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05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照明灯具,其包括壳体(100)、第一光源模组(200)、导光板(300)和第二光源模组(400),壳体(100)具有内腔(110)和连通内腔(110)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的安装孔(120),导光板(300)安装在安装孔(120)中,导光板(300)的一侧朝向内腔(110),导光板(300)的另一侧朝向壳体(100)之外,第二光源模组(400)向导光板(300)投射能经过导光板(300)投射到壳体(100)之外的第二光线(B),第一光源模组(200)投射第一光线(A),并配置为第一光线(A)经导光板(300)投射到壳体(100)之外,壳体(100)为非透光壳体。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照明灯具的照明效果较差的问题。

A kind of lighting 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hting lamp,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100), a first light source module (200), a light guide plate (300) and a second light source module (400). The shell (100)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avity (110) and a mounting hole (120) for communicating the outer environment of the inner cavity (110) and the shell (100). The light guide plate (300) is installed in the mounting hole (120), one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300) faces the inner cavity (110), the other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300) faces the inner cavity (110 In addition to the housing (100), the second light source module (400) light guide plate (300) projects a second light (b) which can be projected to the housing (100) through the light guide plate (300), the first light source module (200) projects a first light (a), and is configured to project a first light (a) to the housing (100) through the light guide plate (300), and the housing (100) is a non transparent housing. The above scheme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lighting effect of current lighting fix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灯具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照明灯具的性能持续在优化。目前,照明灯具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照明,很多情况下,照明灯具还需要发挥装饰环境以及调节照明环境的作用。考虑到环境的特殊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环境无法接受到自然光,例如地下办公室,环境较暗的写字楼等。这种环境不利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有的照明灯具只能实现普通的照明功能,无法给人们提供自然光照射的效果,因此目前的照明灯具仍然存在光效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照明灯具,以解决目前的照明灯具的照明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壳体、第一光源模组、导光板和第二光源模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环境的安装孔,所述导光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朝向所述内腔,所述导光板的另一侧朝向所述壳体之外,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向所述导光板投射能经过所述导光板投射到所述壳体之外的第二光线,所述第一光源模组投射第一光线,并配置为所述第一光线经所述导光板投射到所述壳体之外,所述壳体为非透光壳体。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照明灯具中,第一光源模组和第二光源模组分别发射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均能够通过导光板导光后投射到壳体之外,进而能够使得照明灯具能够同时发射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此种情况下,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可以互为背景光线,进而从背景为较亮的环境投射光线,类似于在白天感受到光照,从而能够提高照明灯具的照明效果,从而能够改善照明灯具的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的发光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的光源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内腔、120-安装孔、130-底壁、140-顶壁、150-侧壁、151-片状结构件、160-安装槽、200-第一光源模组、210-基体、220-电路板、230-配光元件、240-发光体、250-扩散器件、300-导光板、310-第一板面、320-第二板面、330-侧面、400-第二光源模组、410-电路板、420-发光体、500-安装支架、A-第一光线、B-第二光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照明灯具,所公开的照明灯具包括壳体100、第一光源模组200、导光板300和第二光源模组400。壳体100为照明灯具的基础构件,壳体100为照明灯具的其它组成部分提供安装基础。壳体100通常可以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由于高分子材料密度较小,进而有利于降低照明灯具的重量。当然,考虑到散热性能,壳体100也可以采用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材。本技术实施例不限制壳体100的具体材质。壳体100具有内腔110和安装孔120,安装孔120连通内腔110和壳体100的外部环境,导光板300起到导光的作用,导光板300安装在安装孔120中。