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祥英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977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检测腔、钻孔辅助腔和复位弹簧,所述箱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焊接有支架,所述箱体下方的地面上通过钻机钻有钻孔,所述钻孔正上方的箱体底端焊接有抵挡腔,且抵挡腔内壁的两侧皆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内侧的底端皆通过强力胶粘贴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上方的转板端部皆焊接有翘板。该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采用新型的双腔交错结构,使得钻孔后,不需要再多次进行矫正定位使探头处于钻孔的正上方,省时省力,减少了检测前的准备时间,从而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并且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难度。

A testing device for bearing capacity of bridge tunnel found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idge tunnel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de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detection chamber, a drilling auxiliary chamber and a return spring. Four corners of the box body bottom end are welded with brackets, the ground under the box body is drilled with drills, the box body bottom end directly above the drill hole is welded with a resistance chamber, and both sides of the resistance chamber inner wall are through the first hinge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hinged with a rotating plate,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rotating plate is pasted with a rubber pad through a strong adhesive, and the end of the rotating plate above the rubber pad is welded with a warping plate. The bridge tunnel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testing device adopts a new type of double cavity staggered structure, so that after drilling, it does not need to carry out correction and positioning many times, so that the probe is directly above the drilling hole, saving time and labor, reducing the preparation time before testing, so as to shorten the testing time, improve the test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work difficulty of the testing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隧道检测
,具体为一种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桥梁隧道检测中尤为重要的是地基承载力检测,主要检测地基浅层土的均匀性以及填土的质量,传统的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一般通过平板荷载实验检测,但该种方法局限性较大,比较新型的是动力触探检测,该种检测方法首先通过钻机在检测地面钻取一个纵深为30cm的空洞,然后将检测装置移动到该钻孔上方,并通过检测人员不停的移动整个装置进行多次矫正定位最终使探头处于钻孔的正上方,该方法费时费力,延长了检测时间,降低了检测效率,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亟需一种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检测装置不能直接定位使得探头处于钻孔的正上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检测腔、钻孔辅助腔和复位弹簧,所述箱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焊接有支架,所述箱体下方的地面上通过钻机钻有钻孔,所述钻孔正上方的箱体底端焊接有抵挡腔,且抵挡腔内壁的两侧皆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内侧的底端皆通过强力胶粘贴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上方的转板端部皆焊接有翘板,所述转板的顶端与箱体的底端皆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翘板上方的箱体底端皆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撬动支杆,且撬动支杆内侧的底端皆焊接有挂环抵槽,所述箱体内部左侧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延伸至箱体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箱体内壁上,所述箱体内部的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箱体内部左侧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延伸至箱体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从动轮,且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右方的箱体内部一端设置有检测腔,且检测腔左侧的箱体