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99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包括左端盖、C口端盖、缸体、连接板、右端盖、支撑座和支架,所述缸体的中部开设有气孔,所述缸体的内腔滑动且密封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的一侧依次连接有弹簧、第一衬套、第二衬套、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左端盖、连接板和支架,所述第一衬套的中部开设有泄漏检测口。在活塞杆、支撑环、挡片、支撑座、左挡片、左端盖和右端盖零件不变化的情况下,仅增加气缸内壁直径,扩大活塞的外经,增大气体与活塞接触面,即可增加活塞的推力,使活塞杆有更大的推力,活塞杆左、右端刃口分别与左密封垫、密封垫产生更紧密的配合,完成更高压力的流体控制,可见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被推广。

A three-way coaxial axial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way coaxial axial moving valve, which comprises a left end cover, a C-Port end cover, a cylinder block, a connecting plate, a right end cover, a support seat and a bracke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ylinde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ir holes,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ylinder block is sliding and sealed with a piston, the inner part of the piston is installed with a piston rod, one side of the piston is successively connected with a spring, a first Bush and a second Bus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rst Bush is provided with a leakage detection por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iston rod, support ring, baffle, support seat, left baffle, left end cover and right end cover parts remain unchanged, only increasing the diameter of inner wall of cylinder, expanding the outer diameter of piston, increasing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gas and piston can increase the thrust of piston and make the piston rod have more pushing force, and the left and right edge of piston rod are respectively more closely matched with the left sealing gasket and sealing gaske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具体地说是开关阀,属于阀

技术介绍
同轴式轴动阀是流体控制工程的一种开关阀,应用广泛,采用流体与管路同轴安装,减少阻力,快速通断。随着各行业对流体的高低压、真空、温度、杂质和寿命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球阀和蝶阀无法满足流体要求,容易出现密封性差和介质外漏,影响设备。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有以下几种缺陷,首先,流体对活塞杆左端冲击大,震动严重,导致密封件磨损大,容易泄漏;其次,两通和三通需要独立设计,无法做成通用部件,导致材料浪费;然后,常开和常闭需要独立设计,无法做到单一部件的更换完成多种功能,导致材料浪费;最后,低压和高压需要独立设计,无法做到改变部分部件尺,达到耐更高的压力,导致材料浪费,从而使得产品使用范围十分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用于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包括左端盖、C口端盖、缸体、压盖、支撑座、右端盖、连接板和支架,所述缸体的中部开设有气孔,所述缸体的内腔滑动且密封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的一侧依次连接有弹簧、第一衬套、第二衬套、第二挡片、第一挡片、C口端盖、密封座、左端盖、连接板和支架,所述第一衬套的中部开设有泄漏检测口,所述活塞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衬套、第二衬套、第二挡片、压盖、支撑座和右端盖,所述右端盖内部的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C口端盖内壁槽内卡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与密封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部的刃口与第一密封垫之间相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部的刃口与支撑座上的第二密封垫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外壁设有支撑环支撑。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的外壁装有活塞密封圈与磁环,所述活塞密封圈为密封式结构并在缸体的内腔滑动,所述活塞密封圈为活塞封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衬套的外壁与缸体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衬套的内壁与活塞杆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盖与第二密封垫的内孔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压盖与第二密封垫的内孔之间通过螺栓紧固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的形状为三爪结构,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刃口与支撑座上的第二密封垫采用线密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衬套的外表壁与右端盖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衬套的内壁与活塞杆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圈的形状为O型圈、U型圈、泛塞圈和格莱圈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座与第二衬套的上面均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密封座外壁与C口端盖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密封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刃口与第一密封垫之间采用线密封,所述第一密封垫为中通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衬套的外壁与C口端盖通过第三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衬套的外壁与C口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二挡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端盖与右端盖的外表面装有支架,所述左端盖与右端盖和C口端盖、第一衬套、缸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的外侧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与活塞外壁的磁环之间信号传输连接,所述缸体的两侧面四周通过螺柱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螺柱之间的间隙处添加有垫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的通气口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背面连接有消音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C口端盖、密封座、第一密封垫、第一挡片和第三密封圈共同构成的C口端盖组合件,所述C口端盖、密封座、第一密封垫、第一挡片和第三密封圈共同构成的C口端盖组合件与两通常闭活塞或两通常开活塞之间为可相互转换结构。