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透气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45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透气的配电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前侧面敞口的长方体壳,所述外壳的右侧面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孔组,所述外壳的左侧面下端设有第二排气孔组,本防潮透气的配电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有中心对称的两个隔离罩,可对气体进行导流,隔离罩和外壳的间腔可通过自启毕机构和封闭组件进行开闭,打开时配合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能够快速与外部气流进行外循环交换,从而带走外壳内部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封闭式可进行内部循环,使得外壳内部的热量均匀,避免局部潮湿造成的部分电器元件损坏,同时自启毕机构封闭第一排气孔组和第二排气孔组,避免外部的潮湿空气和雨水进入,具有良好的封闭效果。

A moisture-proof and ventilating distribution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isture-proof and ventilating distribution box, which includes a shell, the shell is a cuboid shell with an open front side, the upper right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xhaust hole group, the lower left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exhaust hole group, the moisture-proof and ventilating distribution box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and is provided with two central symmetrical isolation covers, which can inlet gas The chamber between the isolation cover and the shell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through the self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and the closed components. When opening, the first fan and the second fan can quickly exchange with the external air flow, so as to take away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s inside the shell. The closed type can carry out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so that the heat inside the shell is even, and part of th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aused by local humidity can be avoided The components are damag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irst vent group and the second vent group are closed by the self opening mechanism to avoid the entrance of external humid air and rain water, which has a good sea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透气的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为一种防潮透气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CN208257198U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溢流口二和导流板二,所述配电箱通过固定柱固定在水箱的内部,水箱与配电箱之间存在空腔,所述水箱的顶端开设有开设有溢流口一,溢流口一上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一,所述配电箱的四周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设有导热片,导热片固定在水箱上,导热片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部,导热片的另一端延伸至配电箱内部,所述通孔的下方在配电箱的内侧壁上还均固定有网袋,所述配电箱的上方外壁固定连接有接水皿,接水皿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圆孔,圆孔内连接有导水管,导水管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在水箱的侧壁上,所述配电箱的顶部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杆;由于配电柜内安装了大量了接插件和各种电子元器件,导致配电柜的总电阻值很高,因为在导电的情况下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加上有时候环境较潮湿会导致电子元器件工作受损,若进行散热,在载荷较低时潮湿空气容易进入配电柜,同样导致电器元件的受损,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潮透气的配电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密闭性,避免潮湿空气的进入,同时保证良好的散热性能,保证配电箱电器元件的正常运行,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透气的配电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前侧面敞口的长方体壳,所述外壳的右侧面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孔组,所述外壳的左侧面下端设有第二排气孔组,所述外壳前侧面敞口的左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屏蔽门,所述屏蔽门的右侧边缘位置设有外壳相配合的锁具,所述外壳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均设有隔离罩,两个隔离罩沿外壳的中心对称,所述隔离罩为“L”型板,隔离罩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分别与外壳的底面和侧面平行,且隔离罩的前后边缘分别与外壳内腔的前后侧面接触固定,两个隔离罩竖直部分的内侧等距分布有电器架,所述外壳内腔顶面和底面对应隔离罩水平部分的位置设有封闭组件,所述外壳内腔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自启毕机构,且自启毕机构对应外壳侧壁和隔离罩竖直部分的间隙,两个隔离罩竖直部分的内侧相对设有侧板,两个侧板通过水平方向的隔板隔开,所述隔板的中部设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设有风机座,两个风机座内分别设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外壳的内腔左侧面设有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接触开关、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屏蔽门的外侧面设有把手,所述屏蔽门内侧面与接触开关对应的位置设有压杆,压杆配合接触开关使用,控制PLC控制器的通断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器架包括与隔离罩竖直部分固定相连的架板,所述架板垂直于隔离罩的竖直部分,电器架方便安装电器元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架板靠近隔离罩的一端设有透气槽,所述架板远离隔离罩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有螺栓孔,透气槽使得气流可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有利于气流的循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上下侧面均设有竖直方向的分流板,且分流板处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之间,分流板对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