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左滑轨,所述检测腔的左端对称焊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底端皆对称设置有与第一左滑轨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轮,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端皆对称焊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皮带的底端皆固定有与第一限位块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块,所述检测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延伸至箱体内部并贯穿检测腔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检测腔内壁连接,所述检测腔内部的第三转轴上对称设置有限位轴,且限位轴内侧的第三转轴上缠绕有挂绳,所述挂绳延伸至箱体底端外部的一端通过挂环连接有探头,所述检测腔右侧的箱体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右滑轨,所述检测腔的右侧固定有与第一右滑轨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检测腔上方的箱体内部另一端设置有钻孔辅助腔,且钻孔辅助腔左侧的箱体内壁上焊接有第二左滑轨,所述钻孔辅助腔的左侧对称焊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底端皆对称设置有与第二左滑轨相互配合的第二滑轮,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端皆对称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皮带的顶端固定有与第二限位块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块,所述钻孔辅助腔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钻孔辅助通孔,所述钻孔辅助腔右侧的箱体内壁上焊接有第二右滑轨,所述钻孔辅助腔的右侧固定有与第二右滑轨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端皆焊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底端截面皆呈梯形,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呈空心状。优选的,所述钻孔的纵深为30cm,所述箱体的底端距地面的高度为51cm。优选的,所述抵挡腔和箱体的底端皆开设有与挂绳相互配合的开槽。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延伸至箱体左侧外部的一端皆设置有卡环,且卡环上皆插设有插杆,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插杆相互配合的插槽。优选的,所述检测腔的长度等于钻孔辅助腔的长度,所述检测腔的宽度等于钻孔辅助腔的宽度,所述钻孔辅助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探头的中心轴线分别与钻孔辅助腔的中心轴线、检测腔的中心轴线重合。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设置有四根,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焊接在箱体的底端,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焊接在转板的顶端。优选的,所述翘板的长度等于撬动支杆外侧端部的长度,所述挂环抵槽上开设有与挂环相互配合的凹槽,且凹槽内部皆通过强力胶粘贴有软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采用新型的双腔交错结构,使得钻孔后,不需要再多次进行矫正定位使探头处于钻孔的正上方,省时省力,减少了检测前的准备时间,从而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并且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通过设置抵挡结构,不再需要缓慢的转动第三转轴,避免探头晃动,影响下一步检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1)第一转轴、主动轮、第二转轴、从动轮、皮带、检测腔、第一左滑轨、第一固定块、第一滑轮、第一限位块、第一连接块、第一右滑轨、第一滑块、钻孔辅助腔、第二左滑轨、第二固定块、第二滑轮、第二限位块、第二连接块、第二右滑轨以及第二滑块组成定位结构,采用新型的双腔交错结构,解决了传统的此类装置需要检测人员不停的移动整个装置进行矫正定位使探头处于钻孔的正上方的问题,省时省力,减少了检测前的准备时间,从而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并且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难度;(2)抵挡腔、挂环、第一铰接轴、转板、橡胶垫、复位弹簧、翘板、第二铰接轴、撬动支杆以及挂环抵槽组合成抵挡结构,解决了检测人员需要缓慢转动第三转轴而使探头缓慢上升,避免其晃动影响装置接下来检测的问题,缩短了向上收探头的时间,并且在收探头的最后,保证了探头的稳定,不会晃动,从而方便快速进行下一次检测的进行,缩短了整个检测所需的时间,并且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压力,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局部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左侧视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左侧视剖面状态示意图。