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69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包括培育室主体,所述培育室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过道,所述过道两侧的培育室主体内部设置有培育区,所述培育区上方的培育室主体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灯,所述加热灯一侧的固定框架底部安装有补光灯,所述隔板一侧的培育室主体内部放置有水箱,所述培育室主体的上方安装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上方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侧安装有顶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水箱、补光灯、加热灯、固定框架、二氧化碳传感器、电动推杆、换气扇结构,解决了无法实时监测培育室主体内部温湿度且进行改善和无法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的问题。

A kind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tegrated intelligent culture roo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rnet of things integrated intelligent strain cultivation room, which includes the main body of the cultivation room, the inner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ultivation room is provided with a passage, the main body of the cultivation room on both sides of the passage is provided with a cultivation area, the inner wall of the cultivation room main body above the cultivation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frame,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lamp,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ing lamp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lamp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light compensating lamp,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cubator body on one side of the diaphragm is equipped with a water tank,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cubator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bearing beam, the upper part of the bearing beam is equipped with a beam, and both sides of the beam are equipped with a ceiling.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ultivation room cannot be monitored in real time and the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cannot be monitored in real time by setting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the controller, the water tank, the light supplement lamp, the heating lamp, the fixed frame, the carbon dioxide sensor, the electric push rod and the ventilat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
本技术涉及菌种培育
,具体为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
技术介绍
菌种是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待用于生产。菌种是指食用菌、工业菌、农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是从事微生物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在医学领域中,诊断制品的制备,菌苗的生产、微生物致病性研究,药物的抑菌试验及药品微生物检验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菌种,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而培育室则是专门为了培育菌种而设立的,为了更好更高效率的培育菌种,培育室内需要进行多种实时监测改善环境的工作。本技术具体为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现有的培育室中无法实时的对光照的强度进行检测,且当光照强度不够时无法及时的进行补充,且对于培育室内部的温湿度无法进行及时的检测调节;2、对于培育室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无法进行实时监测,菌种缺乏二氧化碳时无法及时补充,浓度过高时又无法及时通风,无法智能化定时添加培养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解决了无法实时监测培育室主体内部温湿度且进行改善和无法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包括培育室主体,所述培育室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过道,所述过道两侧的培育室主体内部设置有培育区,所述培育区上方的培育室主体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灯,所述加热灯一侧的固定框架底部安装有补光灯,所述过道一端的培育室主体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的培育室主体内部放置有水箱,所述培育室主体的上方安装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上方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侧安装有顶棚。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储水腔一侧的水箱内部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水泵。优选的,所述补光灯一侧的固定框架底部安装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内侧夹持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表面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导液管的输入端与第二水泵连接。优选的,所述承重梁的两侧通过第一铰接轴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顶棚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棚包括安装框架、玻璃板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安装框架与横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架的表面交错安装有玻璃板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培育室主体内部的后侧壁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方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培育区内侧的培育室主体内部安装有喷管,所述喷管的顶端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喷管的输入端通过输水管与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上方安装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一侧的固定框架上方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一侧的固定框架上方安装有光照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培育室主体内部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光照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补光灯、加热灯、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电动推杆连接。