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VUS及其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64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VUS及其导管,其中,该导管包括鞘管和转接头,转接头包括用于与控制器的插座连接的外壳和外壳内的旋转部,旋转部被插座驱动并带动鞘管中的驱动轴旋转,从而带动超声换能器旋转以进行信号采集。在旋转部中还设置有抗扰电路,超声换能器将采集的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至抗扰电路,由抗扰电路传输给控制器进行信号处理。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抗扰电路是设置在导管内部,并且跟随导管中的旋转部同时旋转,由于导管的直径较小,使得信号传导经过的材料Q值低,且表面积小,所以对应的寄生电容小,大大降低了将寄生电容引入控制器的风险。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对干扰信号的隔离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IVUS and its cathe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VUS and a catheter thereof, wherein the catheter includes a sheath and an adapter, the adapter includes a shell for connecting with a socket of a controller and a rotation part in the shell, the rotation part is driven by the socket and drives the driving shaft in the sheath to rotate, thereby driving the ultrasonic transducer to rotate for signal acquisition. An anti-interference circuit is also arranged in the rotating part. The ultrasonic transducer transmits the collected signal to the anti-interference circuit through the signal line, and the anti-interference circuit transmits the signal to the controller for signal processing.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nti-interference circuit in the application is set inside the conduit and rotate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rotating part in the conduit. Due to the small diameter of the conduit, the Q value of the material through which the signal is transmitted is low, and the surface area is small, so the corresponding parasitic capacitance is small, greatly reducing the risk of introducing the parasitic capacitance into the controller.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appli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solation effect of the interference sig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VUS及其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IVUS及其导管。
技术介绍
IVUS是血管内超声回波成像系统的简称,用于对人体内的血管进行检测,在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IVUS的结构示意图。IVUS主要包括主机1、控制器2、导管3,其中,导管3的一端连接控制器2,控制器2再通过传输线与主机1连接,用于将超声换能器采集到的回波信号作信号处理,从而实现诊断。控制器2主要包含有电机、电源和信号处理电路(例如,信号放大、信号分析及处理等)。在具体实施中,导管和控制器的连接是通过导管上的转接头实现的。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导管3包括鞘管30和鞘管30内的驱动轴31和信号线32、超声换能器(图中未示出)以及转接头,其中,转接头包括外壳33、旋转部34、导管插针35。超声换能器设置在鞘管内,并且是远离控制器的一端,驱动轴通常是两个一大一小的嵌套在一起的双层弹簧管,它们的绕向相反,较小的弹簧管中间包含有两根信号线,两根信号线一端与超声换能器连接,另一端与导管插针连接以与控制器连接。外壳具有与控制器的插座相配合的结构,实现固定的作用,旋转部与控制器中的电机所带动的一个旋转轴连接,并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从而带动驱动轴转动实现超声换能器的旋转。由于导管插入人体内部的长度太长(1米以上),因此而引起的信号干扰现象非常严重,并且因心脏器械的安规要求,其漏电流<10uA,更加大了信号抗扰的难度,又由于它一直在以30/s的速度旋转,造成IVUS的图像干扰问题非常严重。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信号干扰,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在控制器中的信号处理电路上增加干扰抑制电路、或在旋转变压器上增加隔离装置等。虽然以上措施能够减少信号干扰,从而改善图像质量,但是改善的效果是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VUS导管,用于连接超声换能器和控制器,从而将超声换能器采集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器进行信号分析,该导管的内部设置有抗扰电路,大大降低了将寄生电容引入控制器的风险,对干扰信号的隔离效果有明显的提高。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供一种包含该导管的IVUS。