图中:1、箱体;2、支架;3、钻孔;4、抵挡腔;5、探头;6、第一转轴;7、主动轮;8、第二转轴;9、从动轮;10、皮带;11、检测腔;12、第一左滑轨;13、第一固定块;14、第一滑轮;15、第一限位块;16、第一连接块;17、第三转轴;18、限位轴;19、挂绳;20、第一右滑轨;21、第一滑块;22、钻孔辅助腔;23、第二左滑轨;24、第二固定块;25、第二滑轮;26、第二限位块;27、第二连接块;28、钻孔辅助通孔;29、第二右滑轨;30、第二滑块;31、挂环;32、第一铰接轴;33、转板;34、橡胶垫;35、复位弹簧;36、翘板;37、第二铰接轴;38、撬动支杆;39、挂环抵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检测腔(11)、钻孔辅助腔(22)和复位弹簧(3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焊接有支架(2),所述箱体(1)下方的地面上通过钻机钻有钻孔(3),所述钻孔(3)正上方的箱体(1)底端焊接有抵挡腔(4),且抵挡腔(4)内壁的两侧皆通过第一铰接轴(32)铰接有转板(33),所述转板(33)内侧的底端皆通过强力胶粘贴有橡胶垫(34),且橡胶垫(34)上方的转板(33)端部皆焊接有翘板(36),所述转板(33)的顶端与箱体(1)的底端皆通过复位弹簧(35)连接,所述翘板(36)上方的箱体(1)底端皆通过第二铰接轴(37)铰接有撬动支杆(38),且撬动支杆(38)内侧的底端皆焊接有挂环抵槽(39),所述箱体(1)内部左侧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转轴(6),且第一转轴(6)延伸至箱体(1)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所述箱体(1)内部的第一转轴(6)上设置有主动轮(7),所述箱体(1)内部左侧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转轴(8),且第二转轴(8)延伸至箱体(1)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上设置有从动轮(9),且从动轮(9)与主动轮(7)之间通过皮带(10)连接,所述皮带(10)右方的箱体(1)内部一端设置有检测腔(11),且检测腔(11)左侧的箱体(1)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左滑轨(12),所述检测腔(11)的左端对称焊接有第一固定块(13),且第一固定块(13)的底端皆对称设置有与第一左滑轨(12)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轮(14),所述第一固定块(13)的顶端皆对称焊接有第一限位块(15),所述皮带(10)的底端皆固定有与第一限位块(15)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块(16),所述检测腔(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转轴(17),且第三转轴(17)延伸至箱体(1)内部并贯穿检测腔(1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检测腔(11)内壁连接,所述检测腔(11)内部的第三转轴(17)上对称设置有限位轴(18),且限位轴(18)内侧的第三转轴(17)上缠绕有挂绳(19),所述挂绳(19)延伸至箱体(1)底端外部的一端通过挂环(31)连接有探头(5),所述检测腔(11)右侧的箱体(1)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右滑轨(20),所述检测腔(11)的右侧固定有与第一右滑轨(20)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21),所述检测腔(11)上方的箱体(1)内部另一端设置有钻孔辅助腔(22),且钻孔辅助腔(22)左侧的箱体(1)内壁上焊接有第二左滑轨(23),所述钻孔辅助腔(22)的左侧对称焊接有第二固定块(24),且第二固定块(24)的底端皆对称设置有与第二左滑轨(23)相互配合的第二滑轮(25),所述第二固定块(24)的顶端皆对称固定有第二限位块(26),所述皮带(10)的顶端固定有与第二限位块(26)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块(27),所述钻孔辅助腔(2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钻孔辅助通孔(28),所述钻孔辅助腔(22)右侧的箱体(1)内壁上焊接有第二右滑轨(29),所述钻孔辅助腔(22)的右侧固定有与第二右滑轨(29)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检测腔(11)、钻孔辅助腔(22)和复位弹簧(3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焊接有支架(2),所述箱体(1)下方的地面上通过钻机钻有钻孔(3),所述钻孔(3)正上方的箱体(1)底端焊接有抵挡腔(4),且抵挡腔(4)内壁的两侧皆通过第一铰接轴(32)铰接有转板(33),所述转板(33)内侧的底端皆通过强力胶粘贴有橡胶垫(34),且橡胶垫(34)上方的转板(33)端部皆焊接有翘板(36),所述转板(33)的顶端与箱体(1)的底端皆通过复位弹簧(35)连接,所述翘板(36)上方的箱体(1)底端皆通过第二铰接轴(37)铰接有撬动支杆(38),且撬动支杆(38)内侧的底端皆焊接有挂环抵槽(39),所述箱体(1)内部左侧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转轴(6),且第一转轴(6)延伸至箱体(1)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所述箱体(1)内部的第一转轴(6)上设置有主动轮(7),所述箱体(1)内部左侧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转轴(8),且第二转轴(8)延伸至箱体(1)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上设置有从动轮(9),且从动轮(9)与主动轮(7)之间通过皮带(10)连接,所述皮带(10)右方的箱体(1)内部一端设置有检测腔(11),且检测腔(11)左侧的箱体(1)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左滑轨(12),所述检测腔(11)的左端对称焊接有第一固定块(13),且第一固定块(13)的底端皆对称设置有与第一左滑轨(12)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轮(14),所述第一固定块(13)的顶端皆对称焊接有第一限位块(15),所述皮带(10)的底端皆固定有与第一限位块(15)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块(16),所述检测腔(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转轴(17),且第三转轴(17)延伸至箱体(1)内部并贯穿检测腔(1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检测腔(11)内壁连接,所述检测腔(11)内部的第三转轴(17)上对称设置有限位轴(18),且限位轴(18)内侧的第三转轴(17)上缠绕有挂绳(19),所述挂绳(19)延伸至箱体(1)底端外部的一端通过挂环(31)连接有探头(5),所述检测腔(11)右侧的箱体(1)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右滑轨(20),所述检测腔(11)的右侧固定有与第一右滑轨(20)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21),所述检测腔(11)上方的箱体(1)内部另一端设置有钻孔辅助腔(22),且钻孔辅助腔(22)左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英夏雨
申请(专利权)人:孔祥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