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华松专利>正文

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03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设置在水龙头和主体之间,主要由连接轴、衬套和扣环组成;连接轴固定在主体的连接孔上,连接轴的外壁上形成卡槽和密封槽;衬套紧固塞置在水龙头的连接管内,衬套的内壁对应卡槽的位置形成沟槽;密封圈套置在连接轴的密封槽中;扣环为具有弹性的“C”型环,扣环套置在连接轴的卡槽中;衬套套在连接轴上,借助扣环的弹性使扣环卡在连接轴的卡槽和衬套的沟槽之间,使衬套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令水龙头固定在主体上,密封圈则密封套置在连接轴和衬套之间。此结构使水龙头得以牢固地固定在主体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的
,特别与其支撑管的防拔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常见的水龙头,是通过一根螺杆固定安装在主体的连接孔上,由于只有一个固定点,所以,定位不牢固,水龙头容易出现晃动,以致造成构件的磨损。本专利技术人针对水龙头连接不牢固的这一缺陷,对其进行改进,终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使水龙头得以牢固地固定在主体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设置在水龙头和主体之间,主要由连接轴、衬套和扣环组成;连接轴通过螺纹固定在主体的连接孔上,连接轴的外壁上形成卡槽和密封槽;衬套紧固塞置在水龙头的连接管内,衬套的内壁对应卡槽的位置形成沟槽;密封圈套置在连接轴的密封槽中;扣环为具有弹性的“C”型环,扣环套置在连接轴的卡槽中;衬套套在连接轴上,借助扣环的弹性使扣环卡在连接轴的卡槽和衬套的沟槽之间,使衬套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令水龙头固定在主体上,密封圈则密封套置在连接轴和衬套之间。上述连接轴的上、下两端各形成一个密封槽,两个密封槽中分别套置一个密封圈。上述衬套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衬套的底端顶抵在一个固定套上。上述扣环的顶面外缘具有导角,衬套的底端内壁也具有导角,在水龙头连接安装时,借助两个导角的导引,使衬套的内壁挤压扣环缩小直径,令衬套得以轻松地套在连接轴上。上述扣环的底面外缘具有导角,衬套的沟槽底缘也具有导角,在水龙头拆卸时,借助两个导角的导引,使衬套的内壁挤压扣环缩小直径,令扣环退出衬套的沟槽,使衬套得以从连接轴上拆下。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运用于水龙头的安装中,可预先将连接轴和衬套分别固定在水龙头和主体上,再借助扣环卡在连接轴的卡槽和衬套的沟槽之间,使水龙头固定在主体上。这样,由于本技术在水龙头与主体之间增加了一个用于固定的扣环,即水龙头与主体之间具有环形分布的若干个固定点,与现有技术中的一个螺杆(一个固定点)相比,固定点明显增加,所以,定位更牢固,水龙头安装后不会出现晃动,避免了构件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初始状态图;图1A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2是本技术组装过程图;图3是本技术组装到位状态图;图3A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扣环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扣环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揭示的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设置在水龙头L和主体B之间,主要由连接轴1、衬套2和扣环3组成。连接轴1通过螺纹或紧配合或其它固定件或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在主体B的连接孔B1上。连接轴1的外壁上形成卡槽11和密封槽12,为了具有更佳的密闭性和连接的稳固性,在连接轴1的上、下两端各形成一个密封槽12。衬套2紧固塞置在水龙头L的连接管内,也可以通过螺纹或其它固定件或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在水龙头L的连接管内。衬套2的内壁对应卡槽11的位置形成沟槽21。为了方便组装,在衬套2的底端内壁上具有导角23。为了方便拆卸,在衬套2的沟槽21底缘也具有导角22。密封圈4套置在连接轴1的密封槽12中。扣环3如图4、5所示,为具有弹性的“C”型环。扣环3套置在连接轴1的卡槽11中。