由于安装孔120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连通,因此导光板300安装到安装孔120中之后,导光板300朝向壳体100之外的表面,能够充当照明灯具的一部分外观面。第一光源模组200和第二光源模组400安装在壳体100上,第一光源模组200投射第一光线A,第二光源模组400投射第二光线B。第一光源模组200投射第一光线A,并配置为第一光线A经过导光板300投射到壳体100之外。第二光源模组400向导光板300投射的第二光线B,能够经过导光板300投射到壳体100之外,也就是说,第一光线A和第二光线B经过导光板300的传导后能够投射到壳体100之外。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100为非透光壳体,进而能够避免壳体100之外的环境光线透过壳体100而产生干扰。具体的,壳体100由透光材料制成后,再在壳体100的内侧表面涂刷一层遮光涂料,进而实现壳体100的非透光特性。当然,壳体100也可以直接由非透光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不限制壳体100的非透光特性的实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灯具中,第一光源模组200和第二光源模组400分别发射第一光线A和第二光线B,第一光线A和第二光线B均能够通过导光板300导光后投射到壳体100之外,进而能够使得照明灯具能够同时发射第一光线A和第二光线B,此种情况下,第一光线A和第二光线B可以互为背景光线,进而从背景为较亮的环境投射光线,类似于在白天感受到光照,从而能够提高照明灯具的照明效果,从而能够改善照明灯具的性能。导光板300的结构可以由多种,通常情况下,导光板300包括多个表面,第一光源模组200发射的第一光线A和第二光源模组400发射的第二光线B,可以射入导光板300的同一个表面上,然后从导光板300的另一个表面射出壳体100之外。为了更好地体现第一光线A和第二光线B的光效差异,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光源模组200和第二光源模组400分别将第一光线A和第二光线B投射至导光板300不同的入光面上,而且第一光线A和第二光线B经导光板300的同一出光面射向壳体100之外。需要说明的是,入光面和出光面分别为导光板300不同的表面。请再次参考图1,导光板300可以包括第一板面310、第二板面320和侧面330,第一板面310朝向内腔110,第二板面320朝向壳体100之外,侧面330连接第一板面310与第二板面320。第一光源模组200向第一板面310投射第一光线A,第二光源模组400向侧面330投射第二光线B,也就是说,第一板面310和侧面330分别为导光板300不同的入光面。第一光线A和第二光线B从第二板面320射向壳体100之外,第二板面320为导光板300的出光面。此种情况下,第二光线B从侧面330射入导光板300,然后从导光板300中射出,从而有利于形成较亮的环境,第一光线A从第一板面310射入,然后从第二板面320射出,从而容易形成差异化的光照效果,从而实现更好的光照效果。为了提高投射效果,第二光源模组400设置在侧面330的一侧,从而更容易从侧面330射入导光板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第一光源模组(200)、导光板(300)和第二光源模组(400),所述壳体(100)具有内腔(110)和连通所述内腔(110)与所述壳体(100)的外部环境的安装孔(120),所述导光板(300)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20)中,所述导光板(300)的一侧朝向所述内腔(110),所述导光板(300)的另一侧朝向所述壳体(100)之外,所述第二光源模组(400)向所述导光板(300)投射能经过所述导光板(300)投射到所述壳体(100)之外的第二光线(B),所述第一光源模组(200)投射第一光线(A),并配置为所述第一光线(A)经所述导光板(300)投射到所述壳体(100)之外,所述壳体(100)为非透光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第一光源模组(200)、导光板(300)和第二光源模组(400),所述壳体(100)具有内腔(110)和连通所述内腔(110)与所述壳体(100)的外部环境的安装孔(120),所述导光板(300)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20)中,所述导光板(300)的一侧朝向所述内腔(110),所述导光板(300)的另一侧朝向所述壳体(100)之外,所述第二光源模组(400)向所述导光板(300)投射能经过所述导光板(300)投射到所述壳体(100)之外的第二光线(B),所述第一光源模组(200)投射第一光线(A),并配置为所述第一光线(A)经所述导光板(300)投射到所述壳体(100)之外,所述壳体(100)为非透光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模组(200)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400)分别将所述第一光线(A)和所述第二光线(B)投射至所述导光板(300)不同的入光面上,且所述第一光线(A)和所述第二光线(B)经所述导光板(300)的同一出光面射向所述壳体(100)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300)包括第一板面(310)、第二板面(320)和侧面(330),所述第一板面(310)朝向所述内腔(110);所述第二板面(320)朝向所述壳体(100)之外,所述侧面(330)连接所述第一板面(310)与所述第二板面(320);所述第一光源模组(200)向所述第一板面(310)投射所述第一光线(A),所述第二光源模组(400)向所述侧面(330)投射所述第二光线(B),所述第一光线(A)和所述第二光线(B)从所述第二板面(320)射向所述壳体(100)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模组(400)设置在所述侧面(330)的至少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模组(400)围绕所述侧面(330)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底壁(130)、顶壁(140)和连接在所述底壁(130)与所述顶壁(140)之间的侧壁(150),所述底壁(130)、所述顶壁(140)和所述侧壁(150)围成所述壳体(100)的所述内腔(110),所述安装孔(120)开设在所述底壁(130)上或由所述侧壁(150)与所述底壁(130)对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30)的一端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与所述侧壁(150)围成所述安装孔(120),所述第一光源模组(200)倾斜地设置在所述底壁(130)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壁(14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20)的内壁具有安装槽(160),所述导光板(300)的边缘插接在所述安装槽(160)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50)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平行的两个片状结构件(151),两个所述片状结构件(151)与所述侧壁(150)的内侧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新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