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69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0:5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显示测试界面,测试界面包含第一目标组;第一目标组包含多个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均处于静止状态;将第一目标组中的各目标分别显示为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移动显示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包含于第二目标组;接收与第二目标组关联的第一用户操作,并根据第一用户操作确定速度阈值;在训练界面上移动显示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包含于第三目标组;接收与第三目标组关联的第二用户操作,第二用户操作用于确定训练结果。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训练并提升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

A tr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multi identity tracking ability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tr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identity tracking ability, the method includes: displaying a test interface including a first target group; the first target group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targets with different shapes, all targets with different shapes are in a static state; displaying each target in the first target group as a target with the same shape, and moving the display Show the target with the same profile, the target with the same profile is included in the second target group; receive the first user oper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second target group, and determine the speed threshold according to the first user operation; move and display multiple targets with the same profile on the training interface; multiple targets with the same profile are included in the third target group; receive the target associated with the third target group The second user oper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raining result. Implementing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can train and improve the user's multi identity tracking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脑科学
,尤其涉及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的许多场景中,人们经常需要将注意力分配到几个目标之上,对这些目标同时进行追踪。例如在开车时,司机不仅需要观察仪表盘、后视镜和路面的各种标识,还要注意四周的车辆和行人等。可见,多身份追踪能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提高目标追踪能力,多物体追踪能力提升系统可以显示多个相同的物体,并在界面上持续移动这多个物体,让用户对目标物体进行追踪,从而实现提升用户多物体追踪能力的目的。但该系统模拟实际生活中多身份追踪情景的效果较差,降低了多身份追踪能力的提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和装置。可以模拟实际生活中多身份追踪的场景,从而训练并提升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所述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用于测试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并根据用户的所述多身份追踪能力确定训练的难度,对用户进行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其中:显示测试界面,所述测试界面包含第一目标组;所述第一目标组包含多个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均处于静止状态;将所述第一目标组中的各目标分别显示为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移动显示所述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包含于第二目标组;接收与所述第二目标组关联的第一用户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操作确定速度阈值,所述速度阈值用于表征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在训练界面上移动显示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包含于第三目标组;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中的每个目标对应一个具有特定外形的目标;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的移动速度由所述速度阈值确定;接收与所述第三目标组关联的第二用户操作,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用于确定训练结果。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装置,所述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测试界面,所述测试界面包含第一目标组;所述第一目标组包含多个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均处于静止状态;将所述第一目标组中的各目标分别显示为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移动显示所述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包含于第二目标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二目标组关联的第一用户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操作确定速度阈值,所述速度阈值用于表征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在训练界面上移动显示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包含于第三目标组;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中的每个目标对应一个具有特定外形的目标;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的移动速度由所述速度阈值确定;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三目标组关联的第二用户操作,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用于确定训练结果。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若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在所述测试界面中第一目标组中的目标都是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并且显示在训练界面上的第三目标组中的每个目标也都对应不同的具有特定外形的目标,这更贴近于模拟实际生活中追踪不同身份事物的情景。另外,在对用户进行训练之前,先测试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根据用户的能力大小确定训练的难度,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用户多身份追踪能力。附图说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用到的附图进行介绍。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100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100的用户登录/注册界面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100的模式选择界面示意图;图7-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100在测试模式下的界面示意图;图12-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100在训练模式下的界面示意图;图18-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100的成绩评估界面示意图;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PC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首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100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由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110和服务器120组成。