为了方便组装和拆卸,在扣环3的顶面外缘和底面外缘分别具有导角31和32。组装时,先将扣环3卡套在连接轴1上,再如图1、1A所示,将衬套2套在连接轴1上,衬套2底端内壁的导角23起导向作用。当衬套2继续套在连接轴1上时,借助衬套2底端内壁的导角23与扣环3顶面外缘的导角31导引,使衬套2的内壁挤压扣环3缩小直径,令衬套2得以轻松地套在连接轴1上。当衬套2插到位时,如图3、3A所示,连接轴1的卡槽11和衬套2的沟槽21对齐,扣环3因自身的弹力而恢复原状弹开,刚好卡在卡槽11和沟槽21之间,将衬套2与连接轴1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令水龙头L固定在主体B上。此时,密封圈4则密封套置在连接轴1和衬套2之间。为了具有更好的定位连接效果,在连接轴1的外壁上套置一个固定套5,在衬套2与连接轴1固定连接后,衬套2的底端顶抵在此固定套5上,避免晃动。当欲拆卸本技术时,借助两个导角22和32的导引,同样使衬套2的内壁挤压扣环3缩小直径,令扣环3退出衬套2的沟槽21,使衬套2得以从连接轴1上拆下,具有可通过调整导角22的θ角大小和扣环3的材料弹性及导角32来控制拆卸和防拔力量。总之,本技术利用扣环3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一个螺杆,使水龙头L与主体B之间具有环形分布的若干个固定点,固定点明显增加,所以,定位更牢固,水龙头L安装后不会出现晃动,避免了构件的磨损,而且,产品外观更加简洁美观。权利要求1.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设置在水龙头和主体之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连接轴、衬套和扣环组成;连接轴固定在主体的连接孔上,连接轴的外壁上形成卡槽和密封槽;衬套固定在水龙头的连接管内,衬套的内壁对应卡槽的位置形成沟槽;密封圈套置在连接轴的密封槽中;扣环为具有弹性的“C”型环,扣环套置在连接轴的卡槽中;衬套套在连接轴上,借助扣环的弹性使扣环卡在连接轴的卡槽和衬套的沟槽之间,使衬套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令水龙头固定在主体上,密封圈则密封套置在连接轴和衬套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轴的上、下两端各形成一个密封槽,两个密封槽中分别套置一个密封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其特征在于衬套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衬套的底端顶抵在一个固定套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扣环的顶面外缘具有导角,衬套的底端内壁也具有导角。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其特征在于扣环的底面外缘具有导角,衬套的沟槽底缘也具有导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设置在水龙头和主体之间,主要由连接轴、衬套和扣环组成;连接轴固定在主体的连接孔上,连接轴的外壁上形成卡槽和密封槽;衬套紧固塞置在水龙头的连接管内,衬套的内壁对应卡槽的位置形成沟槽;密封圈套置在连接轴的密封槽中;扣环为具有弹性的“C”型环,扣环套置在连接轴的卡槽中;衬套套在连接轴上,借助扣环的弹性使扣环卡在连接轴的卡槽和衬套的沟槽之间,使衬套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令水龙头固定在主体上,密封圈则密封套置在连接轴和衬套之间。此结构使水龙头得以牢固地固定在主体上。文档编号F16L21/02GK2895937SQ20062005751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5日专利技术者周华松 申请人:周华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龙头的支撑管防拔结构,设置在水龙头和主体之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连接轴、衬套和扣环组成;连接轴固定在主体的连接孔上,连接轴的外壁上形成卡槽和密封槽;衬套固定在水龙头的连接管内,衬套的内壁对应卡槽的位置形成沟槽;密封圈套置在连接轴的密封槽中;扣环为具有弹性的“C”型环,扣环套置在连接轴的卡槽中;衬套套在连接轴上,借助扣环的弹性使扣环卡在连接轴的卡槽和衬套的沟槽之间,使衬套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令水龙头固定在主体上,密封圈则密封套置在连接轴和衬套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松
申请(专利权)人:周华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