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长清专利>正文

一种胶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8989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胶水过滤装置,包括装置套筒、挡胶套管、进胶套管、第一过滤棒、第二过滤棒、过滤棒支撑架和分隔板,装置套筒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腔,装置套筒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腔,分隔板位于第一过滤腔与第二过滤腔之间,挡胶套管设置在分隔板的上方,进胶套管固定在分隔板的中部,第一过滤棒设置在进胶套管的外侧面与挡胶套管的内侧面之间,第一过滤棒与分隔板连接,第二过滤棒安装在过滤棒支撑架上,过滤棒支撑架连接在进胶套管的内部,分隔板的中心设置有落胶孔,第二过滤腔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结构。该胶水过滤装置将多个过滤结构一体安装,提高过滤效果并且节约空间,在清理杂质时更加方便。

A kind of glue 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lue filt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sleeve, a rubber retaining sleeve, a rubber inlet sleeve, a first filter rod, a second filter rod, a filter rod support frame and a dividing plate. The inner upper end of the devic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lter chamber, the inner lower end of the devic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filter chamber, the dividing plat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filter chamber and the second filter chamber, and the rubber retain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filter chamber The first filter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side of the rubber inlet sleev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rubber retaining sleeve, the first filter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rtition plate, the second filter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filter rod support frame, the filter rod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of the rubber inlet sleeve, the center of the part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glue dropping hole, and the second filt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glue dropping hole A first filter structure is arranged. The glue filtering device integrates multiple filtering structures, improves filtering effect and saves space, and is more convenient for cleaning impuri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水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胶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胶水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容易混杂有杂质,导致后续的成品胶水不纯净,使用起来粘力不足,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体验感,因此需要在生产和制造的时候进行过滤杂质的操作,但是现有的过滤器占用体积过大,过滤效果差,性能不佳,并且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清理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水过滤装置,该胶水过滤装置将多个过滤结构一体安装,提高过滤效果并且节约空间,在清理杂质时更加方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胶水过滤装置,包括装置套筒、挡胶套管、进胶套管、第一过滤棒、第二过滤棒、过滤棒支撑架和分隔板,所述装置套筒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腔,所述装置套筒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腔,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之间,所述分隔板的边沿与所述装置套筒的内侧连接,所述挡胶套管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的上方,所述挡胶套管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内侧面贴合,所述进胶套管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挡胶套管的内径尺寸,所述进胶套管固定在所述分隔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过滤棒设置在所述进胶套管的外侧面与所述挡胶套管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一过滤棒与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棒安装在所述过滤棒支撑架上,所述过滤棒支撑架连接在所述进胶套管的内部,所述分隔板的中心设置有落胶孔,所述第二过滤腔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棒为磁棒、滤芯棒或者砂滤棒;所述第二过滤棒为磁棒、滤芯棒或者砂滤棒。<br>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胶套管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置有防水垫片。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胶套管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过滤棒支撑架与所述进胶套管的内侧壁卡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为过滤桶、单袋过滤结构、多袋过滤结构、膜滤芯结构或者砂棒。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胶水出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胶水出口中设置有第二过滤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为过滤网。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隔板的边沿设置有凸点,所述装置套筒的内侧壁固定有连接槽,所述凸点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槽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套筒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挡胶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进胶孔,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进胶孔相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胶水过滤装置,该胶水过滤装置将多个过滤结构一体安装,提高过滤效果并且节约空间,在清理杂质时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胶水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胶水过滤装置的俯视图(打开套筒盖)。