其中:PC100中包含测试模块111,训练模块112和成绩计算模块113。测试模块111用于测试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模块112用于训练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其中,训练模块112可使用闯关的形式对用户进行训练。成绩计算模块113用于计算测试模块111和训练模块112中的各项参数,例如,目标的移动速度,测试结果和通关速度等。服务器120中包含信息记录模块121和数据分析模块122。信息记录模块121用于存储用户在使用系统100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例如,用户姓名、性别、年龄、测试成绩和训练成绩等。数据分析模块122用于分析用户的测试成绩以及用户在人群中多身份追踪能力所处的水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及装置,下面以用户首次使用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为例进行说明。用户首次使用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时,PC在屏幕上显示用户登录/注册界面,供用户填写基本信息和注册账号。在注册完成之后,响应于用户的登录操作,PC可在屏幕上显示测试模式选项,训练模式选项和成绩评估选项。响应于用户选择测试模式选项的操作,PC在屏幕上显示测试模式的游戏界面,测试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该多身份追踪能力用速度阈值表征,测试结束后PC可计算上述速度阈值。该速度阈值决定了训练模式中各关卡的难度。响应于用户选择训练模式选项的操作,PC在屏幕上显示训练模式的游戏界面,其中,训练模式包含多个关卡。若用户通关成功,则PC可显示当前关卡的下一关卡。响应于用户选择成绩评估选项的操作,PC在屏幕上显示用户的测试成绩、用户在人群中多身份追踪能力所处的水平以及训练模式的通关情况。其中,PC在测试模式的游戏界面和训练模式的游戏界面中显示的都是具有不同身份特征的目标事物。用户在使用多身份追踪能力提升系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观察目标移动的位置,还需要记忆目标对应的身份特征。相比于多物体追踪能力提升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测试界面,所述测试界面包含第一目标组;所述第一目标组包含多个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均处于静止状态;/n将所述第一目标组中的各目标分别显示为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移动显示所述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包含于第二目标组;/n接收与所述第二目标组关联的第一用户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操作确定速度阈值,所述速度阈值用于表征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n在训练界面上移动显示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包含于第三目标组;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中的每个目标对应一个具有特定外形的目标;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的移动速度由所述速度阈值确定;/n接收与所述第三目标组关联的第二用户操作,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用于确定训练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身份追踪能力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测试界面,所述测试界面包含第一目标组;所述第一目标组包含多个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均处于静止状态;
将所述第一目标组中的各目标分别显示为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移动显示所述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包含于第二目标组;
接收与所述第二目标组关联的第一用户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操作确定速度阈值,所述速度阈值用于表征用户的多身份追踪能力;
在训练界面上移动显示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包含于第三目标组;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中的每个目标对应一个具有特定外形的目标;所述多个具有相同外形的目标的移动速度由所述速度阈值确定;
接收与所述第三目标组关联的第二用户操作,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用于确定训练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界面和所述训练界面关联有登录账户;所述显示测试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登录账号在服务器上是否对应有测试记录;
所述显示测试界面,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账号在所述服务器上没有对应的所述测试记录时,显示所述测试界面;或者,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账号在所述服务器上有对应的所述测试记录时,响应于用于显示所述训练界面的用户操作,根据所述测试记录显示所述训练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阈值经过多轮测试游戏确定,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操作确定速度阈值,包括:
根据心理物理阶梯法确定所述多轮测试游戏中每轮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
根据所述心理物理阶梯法确定当前为所述多轮测试游戏中的最后一轮测试游戏;
结束所述多轮测试游戏,计算所述速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轮所述测试游戏的结果包含选择正确和选择错误;所述根据心理物理阶梯法确定所述多轮测试游戏中每轮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包括:
根据心理物理阶梯法设定第一预设规则;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多轮测试游戏中每轮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在第m轮所述测试游戏的结果为选择错误时,将第m+1轮所述测试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设为所述第m轮所述测试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的n倍;所述n为大于0且小于1的实数;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在所述第m轮所述测试游戏的结果为选择正确时,将所述第m+1轮所述测试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设为与所述第m轮所述测试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相同的数值;所述第m轮所述测试游戏为第一轮所述测试游戏;或者,所述第m-1轮所述测试游戏的结果为选择错误,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在所述第m轮和所述第m+1轮所述测试游戏的结果均为选择正确时,将第m+2轮所述测试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设为所述第m+1轮所述测试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的k倍,所述k为大于1且小于2的实数;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在第t轮所述测试游戏的结果为选择错误时,将第t+1轮所述测试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设为所述第t轮所述测试游戏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的n倍;所述n为大于0且小于1的实数;第t-1轮所述测试游戏的结果为选择正确,所述t为大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心理物理阶梯法确定当前为所述多轮测试游戏中的最后一轮测试游戏,结束所述多轮测试游戏,包括:
根据心理物理阶梯法设定第二预设规则;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规则确定所述多轮测试游戏中的最后一轮测试游戏;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
检测所述多轮测试游戏中连续出现多个转折点,根据所述多个转折点确定是否结束所述多轮测试游戏;
若检测到所述在连续三轮游戏中,所述测试游戏的结果分别为正确、正确、错误或者为错误、正确、正确,则所述转折点为所述连续三轮游戏中的第三轮游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所述多轮测试游戏之后,包括:
确定所述速度阈值;
计算所述多个转折点中所述目标的移动速度的均值,得到所述速度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胡月妍唐红思王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