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揉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60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桶、揉捻盘和控制系统,揉捻桶由第一传动机构带动在水平方向做回转运动,揉捻桶包括两端敞口的桶体和位于桶体上方的压力机构,桶体用于盛放茶叶,压力机构能够从所述桶体的上方伸入到所述桶体,且对茶叶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揉捻盘位于所述揉捻桶的下方,揉捻盘的上方设有棱骨架,棱骨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在水平方向做圆周转动,桶体、压力机构和棱骨架相互配合以对茶叶进行揉捻工作,揉捻盘中间设有出茶口;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压力机构和棱骨架连接,以控制其对所述茶叶进行揉捻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可转动的棱骨架,实现揉捻速度的控制,提升茶叶揉捻效果。

Tea roll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a rol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rolling barrel, a rolling disk and a control system. The rolling barrel is driven by a firs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o make a rotary motion in a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rolling barrel comprises a can body with two open ends and a pressure mechanism above the can body. The can body is used for holding tea leaves, and the pressure mechanism can extend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n body to the can body, and the tea is placed vertically A straight downward pressure; the rolling disk is located under the rolling barrel,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rolling disk is provided with an edge framework, which is driven by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o make a circular rotation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the barrel body, the pressure mechanism and the edge framework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roll the tea, and the middle of the rolling disk is provided with a tea outlet; the control system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pressure mechanism and the edge framework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to control the rolling work of the tea.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ontrol of rolling speed and improves the rolling effect of tea by designing a rotatable edge frame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揉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揉捻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茶叶揉捻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揉捻的过程中,需要较好的控制揉捻的力度,要求“轻-重-轻”的揉捻原则,而揉捻的力度包括揉捻桶转动使得桶壁回转施加给茶叶的反作用力,棱骨对茶叶的反作用力,揉捻桶上方施加的压力等。揉捻桶的转动,对电机要求较高,其负载较大,通常选用恒速的方式进行揉捻,避免电机反复变速而影响电机性能的稳定,也有通过电机变速来实现控制,成本较高且电机使用寿命较短。棱骨都是固定在揉捻盘上,通过揉捻桶的回转运动实现两个对茶叶的作用。并且揉捻桶里面茶叶的多少对揉捻过程的控制也有很要求,目前都是采用投放定量茶叶或者每次进行人工称重后再通过控制选择来实现这一要求,这造成很大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其至少解决了以上部分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桶,所述揉捻桶由第一传动机构带动在水平方向做回转运动,所述揉捻桶包括两端敞口的桶体和位于所述桶体上方的压力机构,所述桶体用于盛放茶叶,所述压力机构能够从所述桶体的上方伸入到所述桶体,且对所述茶叶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揉捻盘,所述揉捻盘位于所述揉捻桶的下方,所述揉捻盘的上方设有棱骨架,所述棱骨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在水平方向做圆周转动,所述桶体、所述压力机构和所述棱骨架相互配合以对所述茶叶进行揉捻工作,所述揉捻盘中间设有出茶口;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压力机构和棱骨架连接,以控制其对所述茶叶进行揉捻工作。