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38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包括内衬层,所述内衬层的内壁与导湿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湿柱的表面与导湿纤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湿纤维的另一端与半球触点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层的上表面与定型夹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型夹层的上表面与导湿柱上端表面固定连接。该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通过设置外层网层、封闭块、连接纤维和防水夹层,在外层网层顶面遭遇液体时,液体冲击外层网层,透过网层后挤压封闭块,使封闭块紧贴防水夹层内壁,由于防水夹层和封闭块材质均为涤纶,涤纶吸湿性差,因此外界液体不能接触导湿柱进入内衬层,达到了一定的防水效果。

A kind of mixed chemical fiber fabric that can be waterproof and hygroscop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xed chemical fiber fabric which can be waterproof and hygroscopic, including an inner lining lay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lining lay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moisture conducting column, the surface of the moisture conducting colum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moisture conducting fiber, the other end of the moisture conducting fib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hemispherical contac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inner lining lay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haped interlayer,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haped interlay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oisture conducting column. Through setting outer net layer, sealing block, connecting fiber and waterproof interlayer, whe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outer net layer encounters liquid, the liquid impacts the outer net layer, and then extrudes the sealing block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net layer, making the sealing block cling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waterproof interlayer. Because both the waterproof interlayer and the sealing block are made of polyester, the polyester has poor hygroscopicity, so the external liquid cannot be connected The wet contact column enters into the inner liner, which achieves a certain waterproof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
本技术涉及化纤纺织
,具体为一种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
技术介绍
化学纤维织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衣料,种类较多。这里主要是指由化学纤维加工成的纯纺、混纺或交织物,也就是说由纯化纤织成的织物,不包括与天然纤维间的混纺、交织物,化纤织物的特性由织成它的化学纤维本身的特性决定。现有的单一化纤面料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例如涤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弹性比任何纤维都强,涤纶的缺点是吸湿性极差,而粘胶纤维的优点是吸湿性和透气性比棉纤维还好,如果将涤纶和粘胶纤维混合纺织就能最大成度的避免单一面料的缺点,达到单一纤维面料不能达到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包括内衬层,所述内衬层的内壁与导湿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湿柱的表面与导湿纤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湿纤维的另一端与半球触点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层的上表面与定型夹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型夹层的上表面与导湿柱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湿柱上端表面与夹层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夹层连接块的上表面与防水夹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夹层的内壁与连接纤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纤维的另一端与封闭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夹层的顶面与外层网层的底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湿柱的底面与半球触点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湿柱贯穿定型夹层与内衬层,并延伸至内衬层另一侧。优选的,所述导湿柱、导湿纤维、和半球触点的材质均为粘胶纤维。优选的,所述防水夹层、夹层连接块和封闭块的材质均为涤纶。优选的,所述外层网层的材质为棉纤维。