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95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包括螺纹杆和定板,所述螺纹杆的右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定板,所述定板的顶端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定板贯穿孔,所述定板贯穿孔贯穿定板的顶端外表面直至到定板的底端位置处,所述螺纹杆的环形外表面在位于左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弯杆,所述弯杆的一端在靠近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套接在螺纹杆的环形外表面,所述弯杆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螺纹杆进行转动,所述插槽的左侧在位于螺纹杆的环形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螺纹杆,弹簧受到横向挤压,此时,即可根据所需来使转板通过弯杆的活动连接来相对于定板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角度转动的目的,更加的省力,同样也更加便捷。

A kind of pull type shaft with pull 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ll type rotating shaft with a pull ring, which comprises a threaded rod and a fixed plate.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threaded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plate through welding,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xed plate is penetrated with the fixed plate through perforation, the fixed plate through hole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xed plate until it reaches the bottom position of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circular outer surface of the threaded rod is located at the left front A bending rod is arranged at the side position, one end of the bend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lot near the fixed plate, the slot is sleeved on the annular outer surface of the threaded rod, the bending rod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threaded ro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orce, the left side of the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on the annular outer surface of the threaded rod, the spring is sleeved with the threaded rod, and the spring is squeezed laterally, at this time , the rotating plate can be rotated relative to the fixed plate through the movable connection of the bending bar according to the need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ngular rotation, which is more labor-saving and also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
本技术属于转轴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
技术介绍
转轴,顾名思义即是连接产品零部主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现有的拉力型转轴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拉力型转轴在实现相对转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弹簧来实现转动后的相对固定,而通常情况下弹簧的弹性系数较大,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弹簧施加横向的作用力,即在发生转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横向作用力来进行转动,而选择此种方式进行转动时,较为费力,不利于使用者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拉力型转轴在实现相对转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弹簧来实现转动后的相对固定,而通常情况下弹簧的弹性系数较大,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弹簧施加横向的作用力,即在发生转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横向作用力来进行转动,而选择此种方式进行转动时,较为费力,不利于使用者进行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包括螺纹杆和定板,所述螺纹杆的右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定板,所述定板的顶端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定板贯穿孔,所述定板贯穿孔贯穿定板的顶端外表面直至到定板的底端位置处,所述螺纹杆的环形外表面在位于左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弯杆,所述弯杆的一端在靠近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套接在螺纹杆的环形外表面,所述弯杆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螺纹杆进行转动,所述插槽的左侧在位于螺纹杆的环形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螺纹杆,所述弹簧的左侧在位于螺纹杆的环形外表面处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套接插槽,且螺母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螺纹杆进行选择移动,所述弯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转板,所述转板的顶端外表面贯穿连接有转板贯穿孔,所述转板的左端端面在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拉环装置,所述拉环装置通过焊接活动连接在转板的左侧。优选的,所述拉环装置包括拉环、限位板、转槽、连接杆和环体,所述转板的左侧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的顶端端面在位于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右侧在位于环体的前后两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转板的左端端面,所述限位板的前后两端贯穿连接有转槽,所述转槽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环体的前后两端位置处,所述拉环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限位板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共设置有两组,所述限位板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均横向贯穿有转槽。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位于转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可在力的作用下在位于转槽的内部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转板贯穿孔和定板贯穿孔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转板贯穿孔和定板贯穿孔的大小和内孔径均一致。优选的,所述螺母可在力的作用下在位于螺纹杆的环形外表面进行旋转,所述螺母顺时针旋转时螺母向右进行移动,所述螺母逆时针旋转时螺母向左进行移动。优选的,所述弯杆的弯曲处角度为九十度。