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VUS导管,包括鞘管30和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括用于将鞘管30与控制器2的插座连接的外壳33和外壳33内的旋转部34,所述旋转部34被所述插座驱动并带动所述鞘管30中的驱动轴31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34内设置有抗扰电路36,所述抗扰电路36的一端通过信号线32与超声换能器电连接,所述抗扰电路36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座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抗扰电路36包括共模电感和电容构成的谐振结构,所述共模电感分别与所述信号线32和所述电容电连接,所述电容与所述插座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电容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共模电感中的第一电感构成串联谐振、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共模电感中的第二电感构成串联谐振。优选地,所述抗扰电路36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共模电感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容具体为超高频电容。优选地,所述谐振结构为2个,并串联连接以构成二级串联谐振。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公共端通过导管插针35与所述插座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抗扰电路36还包括双面电路板361,所述共模电感和所述第三电容设置于所述双面电路板的一面,所述第三电容置于所述共模电感的环形磁芯360中,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设置于所述双面电路板361的另一面。优选地,所述双面电路板361具体为FR4材质环氧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VUS,包括主机1、控制器2,还包括所述的IVUS导管。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应用于IVUS的导管,包括鞘管和转接头,转接头包括用于与控制器的插座连接的外壳和外壳内的旋转部,旋转部被插座驱动并带动鞘管中的驱动轴旋转,从而带动超声换能器旋转以进行信号采集。在旋转部中还设置有抗扰电路,超声换能器将采集的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至抗扰电路,由抗扰电路传输给控制器进行信号处理。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抗扰电路是设置在导管内部,并且跟随导管中的旋转部同时旋转,由于导管的直径较小,使得信号传导经过的材料Q值低,且表面积小,所以对应的寄生电容小,大大降低了将寄生电容引入控制器的风险。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对干扰信号的隔离效果有明显的提高。此外,应用于本申请提供的导管的IVUS,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IVUS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VUS导管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扰电路的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效应干扰的波形图;图6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扰电路后信号波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抗扰电路的原理图。附图标记如下:1为主机、2为控制器、3为导管、30为鞘管31为驱动轴31、32为信号线、33为外壳、34为旋转部、35为导管插针、36为抗扰电路、360为环形磁芯、361为双面电路板、L1为第一电感、L2为第二电感、L3为第三电感、L4为第四电感、C1为第一电容、C2为第二电容、C3为第三电容、C4为第四电容、C5为第五电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IVUS及其导管。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VUS导管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导管3包括鞘管30和转接头,转接头包括用于将鞘管30与控制器2的插座连接的外壳33和外壳33内的旋转部34,旋转部34被插座驱动并带动鞘管30中的驱动轴31旋转,其中,旋转部34内设置有抗扰电路36,抗扰电路36的一端通过信号线32与超声换能器电连接,抗扰电路36的另一端与插座电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轴31和超声换能器位于鞘管内,当工作人员需要采集人体内血管的信号时,将鞘管30插入血管中,由于鞘管30外壁光滑,并且驱动轴31和超声换能器在鞘管30内部,所以即使驱动轴31和超声换能器在鞘管30内旋转,也不会直接作用在血管壁上以免损坏血管。另外,鞘管30的作用还可以保护驱动轴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VUS导管,包括鞘管(30)和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括用于将鞘管(30)与控制器2的插座连接的外壳(33)和外壳(33)内的旋转部(34),所述旋转部(34)被所述插座驱动并带动所述鞘管(30)中的驱动轴(31)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34)内设置有抗扰电路(36),所述抗扰电路(36)的一端通过信号线(32)与超声换能器电连接,所述抗扰电路(36)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座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VUS导管,包括鞘管(30)和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括用于将鞘管(30)与控制器2的插座连接的外壳(33)和外壳(33)内的旋转部(34),所述旋转部(34)被所述插座驱动并带动所述鞘管(30)中的驱动轴(31)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34)内设置有抗扰电路(36),所述抗扰电路(36)的一端通过信号线(32)与超声换能器电连接,所述抗扰电路(36)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座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扰电路(36)包括共模电感和电容构成的谐振结构,所述共模电感分别与所述信号线(32)和所述电容电连接,所述电容与所述插座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共模电感中的第一电感构成串联谐振、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共模电感中的第二电感构成串联谐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扰电路(36)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传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