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咽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67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咽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制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佛手柑10‑12%、桔梗10‑12%、甘草8%、大洞果6%、菊花7%、栀子7%、白草根7%、青蒿7%、柴胡9%、知母6%、秦皮5%、金银花6%、板蓝根5%、败酱草5%、水适量,以上14种中药材熬制药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终数量的72%‑74%,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配制品占26%‑28%;通过熬制、掺混、造粒、烘干的方法制得产品,产品适应于慢性咽炎引起咳嗽的治疗,具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的作用,对咳嗽、鼻塞、咽痛、咽痒等症状疗效明显。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 for treating cough caused by chronic pharyngit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 for treating cough caused by chronic pharyngitis, which belongs to the pharmaceutical field; the invention is made of bergamot 10 \u2011 12%, Platycodon 10 \u2011 12%, liquorice 8%, big hole fruit 6%, chrysanthemum 7%, gardenia 7%, white grass root 7%, Artemisia 7%, bupleurum 9%, Anemarrhena 6%, Qinpi 5%, honeysuckle 6%, Banlangen 5%, Patrinia 5% and appropriate amount of water, and the above 1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Qinggao accounts for 72% to 74% of the final quantity, and sucrose and dextrin in the proportion of 1:1.5 accounts for 26% to 28%. The product is made by boiling, mixing, granulating and drying. It is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ugh caused by chronic pharyngitis, and has the effect of clearing away lung heat, eliminating phlegm and stopping cough, and has obvious effect on cough, nasal obstruction, sore throat, itchy throat and other sympto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
:本专利技术产品属于制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
技术介绍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急性喉炎、慢性咽炎;咳嗽主要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组织炎症,本病在临床中常见,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慢性咽炎多见于成年人,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如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由于咽后壁通常因咽部慢性炎症造成较黏稠分泌物粘附,以及由于鼻、鼻窦、鼻咽部病变造成夜间张口呼吸,常在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及恶心,中药颗粒治疗该种咳嗽具有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就是一种是治疗慢性咽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以佛手柑、桔梗、甘草、大洞果、菊花、栀子、白草根、青蒿、柴胡、知母、秦皮、金银花、板蓝根、败酱草为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制成,特点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适应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具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的作用,对咳嗽、鼻塞、咽痛、咽痒等症状疗效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咽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生产该产品使用的原料按重量配比为:佛手柑10-12%、桔梗10-12%、甘草8%、大洞果6%、菊花7%、栀子7%、白草根7%、青蒿7%、柴胡9%、知母6%、秦皮5%、金银花6%、板蓝根5%、败酱草5%、水适量,以上14种中药材熬制药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终数量的72%-74%,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配制品占26%-2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将配方量的佛手柑、桔梗、甘草、大洞果、菊花、栀子、白草根、青蒿、柴胡、知母、秦皮、金银花、板蓝根、败酱草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6-1.8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重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8-2.0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2)将浓缩机中的头液、二液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重量占总量的72%-74%;(3)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重量占总量的26%-28%,和清膏混合后,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优选的,所述的头液最佳熬制时间为1.7小时;二液熬制最佳时间为1.9小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咽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该产品生产工艺简单,生产的药物服用方便、副作用小,适应于治疗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具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的作用,对咳嗽、鼻塞、咽痛、咽痒等症状疗效明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占总量为佛手柑10-12%、桔梗10-12%、甘草8%、大洞果6%、菊花7%、栀子7%、白草根7%、青蒿7%、柴胡9%、知母6%、秦皮5%、金银花6%、板蓝根5%、败酱草5%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6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重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2.0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将浓缩机中的头液、二液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重量占总量的72%;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重量占总量的28%,和清膏混合后,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实施例2:将占总量为佛手柑10-12%、桔梗10-12%、甘草8%、大洞果6%、菊花7%、栀子7%、白草根7%、青蒿7%、柴胡9%、知母6%、秦皮5%、金银花6%、板蓝根5%、败酱草5%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7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重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9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将浓缩机中的头液、二液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重量占总量的73%;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重量占总量的27%,和清膏混合后,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实施例3:将占总量为佛手柑10-12%、桔梗10-12%、甘草8%、大洞果6%、菊花7%、栀子7%、白草根7%、青蒿7%、柴胡9%、知母6%、秦皮5%、金银花6%、板蓝根5%、败酱草5%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8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重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8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将浓缩机中的头液、二液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重量占总量的74%;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重量占总量的26%,和清膏混合后,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慢性咽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其使用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包括:佛手柑10-12%、桔梗10-12%、甘草8%、大洞果6%、菊花7%、栀子7%、白草根7%、青蒿7%、柴胡9%、知母6%、秦皮5%、金银花6%、板蓝根5%、败酱草5%、水适量,以上14种中药材熬制药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终数量的72%-74%,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配制品占26%-28%;其特征在于:/n(1)将配方量的佛手柑、桔梗、甘草、大洞果、菊花、栀子、白草根、青蒿、柴胡、知母、秦皮、金银花、板蓝根、败酱草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6-1.8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重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8-2.0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n(2)将浓缩机中的头液、二液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重量占总量的72%-74%;/n(3)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重量占总量的26%-28%,和清膏混合后,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咽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其使用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包括:佛手柑10-12%、桔梗10-12%、甘草8%、大洞果6%、菊花7%、栀子7%、白草根7%、青蒿7%、柴胡9%、知母6%、秦皮5%、金银花6%、板蓝根5%、败酱草5%、水适量,以上14种中药材熬制药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终数量的72%-74%,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配制品占26%-28%;其特征在于:
(1)将配方量的佛手柑、桔梗、甘草、大洞果、菊花、栀子、白草根、青蒿、柴胡、知母、秦皮、金银花、板蓝根、败酱草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孝武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市合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