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兴志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93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仪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针对现有的负压吸引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移动;管道容易堵塞,导致管道需要经常更换,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和负压吸引器主体,其特征在于,负压吸引器主体安装在底座的顶壁上,底座的底壁上安装有四个对称设置的万向轮,底座的顶壁上焊接有输出端朝上的两个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输出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板,底座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升降孔,升降孔内活动套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焊接在连接板的底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不易发生移动,实用性较强,管道不易堵塞,无需经常更换管道,降低了使用成本。

A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device for preventing blockage after general 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in particular to a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device for preventing blockage after general surgery, which is easy to mov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existing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device; the pipeline is easy to be blocked, so that the pipeline needs to be replaced frequently, and the use cost is high. The following scheme is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a base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devic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negative pressure The main body of the attractor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wall of the base, the bottom wall of the base is installed with four gimbal wheels arranged symmetrically, the top wall of the base is welded with two hydraulic push rods with the output end facing up, the output end of the hydraulic push rods is weld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arranged horizontally, the base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lifting holes, the lifting holes are movably sleeved with lifting rods, and the top end of the lifting rods is weld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easy to move when working,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the pipeline is not easy to be blocked, does not need to replace the pipeline frequently, and reduces the us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
技术介绍
负压吸引器是普外科术使用的必不可少的医疗仪器之一。由于负压吸引器的体积一般较大,为了方便移动,一般会在负压吸引器的底部安装万向轮,但是将负压吸引器移动的所需位置后,如何对负压吸引器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其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移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且现有的负压吸引器的管道容易堵塞,导致管道需要经常更换,使用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解决了由于负压吸引器的体积一般较大,为了方便移动,一般会在负压吸引器的底部安装万向轮,但是将负压吸引器移动的所需位置后,如何对负压吸引器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其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移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且现有的负压吸引器的管道容易堵塞,导致管道需要经常更换,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包括底座和负压吸引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器主体安装在底座的顶壁上,所述底座的底壁上安装有四个对称设置的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壁上焊接有输出端朝上的两个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输出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板,所述底座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升降孔,升降孔内活动套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焊接在连接板的底壁上,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延伸至底座的下方且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负压吸引器主体的顶部依次安装有无顶壁的过滤箱和引流瓶,过滤箱的顶端螺钉固定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底壁上焊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过滤网,所述固定套的底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提板,提板活动套接在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过滤箱与引流瓶之间连接有第二引流管,所述引流瓶与负压吸引器主体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过滤箱远离引流瓶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引流管。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底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固定板粘接在安装板的底壁上,所述安装板的底壁上等距开设有3-6个防滑槽。优选的,所述固定套外圈的尺寸与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提板的底端与所述过滤箱的内底壁接触,所述提板的尺寸与所述过滤箱内底壁的尺寸相适配。