优选的,所述螺母在位于螺纹杆的外表面进行旋转时可调节弹簧的张紧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拉环装置在设置中囊括了拉环、限位板、转槽、连接杆和环体这五个部件,其中使用了环体,环体在设置的过程通过作用力在环体中部位置处的拉环,来促使环体相对于限位板进行转动,转动的过程环体前后两端焊接的连接杆套接在转槽的内部,这样即可在使用时,在转板的左侧施加任意方向的作用力来促使转板与之一同进行移动,移动后,弹簧受到横向挤压,此时,即可根据所需来使转板通过弯杆的活动连接来相对于定板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角度转动的目的,更加的省力,同样也更加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拉力型转轴中定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拉力型转轴中拉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拉力型转轴中转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板贯穿孔;2、定板;3、弯杆;4、转板;5、转板贯穿孔;6、拉环装置;7、螺纹杆;8、螺母;9、弹簧;10、插槽;61、拉环;62、限位板;63、转槽;64、连接杆;65、环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包括螺纹杆7和定板2,螺纹杆7的右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定板2,定板2的顶端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定板贯穿孔1,定板贯穿孔1贯穿定板2的顶端外表面直至到定板2的底端位置处,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在位于左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弯杆3,弯杆3的一端在靠近定板2的一侧设置有插槽10,插槽10套接在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弯杆3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螺纹杆7进行转动,插槽10的左侧在位于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设置有弹簧9,弹簧9套接螺纹杆7,弹簧9的左侧在位于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处设置有螺母8,螺母8套接插槽10,且螺母8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螺纹杆7进行选择移动,弯杆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转板4,转板4的顶端外表面贯穿连接有转板贯穿孔5,转板4的左端端面在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拉环装置6,拉环装置6通过焊接活动连接在转板4的左侧。进一步,拉环装置6包括拉环61、限位板62、转槽63、连接杆64和环体65,转板4的左侧设置有环体65,环体65的顶端端面在位于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拉环61,拉环61的右侧在位于环体65的前后两端设置有限位板62,限位板62的右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转板4的左端端面,限位板62的前后两端贯穿连接有转槽63,转槽63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64,连接杆64的内侧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环体65的前后两端位置处,拉环61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限位板62进行转动,其中使用了环体65,环体65在设置的过程通过作用力在环体65中部位置处的拉环61,来促使环体65相对于限位板62进行转动,转动的过程环体65前后两端焊接的连接杆64套接在转槽63的内部,这样即可在使用时,在转板4的左侧施加任意方向的作用力来促使转板4与之一同进行移动,移动后,弹簧9受到横向挤压,此时,即可根据所需来使转板4相对于定板2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角度转动的目的,更加的省力,同样也更加便捷。进一步,限位板62共设置有两组,限位板62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限位板62的内部均横向贯穿有转槽63,这样便于在使用时在转槽63的内部穿插连接杆64.进一步,连接杆64位于转槽63的内部,连接杆64可在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包括螺纹杆(7)和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的右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定板(2),所述定板(2)的顶端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定板贯穿孔(1),所述定板贯穿孔(1)贯穿定板(2)的顶端外表面直至到定板(2)的底端位置处,所述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在位于左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弯杆(3),所述弯杆(3)的一端在靠近定板(2)的一侧设置有插槽(10),所述插槽(10)套接在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所述弯杆(3)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螺纹杆(7)进行转动,所述插槽(10)的左侧在位于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套接螺纹杆(7),所述弹簧(9)的左侧在位于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处设置有螺母(8),所述螺母(8)套接插槽(10),且螺母(8)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螺纹杆(7)进行选择移动,所述弯杆(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转板(4),所述转板(4)的顶端外表面贯穿连接有转板贯穿孔(5),所述转板(4)的左端端面在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拉环装置(6),所述拉环装置(6)通过焊接活动连接在转板(4)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包括螺纹杆(7)和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的右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定板(2),所述定板(2)的顶端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定板贯穿孔(1),所述定板贯穿孔(1)贯穿定板(2)的顶端外表面直至到定板(2)的底端位置处,所述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在位于左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弯杆(3),所述弯杆(3)的一端在靠近定板(2)的一侧设置有插槽(10),所述插槽(10)套接在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所述弯杆(3)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螺纹杆(7)进行转动,所述插槽(10)的左侧在位于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套接螺纹杆(7),所述弹簧(9)的左侧在位于螺纹杆(7)的环形外表面处设置有螺母(8),所述螺母(8)套接插槽(10),且螺母(8)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螺纹杆(7)进行选择移动,所述弯杆(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转板(4),所述转板(4)的顶端外表面贯穿连接有转板贯穿孔(5),所述转板(4)的左端端面在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拉环装置(6),所述拉环装置(6)通过焊接活动连接在转板(4)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拉环的拉力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装置(6)包括拉环(61)、限位板(62)、转槽(63)、连接杆(64)和环体(65),所述转板(4)的左侧设置有环体(65),所述环体(65)的顶端端面在位于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拉环(61),所述拉环(61)的右侧在位于环体(65)的前后两端设置有限位板(62),所述限位板(62)的右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转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功武张乾慧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博世精密仪表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