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可以转动的棱骨架,将棱骨架与揉捻盘分离,这样第二传动机构只要实现驱动棱骨架转动即可,负载较低,方便精准控制转速;再结合压力机构施加的压力和揉捻桶回转运动所形成的反作用力,来共同对茶叶进行揉捻工作,能够起到很好的揉捻效果,同时也降低了第一传动机构的负载,便于通过棱骨架来实现转动速度的调节,进而实现揉捻过程的有效控制。进一步优选为:对茶叶进行揉捻工作时,由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揉捻桶按照恒定的速度v1做回转运动,且所述压力机构向下施加压力F1;经过时间t1后,所述压力机构向下施加压力F2,其中F2>F1,所述揉捻桶继续按照速度v1做回转运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棱骨架做圆周转动,所述棱骨架转动速度为v2,其中所述棱骨架转动方向与所述揉捻桶转动方向相反且v2先增大后减小;所述揉捻桶做回转运动的周期为T1,所述棱骨架转动的周期为T2,其中T1≤T2;经过时间t2后,调整所述压力机构向下施加的压力回到F1,所述棱骨架停止转动;再经过时间t3后,所述揉捻桶停止转动,所述压力机构停止施加压力,并通过所述出茶口卸茶。采用上述结构,将茶叶揉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中间阶段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棱骨架做圆周转动,棱骨架转动方向与揉捻桶回转运动方向相反,同时增加压力机构施加的压力,实现对茶叶揉捻力度的增加。通过设定T1≤T2,由于揉捻桶回转运动一个周期所运动的路径较长,因此揉捻桶回转运动的速度要比棱骨架运动的速度要大,否则揉捻桶的桶壁对茶叶的反作用力将会被削减,不利于茶叶的揉捻,同时也方便通过调节棱骨架的转动速度来实现整体速度的调节。进一步优选为:在对所述茶叶进行揉捻工作前,所述控制系统判断茶叶种类,并预制有老叶揉捻程序、鲜叶揉捻程序和嫩叶揉捻程序;在时间t1和t3工作过程中,所述老叶揉捻程序中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棱骨架以速度v3转动,其中v3<v2,且所述棱骨架转动方向与所述揉捻桶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嫩叶揉捻程序中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棱骨架以速度v4转动,其中v4<v1,且所述棱骨架转动方向与所述揉捻桶转动方向相同。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根据茶叶的种类来进行揉捻控制。鲜叶揉捻程序就按照正常的揉捻过程即可,老叶揉捻程序需要在时间t1和t3工作过程中也要加大揉捻力度,而嫩叶的揉捻程序则需要在这两个过程中,减低揉捻力度。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压力机构包括压板、升降结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压板与所述升降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所述升降结构的上端驱动连接;所述压板通过所述升降结构在压茶状态和添茶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添茶状态下,所述升降结构将所述压板上升到所述揉捻桶的正上方;所述压茶状态下,所述升降结构将所述压板伸入到所述揉捻桶中;所述升降结构上还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压板伸入所述揉捻桶的深度,并传递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压板伸入所述揉捻系统的深度越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时间t1和t3则越短,且所述棱骨架转动速度v2越小。采用上述结构,压力机构向揉捻桶里面的茶叶施加压力,通过压板伸入到揉捻桶中,通过传感器测得压板伸入揉捻桶中的深度,进而可以间接得出揉捻桶中茶叶的多少,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时间和速度的控制,使得茶叶的揉捻效果更好。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位于所述揉捻桶上方的视觉系统,所述视觉系统包括摄像机和照明件,至少部分所述压板为透明结构,所述摄像机和所述照明件位于所述压板的透明部分的正上方;所述摄像机对所述揉捻桶里面的茶叶进行拍照,并传递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进行识别来判断茶叶种类。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通过视觉系统识别揉捻桶中茶叶的种类,并根据茶叶种类进行揉捻工作控制,更加智能自动化。进一步优选为:在经过时间t3后,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棱骨架转动,以将所述揉捻盘上的茶叶转动到所述出茶口位置。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茶叶揉捻工作完成后,通过棱骨架转动将剩余在揉捻盘上的茶叶进行清理。