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67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复合滤芯包括前置滤芯、RO膜滤芯、后置滤芯、转接套、内芯上壳、上盖、下盖。其中,前置滤芯、RO膜滤芯、后置滤芯均为管状结构,后置滤芯紧挨并套在RO膜滤芯的外周且后置滤芯的底端设置有下盖。转接套呈环状的阶梯形结构,转接套阶梯台阶的下表面抵靠在RO膜滤芯的上边缘,后置滤芯的下端抵靠在转接套阶梯台阶的上表面。转接套的下端与前置滤芯的上端的里侧紧密接触,内芯上壳的下端与前置滤芯的上端的外侧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减小了滤芯中水路长度和连接密封位置数量,减少漏水风险,及减少滤芯水路的滤芯所占的空间,整机将可以做的更加精致小巧。

A compound filter element of water purifi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osite filter element of a water purifier, which comprises a pre filter element, a RO membrane filter element, a post filter element, an adapter sleeve, an inner core upper shell, an upper cover and a lower cover. Among them, the pre filter element, RO membrane filter element and post filter element are all tubular structures, and the post filter element is next to and sleev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RO membrane filter elemen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post filter element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cover. The adapter sleeve has a ring-shaped stepped structur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tep of the adapter sleeve is against the upper edge of the RO membrane filter elemen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post filter element is agains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tep of the adapter sleeve. The lower end of the adapter sleeve is in close contact with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pre filter elemen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shell of the inner core is in close contact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pre filter element.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reduces the length of the water path and the number of connecting sealing positions in the filter element, reduces the risk of water leakage, and reduces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filter element of the water path of the filter element. The whole machine will be more exquisite and co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
技术介绍
随着水质的逐渐恶化,净水机已慢慢走进广大用户的家里,净水机在用户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净水机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滤芯是净水机中的核心部件,对水质的净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滤芯中所使用的过滤材料显得尤为重要。RO净水原理也称RO逆渗透原理,RO逆渗透是一种通过目前国际流行的反渗透等办法,对原水进行过滤处理后不添加任何化合物而生产出可供人类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机器,所以现在RO净水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买,但是现在RO净水器的体积都偏大,对于城市居住的人们来说占用了较大的空间。目前,现有的RO机基本都是两级、3级或更多级的滤芯,多级滤芯的连接密封位置的数量多,水路复杂,容易出现漏水风险,且多级滤芯占据整机空间大,导致整机体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净水机的滤芯的级数多、体积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复合滤芯包括前置滤芯、RO膜滤芯、后置滤芯、转接套、内芯上壳、上盖、下盖。其中,所述前置滤芯、所述RO膜滤芯、所述后置滤芯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后置滤芯紧挨并套在所述RO膜滤芯的外周且所述后置滤芯的底端设置有下盖。所述转接套呈环状的阶梯形结构,所述转接套阶梯台阶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RO膜滤芯的上边缘,所述后置滤芯的下端抵靠在所述转接套阶梯台阶的上表面。所述转接套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的上端的里侧紧密接触,所述内芯上壳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的上端的外侧紧密接触,所述后置滤芯的上端设置有中间开口的上盖且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内芯上壳的内部,所述转接套的上端与所述上盖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转接套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和所述内芯上壳接触的地方设置有密封胶水。优选的,所述RO膜滤芯的内腔形成中心集水通道,所述中心集水通道与净水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净水出水通道为所述内芯上壳和所述后置滤芯的外侧形成的空隙,所述净水出水通道与复合滤芯上端的净水出水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转接套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中心集水通道相连通的孔。