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通过设置外层网层、封闭块、连接纤维和防水夹层,在外层网层顶面遭遇液体时,液体冲击外层网层,透过网层后挤压封闭块,使封闭块紧贴防水夹层内壁,由于防水夹层和封闭块材质均为涤纶,涤纶吸湿性差,因此外界液体不能接触导湿柱进入内衬层,达到了一定的防水效果。2.该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通过设置内衬层、导湿柱、导湿纤维、半球触点、定形夹层和外层网层,在内衬层下表面侧有液体时,由于半球触点、导湿纤维和导湿柱的材质均为粘胶纤维,而粘胶纤维的吸湿性好,因此液体被半球触点吸收,通过毛细作用将内层的液体吸收至防水夹层与定型夹层之间的导湿柱内,由于防水夹层内形成一个一个小空间,增大了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液体更容易蒸发变成气体,防水夹层内部气体增多,气压增大,推动封闭块移动使封闭块与防水夹层内壁分离,气体透出,达到了内层吸收汗液并加快蒸发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衬层、2导湿柱、3导湿纤维、4半球触点、5定型夹层、6防水夹层、7夹层连接块、8连接纤维、9封闭块、10外层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包括内衬层1,内衬层1的内壁与导湿柱2的表面固定连接,导湿柱2的表面与导湿纤维3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湿纤维3的另一端与半球触点4的表面固定连接,导湿柱2、导湿纤维3、和半球触点4的材质均为粘胶纤维,导湿柱2的底面与半球触点4固定连接,内衬层1的上表面与定型夹层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导湿柱2贯穿定型夹层5与内衬层1,并延伸至内衬层1另一侧,定型夹层5的上表面与导湿柱2上端表面固定连接,导湿柱2上端表面与夹层连接块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夹层连接块7的上表面与防水夹层6的底面固定连接,防水夹层6的内壁与连接纤维8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纤维8的另一端与封闭块9的底面固定连接,防水夹层6、夹层连接块7和封闭块9的材质均为涤纶,防水夹层6的顶面与外层网层10的底面固定连接,外层网层10的材质为棉纤维,通过设置外层网层10、封闭块9、连接纤维8和防水夹层6,在外层网层10顶面遭遇液体时,液体冲击外层网层10,透过网层后挤压封闭块9,使封闭块9紧贴防水夹层6内壁,由于防水夹层6和封闭块9材质均为涤纶,涤纶吸湿性差,因此外界液体不能接触导湿柱2进入内衬层1,达到了一定的防水效果,通过设置内衬层1、导湿柱2、导湿纤维3、半球触点4、定形夹层和外层网层10,在内衬层1下表面侧有液体时,由于半球触点4、导湿纤维3和导湿柱2的材质均为粘胶纤维,而粘胶纤维的吸湿性好,因此液体被半球触点4吸收,通过毛线作用将内层的液体吸收至防水夹层6与定型夹层5之间的导湿柱2内,由于防水夹层6内形成一个一个小空间,增大了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液体更容易蒸发变成气体,防水夹层6内部气体增多,气压增大,推动封闭块9移动使封闭块9与防水夹层6内壁分离,气体透出,达到了内层吸收汗液并加快蒸发的效果。工作原理:当内衬层1下表面有液体时,由于半球触点4、导湿纤维3和导湿柱2的材质均为粘胶纤维,而粘胶纤维的吸湿性好,因此液体被半球触点4吸收,通过毛线作用将内层的液体吸收至防水夹层6与定型夹层5之间的导湿柱2内,由于防水夹层6内形成一个一个小空间,增大了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液体更容易蒸发变成气体,防水夹层6内部气体增多,气压增大,推动封闭块9移动使封闭块9与防水夹层6内壁分离,气体透出,当外层网层10的上表面侧有液体时,液体冲击外层网层10,透过网层后挤压封闭块9,使封闭块9紧贴防水夹层6内壁,由于防水夹层6和封闭块9材质均为涤纶,涤纶吸湿性差,因此外界液体不能接触导湿柱2进入内衬层1,达到了该面料能吸收汗液加快干燥且有一定的防水能力的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包括内衬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1)的内壁与导湿柱(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湿柱(2)的表面与导湿纤维(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湿纤维(3)的另一端与半球触点(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层(1)的上表面与定型夹层(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型夹层(5)的上表面与导湿柱(2)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湿柱(2)上端表面与夹层连接块(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夹层连接块(7)的上表面与防水夹层(6)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夹层(6)的内壁与连接纤维(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纤维(8)的另一端与封闭块(9)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夹层(6)的顶面与外层网层(10)的底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防水吸湿的混合化纤面料,包括内衬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1)的内壁与导湿柱(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湿柱(2)的表面与导湿纤维(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湿纤维(3)的另一端与半球触点(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层(1)的上表面与定型夹层(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型夹层(5)的上表面与导湿柱(2)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湿柱(2)上端表面与夹层连接块(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夹层连接块(7)的上表面与防水夹层(6)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夹层(6)的内壁与连接纤维(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纤维(8)的另一端与封闭块(9)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夹层(6)的顶面与外层网层(10)的底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美英沈阿三
申请(专利权)人:羽奇隆特种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