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99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包括水龙头本体、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末端与所述水龙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的端面和第二出水管的末端的端面为倾斜角度一致的斜面;所述第二出水管可在外力作用下绕其轴线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轴线和第二出水管的轴线形成90°‑120°的夹角,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其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同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二出水管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只需要将其转动180度即可,便于操作,且可便于成人和幼儿在公共场所洗手。

A faucet outlet for public plac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aucet outlet for public places, which comprises a faucet body, a first water outlet pipe and a second water outlet pipe. The end of the first water outlet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aucet body,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water outlet pipe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end of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pipe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The end face is an inclined plane with the same inclination angle;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pipe can rotate around its axis from the first position to the second posi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 when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pipe is at its first position, the axis of the first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axis of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pipe form an included angle of 90 \u00b0 - 120 \u00b0. When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pipe is at its second position, the first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pipe The two outlet pipes are coaxial.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pipe of the utility model only needs to be rotated 180 degrees from the first position to the second position,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to wash hands in public pla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龙头口都是固定的长度,喷射出来的水柱范围对成人来说是适宜的,但对幼儿来说,由于身高不够的问题,甚至手都未能触及水龙头,在很多公共场所,常见到家长要抱起小孩子来洗手,极为不便。目前延伸水龙头口的长度以便延伸水流的方法是另外购买一个硅胶材料的洗手辅助器,该洗手辅助器的结构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201410566597.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使用时,将该洗手辅助器加装到原有的水龙头口上,以缩短幼儿与出水口之间的距离,便于幼儿自行洗手,但是该洗手辅助器需要家长随身携带,并在使用时进行安装,在成人和幼儿使用水龙头时进行切换并不方便,且公共场合使用下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以同时满足成人和幼儿在公共场所的洗手需求,且切换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包括水龙头本体,还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末端与所述水龙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的端面和第二出水管的末端的端面为倾斜角度一致的斜面;所述第二出水管可在外力作用下绕其轴线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轴线和第二出水管的轴线形成90°-120°的夹角,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其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同轴,且所述第二出水管从其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角位移为180°;所述第一出水管内同轴设有与所述水龙头本体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二出水管内同轴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本技术的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其第二出水管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第一位置的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形成90°-120°夹角,此时,第二出水管的前端与水龙头本体的距离较近,便于成人使用,而第二位置的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同轴,使得第二出水管的前端距离水龙头本体的距离较远,缩短了幼儿与第二出水管之间的距离,便于幼儿使用;由此可见,本技术的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可以同时满足成人和幼儿在公共场所的洗手需求,且第二出水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仅需要绕其轴线转动180°即可,便于操作。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轴线和第二出水管的轴线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内周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一体成型的转接孔,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一体成型有环柱形的转接轴,该转接轴的内周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连通;所述转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接孔内。优选地,所述转接孔的内周固定连接有一密封环,该密封环的内周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转接轴穿设在该密封环的内周,且与该密封环过盈配合,在所述转接轴的外周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凸起,该凸起与所述凹槽适配。采用这种设计结构,可以提高转接轴与转接孔的连接强度,防止二者松脱,且密封环的设置还可以提高二者连接处的密封性能,防止出现漏水的现象。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开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位于所述转接轴的外周,在该环形槽内嵌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紧密抵接在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密封圈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连接处的密封性能。优选地,所述转接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的端面,所述转接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的端面。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前端一体成型有一环柱形的出水部,该出水部的内周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优选地,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同轴设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的成人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的幼儿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出水管位于第一位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出水管位于第二位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龙头本体;2-第一出水管;3-第二出水管;4-密封环;5-密封圈;21-第一出水通道;22-转接孔;31-第二出水通道;32-转接轴;33-凸起;34-出水部;4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包括水龙头本体1,还包括第一出水管2和第二出水管3,所述第一出水管2的末端与所述水龙头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2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的末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管2的前端的端面和第二出水管3的末端的端面为倾斜角度一致的斜面,其中,第一出水管2的前端的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第一出水管2内同轴设有与水龙头本体1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21,第二出水管3内同轴设有与第一出水通道21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31。第二出水管3可在外力作用下绕其轴线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二出水管3从其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角位移为180°;在第二出水管3位于其第一位置时,第一出水管2的轴线和第二出水管3的轴线形成90°的夹角,即第一出水管2的轴线和第二出水管3的轴线相互垂直,此时,第二出水管3的前端与水龙头本体1的距离较近,便于成人使用(参考图1);在第二出水管3位于其第二位置时,第一出水管2和第二出水管3同轴,此时,第二出水管3的前端距离水龙头本体1的距离较远,缩短了幼儿与第二出水管3之间的距离,便于幼儿使用(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在成人和幼儿使用状态切换时,只需要将第二出水管3绕其自身轴线转动180°即可;此外,在实际中,第二出水管3位于其第一位置时,第一出水管2的轴线和第二出水管3的轴线形成的夹角可以介于90°和120°之间,相应地,上述第一出水管2的前端的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具体地,上述第一出水管2的内周前端设有与第一出水通道21一体成型的转接孔22,转接孔22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出水管2的前端的端面,在该转接孔22的内周胶接或过盈连接有一橡胶材质的密封环4,该密封环4的内周开设有环形的凹槽41;第二出水管3的末端一体成型有环柱形的转接轴32,转接轴32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出水管3的末端的端面,该转接轴32的内周与第二出水通道31连通,在转接轴32的外周设置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包括水龙头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末端与所述水龙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的端面和第二出水管的末端的端面为倾斜角度一致的斜面;/n所述第二出水管可在外力作用下绕其轴线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轴线和第二出水管的轴线形成90°-120°的夹角,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其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同轴,且所述第二出水管从其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角位移为180°;/n所述第一出水管内同轴设有与所述水龙头本体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二出水管内同轴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包括水龙头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末端与所述水龙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的端面和第二出水管的末端的端面为倾斜角度一致的斜面;
所述第二出水管可在外力作用下绕其轴线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轴线和第二出水管的轴线形成90°-120°的夹角,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其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同轴,且所述第二出水管从其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角位移为180°;
所述第一出水管内同轴设有与所述水龙头本体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二出水管内同轴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轴线和第二出水管的轴线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出水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内周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一体成型的转接孔,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一体成型有环柱形的转接轴,该转接轴的内周与所述第二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