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器主体的顶壁上依次焊接有垂直设置的支撑柱和第一限位套,支撑柱的顶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焊接有第二限位套,所述过滤箱的底部活动套接在第二限位套的内圈,所述引流瓶的底部活动套接在第一限位套的内圈。优选的,所述箱盖的顶壁上焊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端的高度与所述万向轮底端的高度相同。本技术中1、通过液压推杆、连接板、升降杆、升降板和固定板的配合作用,可对负压吸引器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其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移动,实用性较强。2、通过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过滤箱、固定套、箱盖、过滤网和提板的配合作用,可防止负压吸引器的管道堵塞,不需要经常更换负压吸引器的管道,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1底座、2负压吸引器主体、3万向轮、4升降杆、5液压推杆、6连接板、7支撑柱、8第一引流管、9第二引流管、10连接管、11引流瓶、12升降板、13固定板、14防滑槽、15过滤箱、16固定套、17箱盖、18过滤网、19提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包括底座1和负压吸引器主体2,其特征在于,负压吸引器主体2安装在底座1的顶壁上,底座1的底壁上安装有四个对称设置的万向轮3,底座1的顶壁上焊接有输出端朝上的两个液压推杆5,液压推杆5的输出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板6,底座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升降孔,升降孔内活动套接有升降杆4,升降杆4的顶端焊接在连接板6的底壁上,升降杆4的底端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且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13,负压吸引器主体2的顶部依次安装有无顶壁的过滤箱15和引流瓶11,过滤箱15的顶端螺钉固定有箱盖17,箱盖17的底壁上焊接有固定套16,固定套16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过滤网18,固定套16的底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提板19,提板19活动套接在过滤箱15的内部,过滤箱15与引流瓶11之间连接有第二引流管9,引流瓶11与负压吸引器主体2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0,过滤箱15远离引流瓶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引流管8。升降杆4的底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2,固定板13粘接在安装板12的底壁上,安装板12的底壁上等距开设有3-6个防滑槽14,固定套16外圈的尺寸与过滤箱15内腔的尺寸相适配,提板19的底端与过滤箱15的内底壁接触,提板19的尺寸与过滤箱15内底壁的尺寸相适配,负压吸引器主体2的顶壁上依次焊接有垂直设置的支撑柱7和第一限位套,支撑柱7的顶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焊接有第二限位套,过滤箱15的底部活动套接在第二限位套的内圈,引流瓶11的底部活动套接在第一限位套的内圈,箱盖17的顶壁上焊接有把手,固定板13底端的高度与万向轮3底端的高度相同。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或工作原理:负压吸引器主体2焊接在底座1的顶壁上,万向轮3焊接在底座1的底壁上,两个液压推杆5分别位于负压吸引器主体2的两侧,当负压吸引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通过液压推杆5的收缩,带动连接板6下降,即可推动升降杆4、升降板12和固定板13下降,直至固定板13的底端抵压地面,即可对负压吸引器进行有效的固定,固定板13有橡胶材料制成,固定板13的底壁上开设有防滑槽14,增大了固定板13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行引流时,引流液通过第一引流管8进入过滤箱15,通过过滤网18将引流液中的固态物质隔离在过滤网18的左侧的提板19的顶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包括底座(1)和负压吸引器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器主体(2)安装在底座(1)的顶壁上,所述底座(1)的底壁上安装有四个对称设置的万向轮(3),所述底座(1)的顶壁上焊接有输出端朝上的两个液压推杆(5),液压推杆(5)的输出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板(6),所述底座(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升降孔,升降孔内活动套接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的顶端焊接在连接板(6)的底壁上,所述升降杆(4)的底端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且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13),所述负压吸引器主体(2)的顶部依次安装有无顶壁的过滤箱(15)和引流瓶(11),过滤箱(15)的顶端螺钉固定有箱盖(17),所述箱盖(17)的底壁上焊接有固定套(16),固定套(16)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过滤网(18),所述固定套(16)的底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提板(19),提板(19)活动套接在过滤箱(15)的内部,所述过滤箱(15)与引流瓶(11)之间连接有第二引流管(9),所述引流瓶(11)与负压吸引器主体(2)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过滤箱(15)远离引流瓶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引流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包括底座(1)和负压吸引器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器主体(2)安装在底座(1)的顶壁上,所述底座(1)的底壁上安装有四个对称设置的万向轮(3),所述底座(1)的顶壁上焊接有输出端朝上的两个液压推杆(5),液压推杆(5)的输出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板(6),所述底座(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升降孔,升降孔内活动套接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的顶端焊接在连接板(6)的底壁上,所述升降杆(4)的底端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且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13),所述负压吸引器主体(2)的顶部依次安装有无顶壁的过滤箱(15)和引流瓶(11),过滤箱(15)的顶端螺钉固定有箱盖(17),所述箱盖(17)的底壁上焊接有固定套(16),固定套(16)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过滤网(18),所述固定套(16)的底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提板(19),提板(19)活动套接在过滤箱(15)的内部,所述过滤箱(15)与引流瓶(11)之间连接有第二引流管(9),所述引流瓶(11)与负压吸引器主体(2)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过滤箱(15)远离引流瓶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引流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普外科术后防堵塞负压吸引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志
申请(专利权)人:刘兴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