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包括左端盖、C口端盖、密封座、第一密封垫和第一挡片、活塞杆、活塞、缸体、第一衬套、连接板、右端盖、活塞密封圈、弹簧、磁环、电磁阀和螺柱,双刃口结构的所述活塞杆、活塞、活塞密封圈、弹簧和磁环组合一体,再旋转180度,完成全新结构,替换原有的所述活塞杆、活塞、活塞密封圈、弹簧和磁环,再将所述电磁阀旋转180度安装,所得全新结构为三通常开同轴式轴动阀,所述C口端盖、密封座、第一密封垫和第一挡片减去,所述活塞的外型更变,即更换为两通常闭状态,完成全新结构,再将所述左端盖、缸体、第一衬套、连接板和右端盖通过螺柱相连接,所得全新结构为两通常闭同轴式轴动阀,所述C口端盖、密封座、第一密封垫和第一挡片减去,所述活塞外型更变,即更换为两通常开状态,整体旋转180度,再将所述电磁阀旋转180度安装,完成全新结构,再将所述左端盖、缸体、第一衬套、连接板和右端盖通过螺柱相连接,所得全新结构为两通常开同轴式轴动阀。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包括活塞、缸体、第一衬套和连接板,仅扩大所述活塞、缸体、第一衬套和连接板的尺寸,所得全新结构为高压同轴式轴动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中C口端盖的出现,缩短了活塞杆的左端长度,使活塞杆缩入挡片内,极大的降低了流体对活塞杆的冲击力,降低活塞杆的震动,降低泄漏的危险,增加了轴动阀的寿命。2)、本技术通过C口端盖的组合,能够显著减少零件加工,保证单一零件的多工位使用,降低原材料的浪费。活塞杆双刃口设计,配合C口端盖的左密封垫成为三通阀,去掉C口端盖组合转换两通阀。3)、本技术通过活塞杆的双刃口设计,以及不同安装方向,配合不同的活塞,完成阀的常开与常闭的转换。活塞杆正向安装,加上常闭活塞,即完成常闭阀的功能;活塞杆反向安装,同时电磁阀反向安装,加上常开活塞,即完成常开阀的功能。4)、本技术可更变部分零件的尺寸,达到耐高压的能力。在活塞杆、支撑环、挡片、支撑座、左挡片、左端盖和右端盖零件不变化的情况下,仅增加气缸内壁直径,扩大活塞的外经,增大气体与活塞接触面,即可增加活塞的推力,使活塞杆有更大的推力,活塞杆左、右端刃口分别与左密封垫、密封垫产生更紧密的配合,完成更高压力的流体控制,可见该技术,功能实用,适合被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C口端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三通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两通闭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两通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三通常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两通常闭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两通常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三通高压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端盖;2、C口端盖;3、密封座;4、第一密封垫;5、第一挡片;6、活塞杆;7、活塞;8、缸体;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包括左端盖(1)、C口端盖(2)、缸体(8)、压盖(14)、支撑座(16)、右端盖(13)、连接板(12)和支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8)的中部开设有气孔,所述缸体(8)的内腔滑动且密封连接有活塞(7),所述活塞(7)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7)的一侧依次连接有弹簧(23)、第一衬套(9)、第二衬套(10)、第二挡片(11)、第一挡片(5)、C口端盖(2)、密封座(3)、左端盖(1)、连接板(12)和支架(17),所述第一衬套(9)的中部开设有泄漏检测口,所述活塞(7)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衬套(9)、第二衬套(10)、第二挡片(11)、压盖(14)、支撑座(16)和右端盖(13),所述右端盖(13)内部的支撑座(16)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垫(15),所述C口端盖(2)内壁槽内卡有第一挡片(5),所述第一挡片(5)与密封座(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4),所述活塞杆(6)的一端部的刃口与第一密封垫(4)之间相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6)的另一端部的刃口与支撑座(16)上的第二密封垫(15)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6)外壁设有支撑环(24)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包括左端盖(1)、C口端盖(2)、缸体(8)、压盖(14)、支撑座(16)、右端盖(13)、连接板(12)和支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8)的中部开设有气孔,所述缸体(8)的内腔滑动且密封连接有活塞(7),所述活塞(7)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7)的一侧依次连接有弹簧(23)、第一衬套(9)、第二衬套(10)、第二挡片(11)、第一挡片(5)、C口端盖(2)、密封座(3)、左端盖(1)、连接板(12)和支架(17),所述第一衬套(9)的中部开设有泄漏检测口,所述活塞(7)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衬套(9)、第二衬套(10)、第二挡片(11)、压盖(14)、支撑座(16)和右端盖(13),所述右端盖(13)内部的支撑座(16)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垫(15),所述C口端盖(2)内壁槽内卡有第一挡片(5),所述第一挡片(5)与密封座(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4),所述活塞杆(6)的一端部的刃口与第一密封垫(4)之间相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6)的另一端部的刃口与支撑座(16)上的第二密封垫(15)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6)外壁设有支撑环(24)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7)的外壁装有活塞密封圈(22)与磁环(26),所述活塞密封圈(22)为密封式结构并在缸体(8)的内腔滑动,所述活塞密封圈(22)为活塞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9)的外壁与缸体(8)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21)密封,所述第一衬套(9)的内壁与活塞杆(6)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20)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14)与第二密封垫(15)的内孔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压盖(14)与第二密封垫(15)的内孔之间通过螺栓(18)紧固在支撑座(16)上,所述支撑座(16)的形状为三爪结构,所述活塞杆(6)的另一端刃口与支撑座(16)上的第二密封垫(15)采用线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同轴式轴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套(10)的外表壁与右端盖(13)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跃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