优选的,复合滤芯的外侧和外壳之间的空隙形成原水通道,所述原水通道与复合滤芯上端的原水进水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转接套与所述RO膜滤芯之间的间隙为浓缩水通道,所述浓缩水通道与复合滤芯上端的浓缩水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由PP棉滤料和活性炭滤料组成。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通过在RO膜滤芯的外周设置前置滤芯,RO膜滤芯的出水端设置有后置滤芯,前置滤芯、RO膜滤芯、后置滤芯之间通过转接套快速且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大大减小了滤芯中水路长度和连接密封位置数量,减少漏水风险,及减少滤芯水路的滤芯所占的空间,整机将可以做的更加精致小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净水机的滤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的A区域的放大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净水机的滤芯的水路示意图。其中,1-外壳,2-前置滤芯,3-RO膜滤芯,4-后置滤芯,5-上盖,6-下盖,7-内芯上壳,8-RO转接套,9-密封胶水,10-原水通道,11-浓缩水通道,12-中心集水通道,13-净水出水通道,14-原水进水口,15-浓缩水出水口,16-净水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复合滤芯包括前置滤芯2、RO膜滤芯3、后置滤芯4、转接套、内芯上壳7、上盖5、下盖6。其中,所述前置滤芯2、所述RO膜滤芯3、所述后置滤芯4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后置滤芯4紧挨并套在所述RO膜滤芯3的外周且所述后置滤芯4的底端设置有下盖6。所述转接套8呈环状的阶梯形结构,所述转接套8阶梯台阶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RO膜滤芯3的上边缘,所述后置滤芯4的下端抵靠在所述转接套8阶梯台阶的上表面。所述转接套8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2的上端的里侧紧密接触,所述内芯上壳7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2的上端的外侧紧密接触。所述后置滤芯4的上端设置有中间开口的上盖5且所述上盖5位于所述内芯上壳7的内部,所述转接套8的上端与所述上盖5紧密接触。进一步来说,所述转接套8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2和所述内芯上壳7接触的地方设置有密封胶水9。所述转接套8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2的密封可以防止浓缩水通道11里的水进入净水出水通道13,所述转接套8的下端与所述内芯上壳7的密封可以防止原水通道10里的水进入净水出水通道13里,以保证净水不被污染。所述RO膜滤芯3的内腔形成中心集水通道12,所述中心集水通道12与净水出水通道13相连通,所述净水出水通道13为所述内芯上壳7和所述后置滤芯4的外侧形成的空隙,所述净水出水通道13与复合滤芯上端的净水出水口16相连通。所述转接套8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中心集水通道12相连通的孔。复合滤芯的外侧和外壳1之间的空隙形成原水通道10,所述原水通道10与复合滤芯上端的原水进水口14相连通。所述转接套8与所述RO膜滤芯3之间的间隙为浓缩水通道11,所述浓缩水通道11与复合滤芯上端的浓缩水出水口15相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由PP棉滤料和活性炭滤料组成。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原水从原水进水口14进入原水通道10,原水通道10里的水先后经过前置滤芯2、RO膜滤芯3进入到中心集水通道12,然后中心集水通道12里的水进入后置滤芯4,净化后的水从净水出水通道13里流出。前置滤芯2对原水进行初步的吸附过滤,RO膜滤芯3将水中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阻挡下来,这些杂质留在前置滤芯2和RO膜滤芯3之间的间隙里,随后进入转接套8与RO膜滤芯3之间的间隙,也就是浓缩水通道11里。水分子穿过RO膜滤芯3进入到中心集水通道12,中心集水通道12里的净水再次通过后置滤芯4进入到净水出水通道13,三重过滤,提高了水的净化质量。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通过在RO膜滤芯的外周设置前置滤芯,RO膜滤芯的出水端设置有后置滤芯,前置滤芯、RO膜滤芯、后置滤芯之间通过转接套快速且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大大减小了滤芯中水路长度和连接密封位置数量,减少漏水风险,及减少滤芯水路的滤芯所占的空间,整机将可以做的更加精致小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复合滤芯包括前置滤芯(2)、RO膜滤芯(3)、后置滤芯(4)、转接套、内芯上壳(7)、上盖(5)、下盖(6),所述前置滤芯(2)、所述RO膜滤芯(3)、所述后置滤芯(4)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后置滤芯(4)紧挨并套在所述RO膜滤芯(3)的外周且所述后置滤芯(4)的底端设置有下盖(6),所述转接套(8)呈环状的阶梯形结构,所述转接套(8)阶梯台阶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RO膜滤芯(3)的上边缘,所述后置滤芯(4)的下端抵靠在所述转接套(8)阶梯台阶的上表面,所述转接套(8)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2)的上端的里侧紧密接触,所述内芯上壳(7)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2)的上端的外侧紧密接触,所述后置滤芯(4)的上端设置有中间开口的上盖(5)且所述上盖(5)位于所述内芯上壳(7)的内部,所述转接套(8)的上端与所述上盖(5)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复合滤芯包括前置滤芯(2)、RO膜滤芯(3)、后置滤芯(4)、转接套、内芯上壳(7)、上盖(5)、下盖(6),所述前置滤芯(2)、所述RO膜滤芯(3)、所述后置滤芯(4)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后置滤芯(4)紧挨并套在所述RO膜滤芯(3)的外周且所述后置滤芯(4)的底端设置有下盖(6),所述转接套(8)呈环状的阶梯形结构,所述转接套(8)阶梯台阶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RO膜滤芯(3)的上边缘,所述后置滤芯(4)的下端抵靠在所述转接套(8)阶梯台阶的上表面,所述转接套(8)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2)的上端的里侧紧密接触,所述内芯上壳(7)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2)的上端的外侧紧密接触,所述后置滤芯(4)的上端设置有中间开口的上盖(5)且所述上盖(5)位于所述内芯上壳(7)的内部,所述转接套(8)的上端与所述上盖(5)紧密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套(8)的下端与所述前置滤芯(2)和所述内芯上壳(7)接触的地方设置有密封胶水(9)。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华徐威余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护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