通信模块,处理器通信连接;读卡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通断电模块,通过控制主板与处理器通信连接;显示屏,装设于显示开口,通过控制主板与处理器通信连接;控制开关。所述系统智通过能电表提高智能电网数据采集效率,优化电量管理和调度。

A smart grid system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mart grid system, which includes: a management terminal, including a number of servers; a power generation unit; a transmission unit; a distribution unit; a number of smart meters, including: a box body, the front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display opening, a control opening and a card inserting opening; a power supply; a control main board,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is equipped with a processor; a metering module, and a collection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ion with electric circuit, communication between output end and processor; signal acquisition module, electric connection between acquisition end and electric circuit, communication between output end and processor;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ocessor; card reader, communication with processor; power on and power off modul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ntrol main board and processor; display screen, installed at display opening, through control main board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between board and processor; control switch. The system can improve the data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smart grid and optimize the power management and dispatching through energy 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网系统
本技术属于智能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网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涵盖电力系统从发电到电力使用的所有方面,以及对电力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处理,以确保更好的系统运行。从服务提供商和用户的角度来看,智能电网中能源管理和调度的优化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智能电网需要一些有效并且自适应的方法来解决电力调度,可再生能源资源获取,电动汽车充电策略,数据收集和安全挑战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网系统,以解决现有智能电网系统电量管理和调度的优化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智能电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管理终端,包括若干服务器;发电单元,与所述管理终端互为通信连接;输电单元,电力输入端与所述发电单元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电单元与所述管理终端互为通信连接;配电单元,电力输入端与所述输电单元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配电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若干用电端的用电电路电连接,所述配电单元与所述管理终端互为通信连接;若干智能电表,对应所述用电端的用电电路,所述智能电表包括:箱体,竖直放置,所述箱体正面板上间隔开设有显示开口、控制开口和插卡开口;电源,装设于所述箱体内侧;控制主板,竖直装设于所述箱体内侧,所述控制主板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上装设有处理器;计量模块,装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计量模块采集端与用电电路电连接,所述计量模块输出端通过控制主板与处理器通信连接;信号采集模块,装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端与用电电路电连接,信号采集模块输出端通过控制主板与处理器通信连接;通信模块,装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控制主板与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电表通过通信模块与管理终端通信连接;读卡器,装设于所述箱体内侧,所述读卡器的读卡槽对应所述箱体的插卡开口,读卡器通过控制主板与处理器通信连接;通断电模块,装设于所述箱体内,通断电模块通过控制主板与处理器通信连接;显示屏,装设于显示开口,显示屏通过控制主板与处理器通信连接;控制开关,装设于控制开口,控制开关与电源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发电单元包括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和太阳能发电厂。进一步地,所述用电端包括工业用电、居民用电、风光储能和电动汽车。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正面板表面间隔开设有通断电指示开口和报警指示开口;所述通断电指示开口内装设有通断电指示灯,所述通断电指示灯通过处理器与通断电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报警指示开口内装设有报警指示灯,所述报警指示灯与处理器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断电模块为磁保持继电器。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电流采集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所述电流采集模块为电流互感器;所述电压采集模块为电压互感器。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为485通信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侧设置有一存储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控制主板与处理器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服务器包括中心服务器、采集服务器和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服务器。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所述智能电网系统通过管理终端与发电单元的通信连接,实现对发电单元内各个发电厂的整体调度和调配;通过管理终端与输电单元的通信连接,实现对输电单元内输电线路以及输电变电站的调度和调配;通过管理终端与配电单元的通信连接,实现对配电单元内个配电变电站的调度和调配;设置若干智能电表,对应所述用电端的用电电路,形成对用电端内用电线路中用电信息的实时采集;智能电表通过通信模块与管理终端通信连接,实现智能电表采集数据的实时传输,提高智能电网数据采集效率,优化电量管理和调度;智能电表内读卡器的设计,方便用户及时查询用电电量,提升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智能电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智能电网系统中智能电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智能电网系统中智能电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箱体,11、正面板,12、显示开口,13、控制开口,14、插卡开口,15、通断电指示开口,16、报警指示开口;2、电源;3、控制主板,31、处理器;4、计量模块;5、信号采集模块,51、电流采集模块,52、电压采集模块;6、通信模块;7、读卡器;8、通断电模块;9、显示屏;10、控制开关;20、通断电指示灯;30、报警指示灯;40、存储器;100、管理终端,101、服务器;200、发电单元;300、输电单元;400、配电单元;500、用电端;600、智能电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参见图1~3,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电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管理终端100,包括若干服务器101;发电单元200,与所述管理终端100互为通信连接;输电单元300,电力输入端与所述发电单元200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电单元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管理终端(100),包括若干服务器(101);/n发电单元(200),与所述管理终端(100)互为通信连接;/n输电单元(300),电力输入端电力输入端与所述发电单元(200)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电单元(300)与所述管理终端(100)互为通信连接;/n配电单元(400),电力输入端与所述输电单元(300)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配电单元(400)的输出端分别与若干用电端(500)的用电电路电连接,所述配电单元(400)与所述管理终端(100)互为通信连接;/n若干智能电表(600),对应所述用电端(500)的用电电路,智能电表(600)包括:/n箱体(1),竖直放置,所述箱体(1)正面板(11)上间隔开设有显示开口(12)、控制开口(13)和插卡开口(14);/n电源(2),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侧;/n控制主板(3),竖直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侧,所述控制主板(3)与电源(2)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3)上装设有处理器(31);/n计量模块(4),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计量模块(4)采集端与用电电路电连接,所述计量模块(4)输出端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通信连接;/n信号采集模块(5),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信号采集模块(5)采集端与用电电路电连接,信号采集模块(5)输出端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通信连接;/n通信模块(6),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通信模块(6)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通信连接,智能电表(600)通过通信模块(6)与管理终端(100)通信连接;/n读卡器(7),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侧,所述读卡器(7)的读卡槽对应所述箱体(1)的插卡开口(14),所述读卡器(7)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通信连接;/n通断电模块(8),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通断电模块(8)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通信连接;/n显示屏(9),装设于显示开口(12),显示屏(9)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通信连接;/n控制开关(10),装设于控制开口(13),控制开关(10)与电源(2)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管理终端(100),包括若干服务器(101);
发电单元(200),与所述管理终端(100)互为通信连接;
输电单元(300),电力输入端电力输入端与所述发电单元(200)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电单元(300)与所述管理终端(100)互为通信连接;
配电单元(400),电力输入端与所述输电单元(300)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配电单元(400)的输出端分别与若干用电端(500)的用电电路电连接,所述配电单元(400)与所述管理终端(100)互为通信连接;
若干智能电表(600),对应所述用电端(500)的用电电路,智能电表(600)包括:
箱体(1),竖直放置,所述箱体(1)正面板(11)上间隔开设有显示开口(12)、控制开口(13)和插卡开口(14);
电源(2),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侧;
控制主板(3),竖直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侧,所述控制主板(3)与电源(2)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3)上装设有处理器(31);
计量模块(4),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计量模块(4)采集端与用电电路电连接,所述计量模块(4)输出端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通信连接;
信号采集模块(5),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信号采集模块(5)采集端与用电电路电连接,信号采集模块(5)输出端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通信连接;
通信模块(6),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通信模块(6)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通信连接,智能电表(600)通过通信模块(6)与管理终端(100)通信连接;
读卡器(7),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侧,所述读卡器(7)的读卡槽对应所述箱体(1)的插卡开口(14),所述读卡器(7)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通信连接;
通断电模块(8),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通断电模块(8)通过控制主板(3)与处理器(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献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