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揉捻盘和所述棱骨架均为内凹型;所述棱骨架包括多个外棱骨和棱骨圆环,多个所述外棱骨呈圆周型分布,且固定连接在所述棱骨圆环的外侧;所述棱骨圆环的底部固定设有齿轮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揉捻盘的下方,并通过所述齿轮组带动所述棱骨架转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揉捻盘和棱骨架设置为内凹型,且呈圆周型分布,转动过程中,对茶叶的作用力更到位,茶叶在揉捻时,翻滚良好,其揉捻成条的能力就会增强,进而使得茶叶成条率更高,揉捻效果更好。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齿轮组转动,进而实现棱骨架的转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茶口与所述棱骨圆环相对应,所述揉捻盘底部设有挡茶板和气缸,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挡茶板转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出茶口;所述挡茶板上设有多个呈圆周型分布的内棱骨,所述挡茶板为外凸状。采用上述结构,实现自动打开出茶口,进行卸茶。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棱骨和所述内棱骨均为阿基米德螺线型弧条,且二者的弧条朝向相反;所述揉捻桶做回转运动的方向与所述外棱骨弧条朝向相反;所述外棱骨的厚度为9至11mm;和/或所述揉捻桶底部和所述外棱骨顶部之间的间隙为1至3mm。采用上述结构,外棱骨的合理布置及参数设计是要保征棱骨能够充分起到揉捻茶叶的作用,从而使揉捻运动规律的形成,对茶叶的揉捻效果更好。内棱骨弧条反向设置,能够增加茶叶的翻滚。揉捻桶底部和外棱骨间隙设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揉捻桶,所述揉捻桶由第一传动机构带动在水平方向做回转运动,所述揉捻桶包括两端敞口的桶体和位于所述桶体上方的压力机构,所述桶体用于盛放茶叶,所述压力机构能够从所述桶体的上方伸入到所述桶体,且对所述茶叶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n揉捻盘,所述揉捻盘位于所述揉捻桶的下方,所述揉捻盘的上方设有棱骨架,所述棱骨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在水平方向做圆周转动,所述桶体、所述压力机构和所述棱骨架相互配合以对所述茶叶进行揉捻工作,所述揉捻盘中间设有出茶口;/n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压力机构和棱骨架连接,以控制其对所述茶叶进行揉捻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揉捻桶,所述揉捻桶由第一传动机构带动在水平方向做回转运动,所述揉捻桶包括两端敞口的桶体和位于所述桶体上方的压力机构,所述桶体用于盛放茶叶,所述压力机构能够从所述桶体的上方伸入到所述桶体,且对所述茶叶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
揉捻盘,所述揉捻盘位于所述揉捻桶的下方,所述揉捻盘的上方设有棱骨架,所述棱骨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在水平方向做圆周转动,所述桶体、所述压力机构和所述棱骨架相互配合以对所述茶叶进行揉捻工作,所述揉捻盘中间设有出茶口;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压力机构和棱骨架连接,以控制其对所述茶叶进行揉捻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对茶叶进行揉捻工作时,由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揉捻桶按照恒定的速度v1做回转运动,且所述压力机构向下施加压力F1;经过时间t1后,所述压力机构向下施加压力F2,其中F2>F1,所述揉捻桶继续按照速度v1做回转运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棱骨架做圆周转动,所述棱骨架转动速度为v2,其中所述棱骨架转动方向与所述揉捻桶转动方向相反且v2先增大后减小;所述揉捻桶做回转运动的周期为T1,所述棱骨架转动的周期为T2,其中T1≤T2;经过时间t2后,调整所述压力机构向下施加的压力回到F1,所述棱骨架停止转动;再经过时间t3后,所述揉捻桶停止转动,所述压力机构停止施加压力,并通过所述出茶口卸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茶叶进行揉捻作前,所述控制系统判断茶叶种类,并预制有老叶揉捻程序、鲜叶揉捻程序和嫩叶揉捻程序;在时间t1和t3工作过程中,
所述老叶揉捻程序中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棱骨架以速度v3转动,其中v3<v2,且所述棱骨架转动方向与所述揉捻桶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嫩叶揉捻程序中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棱骨架以速度v4转动,其中v4<v1,且所述棱骨架转动方向与所述揉捻桶转动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构包括压板、升降结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压板与所述升降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所述升降结构的上端驱动连接;所述压板通过所述升降结构在压茶状态和添茶状态之间切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十九铺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