气流进行隔断,减少最近端的干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外壳内腔顶面和底面水平方向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对应隔离罩水平部分的一端铰接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的宽度等于隔离罩纵向的宽度,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伸缩杆推动封闭板对隔离罩和外壳内壁的间腔进行封闭,改变循环方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腔后侧面对应隔离罩水平部分的位置设有倾斜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封闭板后侧边缘固定的滑轴,封闭板沿导向槽进行倾斜移动,达到封闭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启毕机构包括套杆,所述套杆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与外壳的顶面和底面固定连接,自启毕机构对第一排气孔组和第二排气孔组进行开闭控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杆的内腔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背向固定座的端面固定有竖直方向的内杆,所述固定座和活塞板之间的套杆内腔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内杆远离活塞板的一端等距分布有弧形的盖板,压缩弹簧使得盖板随气流的压力进行升降变化,具备自启毕能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腔左右侧面对应第一排气孔组和第二排气孔组的位置均等距分布有隔断片,所述隔断片与盖板交错分布,通过隔断片和盖板的配合对第一排气孔组和第二排气孔组进行遮蔽,避免潮湿空气和雨水的进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防潮透气的配电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有中心对称的两个隔离罩,可对气体进行导流,隔离罩和外壳的间腔可通过自启毕机构和封闭组件进行开闭,打开时配合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能够快速与外部气流进行外循环交换,从而带走外壳内部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封闭式可进行内部循环,使得外壳内部的热量均匀,避免局部潮湿造成的部分电器元件损坏,同时自启毕机构封闭第一排气孔组和第二排气孔组,避免外部的潮湿空气和雨水进入,具有良好的封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启毕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外壳、101第一排气孔组、102第二排气孔组、103隔断片、104导向槽、2屏蔽门、201把手、202锁具、203压杆、3隔离罩、4电器架、401架板、402透气槽、403安装板、5封闭组件、501电动伸缩杆、502封闭板、503滑轴、6自启毕机构、601套杆、602固定座、603活塞板、604内杆、605压缩弹簧、606盖板、7侧板、8隔板、9风机座、10第一风机、11第二风机、12分流板、13PLC控制器、14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16接触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透气的配电箱,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前侧面敞口的长方体壳,所述外壳(1)的右侧面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孔组(101),所述外壳(1)的左侧面下端设有第二排气孔组(102),所述外壳(1)前侧面敞口的左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屏蔽门(2),所述屏蔽门(2)的右侧边缘位置设有外壳(1)相配合的锁具(202),所述外壳(1)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均设有隔离罩(3),两个隔离罩(3)沿外壳(1)的中心对称,所述隔离罩(3)为“L”型板,隔离罩(3)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分别与外壳(1)的底面和侧面平行,且隔离罩(3)的前后边缘分别与外壳(1)内腔的前后侧面接触固定,两个隔离罩(3)竖直部分的内侧等距分布有电器架(4),所述外壳(1)内腔顶面和底面对应隔离罩(3)水平部分的位置设有封闭组件(5),所述外壳(1)内腔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自启毕机构(6),且自启毕机构(6)对应外壳(1)侧壁和隔离罩(3)竖直部分的间隙,两个隔离罩(3)竖直部分的内侧相对设有侧板(7),两个侧板(7)通过水平方向的隔板(8)隔开,所述隔板(8)的中部设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设有风机座(9),两个风机座(9)内分别设有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1),所述外壳(1)的内腔左侧面设有PLC控制器(13)、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5)和接触开关(16),所述接触开关(1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接触开关(16)、温度传感器(14)和湿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1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1)的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透气的配电箱,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前侧面敞口的长方体壳,所述外壳(1)的右侧面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孔组(101),所述外壳(1)的左侧面下端设有第二排气孔组(102),所述外壳(1)前侧面敞口的左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屏蔽门(2),所述屏蔽门(2)的右侧边缘位置设有外壳(1)相配合的锁具(202),所述外壳(1)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均设有隔离罩(3),两个隔离罩(3)沿外壳(1)的中心对称,所述隔离罩(3)为“L”型板,隔离罩(3)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分别与外壳(1)的底面和侧面平行,且隔离罩(3)的前后边缘分别与外壳(1)内腔的前后侧面接触固定,两个隔离罩(3)竖直部分的内侧等距分布有电器架(4),所述外壳(1)内腔顶面和底面对应隔离罩(3)水平部分的位置设有封闭组件(5),所述外壳(1)内腔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自启毕机构(6),且自启毕机构(6)对应外壳(1)侧壁和隔离罩(3)竖直部分的间隙,两个隔离罩(3)竖直部分的内侧相对设有侧板(7),两个侧板(7)通过水平方向的隔板(8)隔开,所述隔板(8)的中部设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设有风机座(9),两个风机座(9)内分别设有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1),所述外壳(1)的内腔左侧面设有PLC控制器(13)、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5)和接触开关(16),所述接触开关(1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接触开关(16)、温度传感器(14)和湿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1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1)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透气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2)的外侧面设有把手(201),所述屏蔽门(2)内侧面与接触开关(16)对应的位置设有压杆(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透气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架(4)包括与隔离罩(3)竖直部分固定相连的架板(401),所述架板(401)垂直于隔离罩(3)的竖直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祥斌陈鹏黄兴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茗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