优选的,所述培育室主体的表面安装有门体,所述门体两侧的培育室主体表面安装有换气扇,所述换气扇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水箱、补光灯、加热灯、固定框架,使本技术能够实时的检测培育室主体内部的温湿度情况,且能够有效并及时的处理温湿度的变化,使培育室主体内部始终处于恒定的培育环境,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无法实时监测培育室主体内部温湿度且进行改善的问题,在培育室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培育区,培育区内部用于培育菌种,而在培育区上方的培育室主体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方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固定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灯,加热灯一侧的固定框架底部安装有补光灯,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感知培育室主体内部的环境温湿度情况,并将检测数据实时的传输到控制器内,利用控制器进行内部校对比较,当温湿度有所改变时,若温度过低,则控制器开启加热灯进行室内加温,使培育室主体内部的温度快速升高,而当湿度过低时,通过水箱中储水腔内部的第一水泵工作,使纯净水通过输水管输送至喷管经雾化喷头喷出,从而改善培育室主体内部的环境湿度,有助于菌种的自动养护,智能化程度高,培养效果好,而在温湿度传感器一侧的固定框架上方安装有光照传感器,当菌种成型长大后,需要光照后,利用光照传感器感知光照强度,通过顶棚中的玻璃板接收外界光照,而当光照不足时,光照传感器传输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补光灯工作,提高光照效果,有助于菌种及微生物的培养,进一步的在顶棚中的安装框架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顶棚包括安装框架、玻璃板和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框架与横梁转动连接,安装框架的表面交错安装有玻璃板和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光能,转化为电能供蓄电池组储存使用,利用蓄电池组给本技术所有电力器械供电,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多元化利用,节省能源的消耗。(2)本技术通过设置二氧化碳传感器、电动推杆、换气扇,使本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培育室主体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并将数据实时的显示在控制器上,在浓度过高时及时的换气,保证菌种的正常生长环境,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无法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的问题,在固定框架的上方安装有二氧化碳传感器,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感知培育室主体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表面显示,便于操作员实时的了解二氧化碳含量,便于及时的添加以确保菌种的正常生长,而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则控制器开启换气扇进行换气,引入新鲜空气进行均匀调和,而控制器会定时的控制水箱中储液腔内部的第二水泵工作,通过导液管导出培养液,经出液管导出至培育区内,实现定时定量添加,继而,当培育室主体内部的菌种成熟后,需要通风换气进行下一批次的菌种培育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工作,将顶棚以横梁为中心旋转提起,提高通风面积,适宜快速换气,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培育室主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水箱内部图。图中:1、培育室主体;2、培育区;3、喷管;4、出液管;5、加热灯;6、光照传感器;7、温湿度传感器;8、承重梁;9、横梁;10、过道;11、支架;12、蓄电池组;13、控制器;14、补光灯;15、固定框架;16、二氧化碳传感器;17、第一铰接轴;18、电动推杆;19、第二铰接轴;20、顶棚;21、雾化喷头;22、隔板;23、水箱;24、导液管;25、输水管;26、安装框架;27、玻璃板;28、太阳能电池板;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包括培育室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室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道(10),所述过道(10)两侧的培育室主体(1)内部设置有培育区(2),所述培育区(2)上方的培育室主体(1)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框架(15),所述固定框架(15)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灯(5),所述加热灯(5)一侧的固定框架(15)底部安装有补光灯(14),所述过道(10)一端的培育室主体(1)内部安装有隔板(22),所述隔板(22)一侧的培育室主体(1)内部放置有水箱(23),所述培育室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承重梁(8),所述承重梁(8)的上方安装有横梁(9),所述横梁(9)的两侧安装有顶棚(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包括培育室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室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道(10),所述过道(10)两侧的培育室主体(1)内部设置有培育区(2),所述培育区(2)上方的培育室主体(1)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框架(15),所述固定框架(15)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灯(5),所述加热灯(5)一侧的固定框架(15)底部安装有补光灯(14),所述过道(10)一端的培育室主体(1)内部安装有隔板(22),所述隔板(22)一侧的培育室主体(1)内部放置有水箱(23),所述培育室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承重梁(8),所述承重梁(8)的上方安装有横梁(9),所述横梁(9)的两侧安装有顶棚(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3)的内部设置有储水腔(32),所述储水腔(3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泵(33),所述储水腔(32)一侧的水箱(23)内部设置有储液腔(34),所述储液腔(34)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水泵(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14)一侧的固定框架(15)底部安装有固定夹(29),所述固定夹(29)的内侧夹持有导液管(24),所述导液管(24)的表面连接有出液管(4),所述导液管(24)的输入端与第二水泵(3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8)的两侧通过第一铰接轴(17)安装有电动推杆(18),所述电动推杆(18)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铰接轴(19)与顶棚(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集成智能菌种培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