图1至图2中:1、装置套筒;2、挡胶套管;3、进胶套管;4、第一过滤棒;5、第二过滤棒;6、过滤棒支撑架;7、分隔板;8、第一过滤腔;9、第二过滤腔;10、落胶孔;11、过滤桶;12、胶水出口;13、过滤网;14、连接法兰;15、进胶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胶水过滤装置,包括装置套筒1、挡胶套管2、进胶套管3、第一过滤棒4、第二过滤棒5、过滤棒支撑架6和分隔板7,所述装置套筒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腔8,所述装置套筒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腔9,所述分隔板7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腔8与所述第二过滤腔9之间,所述分隔板7的边沿与所述装置套筒1的内侧连接,所述挡胶套管2设置在所述分隔板7的上方,所述挡胶套管2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滤腔8的内侧面贴合,所述进胶套管3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挡胶套管2的内径尺寸,所述进胶套管3固定在所述分隔板7的中部,所述第一过滤棒4设置在所述进胶套管3的外侧面与所述挡胶套管2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一过滤棒4与所述分隔板7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棒5安装在所述过滤棒支撑架6上,所述过滤棒支撑架6连接在所述进胶套管3的内部,所述分隔板7的中心设置有落胶孔10,所述第二过滤腔9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结构。待过滤的胶水首先进入所述第一过滤腔8(图中箭头指示胶水流向),在所述挡胶套管2与所述进胶套管3之间填充,底下由所述分隔板7支撑,胶水液位上升的时候,所述第一过滤棒4将胶水进行第一次过滤,胶水液位上升至所述进胶套管3的顶部时,由所述进胶套管3的顶部流入所述进胶套管3的内部,位于所述进胶套管3的内部的所述第二过滤棒5对胶水进行第二次过滤,胶水继续往下流,经过所述落胶孔10后进入所述第二过滤腔9,经过所述第二过滤腔9中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再次过滤后排出所述装置套筒1,从而进行一系列完整的过滤流程。在整个装置的非使用状态下,将所述分隔板7上的所述挡胶套管2连带所述进胶套管3一并取出,可以进行清洗工序。具体的,所述第二过滤棒5错位固定在所述过滤棒支撑架6上,使得流入所述进胶套管3的内部的胶水往下流动时必定与其中的所述第二过滤棒5相接触。在所述装置套筒1上还设置有套筒盖,所述套筒盖用于保护所述装置套筒1的内部不受污染和影响。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棒4为磁棒;所述第二过滤棒5为磁棒。所述磁棒将胶水中的金属杂质进行吸附,通过所述第一过滤棒4与所述第二过滤棒5的结构设计进行两次吸附,大大增强了过滤能力。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棒4还能为滤芯棒或者砂滤棒,同理,所述第二过滤棒5还能为滤芯棒或者砂滤棒。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挡胶套管2与所述分隔板7之间设置有防水垫片。为了防止胶水在所述第一过滤腔8中过滤时误入所述第二过滤腔9,设置所述防水垫片进行隔离。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进胶套管3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过滤棒支撑架6与所述进胶套管3的内侧壁卡接。卡接的连接方式使得所述过滤棒支撑架6连带所述第二过滤棒5取用方便,需要使用时,从上往下将所述过滤棒支撑架6放进所述进胶套管3上,利用重力支撑固定在所述进胶套管3内,在需要拆卸清洗时,直接从上方抬起所述过滤棒支撑架6即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为过滤桶11。胶水从所述过滤桶11上所设置的若干过滤孔流至所述第二过滤腔9中,从而进行过滤动作。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结构还能为单袋过滤结构、多袋过滤结构、膜滤芯结构或者砂棒。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腔9的底部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胶水出口12。经过多重过滤的胶水,最终从所述胶水出口12流出该胶水过滤装置,完成整个过滤流程。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胶水出口12中设置有第二过滤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为过滤网13。由所述过滤网13承担该胶水过滤装置中的最后一道过滤操作,将胶水中残留的杂质进行过滤,保证胶水的纯净。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7的边沿设置有凸点,所述装置套筒1的内侧壁固定有连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套筒、挡胶套管、进胶套管、第一过滤棒、第二过滤棒、过滤棒支撑架和分隔板,所述装置套筒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腔,所述装置套筒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腔,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之间,所述分隔板的边沿与所述装置套筒的内侧连接,所述挡胶套管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的上方,所述挡胶套管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内侧面贴合,所述进胶套管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挡胶套管的内径尺寸,所述进胶套管固定在所述分隔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过滤棒设置在所述进胶套管的外侧面与所述挡胶套管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一过滤棒与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棒安装在所述过滤棒支撑架上,所述过滤棒支撑架连接在所述进胶套管的内部,所述分隔板的中心设置有落胶孔,所述第二过滤腔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套筒、挡胶套管、进胶套管、第一过滤棒、第二过滤棒、过滤棒支撑架和分隔板,所述装置套筒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腔,所述装置套筒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腔,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之间,所述分隔板的边沿与所述装置套筒的内侧连接,所述挡胶套管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的上方,所述挡胶套管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内侧面贴合,所述进胶套管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挡胶套管的内径尺寸,所述进胶套管固定在所述分隔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过滤棒设置在所述进胶套管的外侧面与所述挡胶套管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一过滤棒与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棒安装在所述过滤棒支撑架上,所述过滤棒支撑架连接在所述进胶套管的内部,所述分隔板的中心设置有落胶孔,所述第二过滤腔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棒为磁棒、滤芯棒或者砂滤棒;所述第二过滤棒为磁棒、滤芯棒或者砂滤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胶套管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置有防水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清
申请(专利权)人:陈长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