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78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基,该桩基包括:底座、本体、缓冲机构和加固机构;其中,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向底部凹陷的凹设部;本体的顶部置于底座的外部,本体的底部置于凹设部内,并且,本体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以灌注混凝土进而使得本体的底部与底座相连接;缓冲机构设置于凹设部与本体的底部之间;加固机构设置于本体,用于对本体进行加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有效地对本体与凹设部进行缓冲,起到减震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加强本体的强度,更好地抵抗地震波,有效地提高了桩基整体的稳定性,增强了抗震能力和耐久性能,提高了抗震效果,即使是复杂多震的地质条件也能够抵抗地震波能量的冲击,则对于任何地址条件均能够适用,延长了使用寿命。

pile found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ile foundatio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body, a buffer mechanism and a reinforc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top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part which is concave to the bottom; the top of th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base, and the bottom of th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concave part, and the interior of the body is hollow and the two ends are opened to pour concrete so that the bottom of th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buffer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cave part and the bottom of the body; the reinforc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for reinforcing th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buffer the body and the concave part, play the role of shock absorp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of the body, better resist the seismic wav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pile foundation, enhance the anti-seismic ability and durability, and improve the anti-seismic effect. Even the complex multi earthquake geological conditions can resist the seismic wave energy Impact, can be applied to any address conditions, extending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基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桩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日益发展,对桩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建筑地基基础的底面面积较大,以此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这样一来增加了地基基础的重量,使得沉降量大,进而抗震能力较差,尤其是软体层,地基基础的底面直接承受地壳断裂或移位导致的地震波能量的冲击,则底面积越大,地基基础所直接承受冲击的力度及断裂、位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地基基础的抗震性能就差,尤其是地震多发地带,抗震性能就更差。基于上述影响,地基基础需要具有较高的抗震要求。一般而言,建筑施工单位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加固桩基的稳定性,但抗震效果差,尤其是复杂多震的地质条件,抗震性能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桩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桩基的抗震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桩基,该桩基包括:底座、本体、缓冲机构和加固机构;其中,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向底部凹陷的凹设部;本体的顶部置于底座的外部,本体的底部置于凹设部内,并且,本体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以灌注混凝土进而使得本体的底部与底座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本体(2)、缓冲机构(3)和加固机构(4);其中,/n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向底部凹陷的凹设部(11);/n所述本体(2)的顶部置于所述底座(1)的外部,所述本体(2)的底部置于所述凹设部(11)内,并且,所述本体(2)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以灌注混凝土进而使得所述本体(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n所述缓冲机构(3)设置于所述凹设部(11)与所述本体(2)的底部之间;/n所述加固机构(4)设置于所述本体(2),用于对所述本体(2)进行加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本体(2)、缓冲机构(3)和加固机构(4);其中,
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向底部凹陷的凹设部(11);
所述本体(2)的顶部置于所述底座(1)的外部,所述本体(2)的底部置于所述凹设部(11)内,并且,所述本体(2)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以灌注混凝土进而使得所述本体(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
所述缓冲机构(3)设置于所述凹设部(11)与所述本体(2)的底部之间;
所述加固机构(4)设置于所述本体(2),用于对所述本体(2)进行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凸设件(31)和圆环状的缓冲垫(32);其中,
所述缓冲垫(32)设置于所述本体(2)的底部;
所述凸设件(3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凹设部(11)的底壁,所述凸设件(31)的第二端呈弧形且插设于所述缓冲垫(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32)为橡胶垫或弹性树脂垫。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强贺希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