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09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器,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支架、加湿组件、水箱、水泵组件和加湿风机组件。加湿支架具有水槽,加湿组件设在水槽内,加湿组件包括湿膜组件和微孔导水材料层,微孔导水材料层设在湿膜组件的顶部,水箱设在加湿支架上,水泵组件设在加湿支架上,水泵组件适于将水槽或水箱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湿膜组件,加湿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湿膜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湿装置,可以显著地提高湿膜组件的湿润效率且可以使得湿膜组件整体均处在湿润状态下,进而可以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Humid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umidification device and an air conditioner. The humidification device includes a humidification bracket, a humidification component, a water tank, a water pump component and a humidification fan component. The humidification support has a water tank, the humidificat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tank, the humidification component includes a wet film component and a microporous water conducting material layer, the microporous water conducting material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wet film component, the water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humidification support, the water pump component is suitable for conveying the water in the water tank or the water tank to the top of the microporous water conducting material layer to wet the wet film component, and the humidification wind The machine assembly is used to drive the air flow to the wet film assembly. According to the humidifica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 of the wet film module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wet film module can be in the wet state as a whole, thereby the 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humidification amount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加湿装置或者是具有加湿装置的空调器等设备,存在加湿效率低且加湿量小的不足,不能有效满足实际用户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高且加湿量大。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加湿装置的空调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支架,所述加湿支架具有水槽;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在所述水槽内,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组件和微孔导水材料层,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设在所述湿膜组件的顶部;水箱,所述水箱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所述湿膜组件的加湿风机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湿装置,通过设置的水泵组件,使得水泵组件将水槽或水箱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湿膜组件,通过水泵组件将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通过微孔导水材料层的分散及导水作用,可以使得水由上向下均匀地蔓延并渗入至湿膜组件上,可以显著地提高湿膜组件的湿润效率且可以使得湿膜组件整体均处在湿润状态下,进而可以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d,所述d满足:d≥3mm。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孔隙率为n,所述n满足:30%≤n≤80%。可选地,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d,所述d满足:3mm≤d≤9mm,且所述n满足:30%≤n≤5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箱适于向所述水槽供水,所述水槽内的水适于渗入至所述湿膜组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湿风机组件驱动气流沿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湿膜组件,所述水泵组件邻近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加湿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水泵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可选地,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组件位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且所述水泵组件位于所述水箱与所述加湿组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邻近所述加湿组件的一侧形成有避让缺口,所述水泵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缺口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泵组件的出水口处设有开度可调的控制阀。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泵相连;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相连,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上方,所述分水管的底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水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分水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一致,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孔沿所述分水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出水盒,所述出水盒设在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且所述出水盒的顶部敞开,所述分水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出水盒内,所述出水盒的底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出水孔。可选地,所述加湿风机组件驱动气流沿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湿膜组件,在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出水盒中部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所述出水盒两端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可选地,所述出水盒内设有隔板,所述出水盒与所述隔板之间限定出在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排布的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所述隔板与所述出水盒的底壁间隔开以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水槽和所述第二水槽的连通通道,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第一水槽内,所述第一水槽的底壁和所述第二水槽的底壁上均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出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水槽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所述第二水槽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可选地,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支架,所述湿膜组件设在所述湿膜支架内,所述湿膜支架的顶部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和顶部均敞开,所述出水盒和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均设在所述安装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延伸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之间限定出通水口,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支撑在所述翻边部上且与所述通水口相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盖设在所述出水盒的敞开端,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盒和所述盒盖所限定的空间内。可选地,所述出水盒和所述盒盖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卡扣,所述出水盒和所述盒盖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孔。可选地,所述盒盖上形成有用于定位所述分水管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具有与所述分水管配合的定位槽。技术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部件和风机部件,所述换热器部件和所述风机部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部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机壳内并与所述换热器部件换热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为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加湿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内,并经所述加湿组件加湿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加湿装置,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加湿效率和加湿量。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加湿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图3中的加湿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图3中的加湿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侧视图;图7是图3中的加湿装置的又一个角度的侧视图;图8是沿图7中B-B线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7中C-C线的剖视图;图10是图3中的加湿装置的爆炸图;图11是图10中的水泵组件的立体图;图12是图10中的加湿组件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中的加湿组件的爆炸图;图14是图13中的湿膜本体的立体图;图15是图13中的加强结构的立体图;图16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湿支架,所述加湿支架具有水槽;/n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在所述水槽内,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组件和微孔导水材料层,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设在所述湿膜组件的顶部;/n水箱,所述水箱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n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n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所述湿膜组件的加湿风机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湿支架,所述加湿支架具有水槽;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在所述水槽内,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组件和微孔导水材料层,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设在所述湿膜组件的顶部;
水箱,所述水箱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
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
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所述湿膜组件的加湿风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d,所述d满足:d≥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孔隙率为n,所述n满足:30%≤n≤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d,所述d满足:3mm≤d≤9mm,且所述n满足:30%≤n≤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适于向所述水槽供水,所述水槽内的水适于渗入至所述湿膜组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风机组件驱动气流沿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湿膜组件,所述水泵组件邻近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水泵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组件位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且所述水泵组件位于所述水箱与所述加湿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邻近所述加湿组件的一侧形成有避让缺口,所述水泵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缺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的出水口处设有开度可调的控制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包括:
水泵,所述水泵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泵相连;
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相连,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上方,所述分水管的底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水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一致,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孔沿所述分水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湿膜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展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