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13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属于回转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单元,该进料单元包括传送套筒,传送套筒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和出料端,传送套筒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该传动轴的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并由该动力单元驱动转动,传动轴上沿长度方向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在传动轴外侧呈螺旋形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回转窑进料装置料浆浓度大时进料困难,且易发生堵塞、损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能够提高进料装置中料浆的浓度,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且进料效果好不易损坏。

A feeding device for rotary kil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ing device for a rotary kil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rotary kil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eeding device for a rotary kiln,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unit, the feeding unit comprises a conveying sleeve, two ends of the conveying sleeve are the feeding end and the discharging end respectively, the center of the convey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shaft,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unit and driven and rotated by the power unit,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surrounded by a spiral blade and a screw The rotating blades are spirally distribu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overcome the feeding difficulty when the slurry concentration of the existing rotary kiln feeding device is large, and it is easy to be blocked and damage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eeding device for the rotary kiln, which can improve the slurry concentration in the feeding device,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save production cost, and the feeding effect is not easy to be dama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转窑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许多生产行业中,广泛地使用回转圆筒设备对固体物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这类设备被称为回转窑。回转窑的专利技术,使得水泥工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回转窑应用的研究,很快回转窑被广泛应用到许多工业领域,并在这些生产中越来越重要,成为相应企业生产的核心设备。在铁氧体粉料生产中,回转窑主要用来做粉体预烧作业,在预烧作业中,回转炉因为产量大,受热均匀,因此被广泛使用。按照常规设计要求,铁氧体回转窑进料装置是通过软管打入硬质管内进料,在料浆的输送过程中,易导致物料粘结在硬质管内壁上,特别是料浆浓度过大时,容易造成堵塞,进料困难,且回转窑进料口温度较高,物料易在出料口堵塞,因此一般铁氧体回转窑的进料浓度不宜过高,严重影响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综上所述,对铁氧体回转窑进料装置的结构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针对于回转窑进料装置的结构改进,已有相关技术方案公开,如专利申请号:2014205978124,申请日2014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湿法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进料管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管在出料口一端设有水冷套,水冷套将进料管靠近出料口一段包覆在内,水冷套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该方案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该方案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回转窑进料装置料浆浓度大时进料困难,且易发生堵塞、损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能够提高进料装置中料浆的浓度,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且进料效果好不易损坏。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单元,该进料单元包括传送套筒,传送套筒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和出料端,传送套筒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该传动轴的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并由该动力单元驱动转动,传动轴上沿长度方向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在传动轴外侧呈螺旋形分布。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传送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轴承,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该安装轴承配合设置于传送套筒内,靠近出料端的安装轴承外侧设置有水冷夹套,水冷夹套套设于传送套筒上。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水冷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靠近出料端的安装轴承为空心轴承。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出料端为减缩的圆台型结构。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传动轴延伸出传送套筒的一侧设有打料叶片,打料叶片环绕设置于传动轴的外侧。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打料叶片的长度延伸方向与传动轴轴向之间的角度α为90°-100°。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打料叶片的数量为4-6片。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螺旋叶片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打料叶片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传送套筒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该传动轴的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并由该动力单元驱动转动,动力单元用于给传动轴提供动力,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螺旋叶片旋转推进物料,给物料提供二次动力,增加了物料的传送动力,便于在物料浓度较高时将物料打入回转窑内;采用本进料装置可以避免了直接使用传统的硬管套接进料软管对回转窑进行进料,增加了打料动力,不仅可以避免硬管和进料软管发生堵塞的现象,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进料浓度,从而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2)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传动轴上沿长度方向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在传动轴外侧呈螺旋形分布;螺旋叶片不仅方便对物料进行更好地搅拌推进,使物料更加均匀,且能够避免物料粘结在传送套筒的内壁上。(3)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传送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轴承,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该安装轴承配合设置于传送套筒内,安装轴承用于将传动轴的两端固定于传送套筒的两端,靠近出料端的安装轴承为空心轴承,不会影响出料结果。(4)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靠近出料端的安装轴承外侧设置有水冷夹套,水冷夹套套设于传送套筒上。水冷夹套为空心环体结构,其环体内部流通有冷却水用于对传动轴进行冷却降温,避免传动轴和出料端温度过高,提高了传动轴和出料端的使用寿命。其中水冷夹套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以便实现冷却水的流通,提高水冷夹套的冷却效果。(5)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传动轴延伸出传送套筒的一侧设有打料叶片,打料叶片环绕设置于传动轴的外侧,方便对出料端出口的物料进行进一步打散,使得物料更加均匀,不易结块,使得进入回转窑内的物料更加均匀,品质更好,进而降低生产成本。(6)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打料叶片的长度延伸方向与传动轴轴向之间的角度为90°-100°,即打料叶片呈倾斜设置,更有利于对物料的搅拌和输出。(7)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出料端为减缩的圆台型结构,方便对物料进行更好地导向,且增加出口处的流速,有利于更好地将物料推入回转窑内。(8)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螺旋叶片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其耐腐蚀性、耐高温和抗蠕变性能好,不易发生损坏,提高了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0、动力单元;110、传动轴;121、水冷夹套;200、进料单元;210、进料端;220、出料端;230、螺旋叶片;240、传送套筒;241、安装轴承;250、打料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单元(200),该进料单元(200)包括传送套筒(240),传送套筒(240)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210)和出料端(220),传送套筒(240)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110),该传动轴(110)的一端与动力单元(100)相连并由该动力单元(100)驱动转动,传动轴(110)上沿长度方向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230),螺旋叶片(230)在传动轴(110)外侧呈螺旋形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单元(200),该进料单元(200)包括传送套筒(240),传送套筒(240)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210)和出料端(220),传送套筒(240)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110),该传动轴(110)的一端与动力单元(100)相连并由该动力单元(100)驱动转动,传动轴(110)上沿长度方向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230),螺旋叶片(230)在传动轴(110)外侧呈螺旋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套筒(24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轴承(241),传动轴(110)的两端分别通过该安装轴承(241)配合设置于传送套筒(240)内,靠近出料端(220)的安装轴承(241)外侧设置有水冷夹套(121),水冷夹套(121)套设于传送套筒(24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冷夹套(121)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进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革平高习东王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鑫洋永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