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49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包括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后端盖,壳体包括周壁、前壁和安装腔,安装腔贯穿壳体的后端,前壁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通孔;定子组件嵌铸在安装腔内,后端盖可拆卸地封闭安装腔,转子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且转子组件的输出轴穿过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将前端盖和机壳做为一体注塑成型,这样设置前端盖不再需要设置环形锁合槽,而轴承室与壳体主体的同心度则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而得到有效的确保,同时后端盖也为注塑成型,进一步使得整个电机产品的同心度的精度高,继而使得电机在工作的时候噪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获得很好的静音效果。

A motor

The mo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shell, a stator assembly, a rotor assembly and a rear end cover. The shell includes a peripheral wall, a front wall and a mounting cavity. The mounting cavity runs through the rear end of the shell, and the front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mounting cavity. The stator assembly is embedded in the mounting cavity, and the rear end cover can be detachable to close the mounting cavity, and the rotor assembly can be rotatably arranged in the mounting cavity, and the The output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mo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takes the front-end cover and the shell as an integral injection molding, so that the front-end cover does not need to be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locking groove, while the concentricity of the bearing chamber and the shell body can be effectively ensured through the integral injection mol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r-end cover is also injection molding, further improving the concentricity accuracy of the whole motor product, Then the noise of the motor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when it is working, and a good mute effect is ob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现有的电机结构包括定子组件、机壳、转子组件、前端盖、后端盖,机壳设有前后两端敞口的安装腔,定子组件固定安装于安装腔内,转子组件活动安装于安装腔内,后端盖与机壳后端连接用于封装安装腔的后端敞口,前端盖设有环形锁合槽,其通过所述环形锁合槽与机壳前端连接以封闭安装腔的前端敞口,前端盖的轴承室中部设有过孔,转子组件的输出轴通过该过孔与外部设备连接,由于现在的前端盖是通过冲压成型,金属变形量大,其轴承室与环形锁合槽的同心度难以确保高精度,以至于电机在运行的时候产生较大的噪音。据上所述,现有的电机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本技术的电机具有良好的静音效果,且制造工艺简单。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电机,包括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后端盖,壳体包括周壁、前壁和安装腔,安装腔贯穿壳体的后端,前壁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通孔;定子组件嵌铸在安装腔内,后端盖可拆卸地封闭安装腔,转子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且转子组件的输出轴穿过通孔。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前壁位于安装腔一侧设有第一轴承室,后端盖上设有第二轴承室,第一轴承设置在第一轴承室内,通孔贯穿第一轴承室,第二轴承设置在第二轴承室内;转子组件的输出轴与第一轴承紧配合,转子组件的后端转轴与第二轴承紧配合。本方案通过轴承室与轴承相配合,以固定转子组件的前端和后端,有利于转子组件转动时的顺滑性,由于第一轴承室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第一轴承室与转子组件的输出轴具有较高的同心度。优选的,前壁的外侧设有环形的第一避空槽,第一避空槽的内侧形成凸台,第一轴承室设置在凸台的内侧,通孔设置在凸台上且贯穿第一轴承室与安装腔连通,本方案第一避空槽的设置有利于节省壳体的材料成本。优选的,前壁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凸台,第一轴承室设置在凸台的内侧,通孔设置在凸台上且贯穿第一轴承室与安装腔连通。为使壳体与转子组件的连接更紧密稳固,还包括第一金属垫圈和第二金属垫圈,第一金属垫圈嵌铸于第一轴承室上并覆盖第一轴承室的内壁,第二金属垫圈嵌铸于第二轴承室上并覆盖第二轴承室的内壁。为固定后端盖与安装腔的连接,后端盖的后侧设有沿其外周壁向外凸出的限位凸筋,壳体的周壁后侧配合限位凸筋设有限位台阶。本方案有利于操作人员对电机进行拆卸,当需要对电机进行维修时,通过顶压转子组件的输出轴,可将后端盖向后推移以打开安装腔。为节约后端盖的材料成本,后端盖的外侧设有环形的第二避空槽,第二避空槽的内侧形成第二凸台,第二轴承室设置在凸台的内侧,第二避空槽内设有若干以第二凸台为中心均匀分布的加强筋以防止第二凸台受力变形。优选的,所述壳体、后端盖均为注塑成型,本方案有利于提升第二轴承室与转子组件的同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机将前端盖和机壳做为一体注塑成型,这样设置前端盖不再需要设置环形锁合槽,而轴承室与壳体主体的同心度则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而得到有效的确保,同时后端盖也为注塑成型,进一步使得整个电机产品的同心度的精度高,继而使得电机在工作的时候噪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获得很好的静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电机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电机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电机的整体示意图;图4是电机的剖视图;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标号说明:电机1:壳体2、安装腔201、通孔202、第一轴承室203、第一避空槽204、第一凸台205、金属垫圈206、限位台阶207;转子组件3:输出轴301、卡槽3011、第一轴承302、第二轴承303、卡簧304、后端转轴305;后端盖4:第二轴承室401、避空槽402、加强筋4021、限位凸筋403、第二凸台404;定子组件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述“上”、“下”、“前”、“后”、“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5所示,本技术的电机1包括壳体2、定子组件5、转子组件3和后端盖4,壳体、后端盖均为注塑成型,壳体2包括周壁、前壁和安装腔201,安装腔201贯穿壳体2的后端,前壁上设有与安装腔201连通的通孔202;定子组件5嵌铸在安装腔201内,后端盖4可拆卸地封闭安装腔201,转子组件3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腔201内,并且转子组件3的输出轴301穿过通孔202。还包括第一轴承302和第二轴承303,前壁位于安装腔201一侧设有第一轴承室203,后端盖4上设有第二轴承室401,第一轴承302设置在第一轴承室203内,通孔202贯穿第一轴承室203,第二轴承303设置在第二轴承室401内;转子组件3的输出轴301与第一轴承302紧配合,转子组件3的后端转轴305与第二轴承303紧配合。具体的,第一轴承302的外圈与第一轴承室203固定连接,其内圈与输出轴301同步转动;第二轴承303的外圈与第二轴承室401固定连接,其内圈与后端转轴305同步转动。输出轴301和后端转轴305均设有用于固定轴承的卡簧304,输出轴301、后端转轴305的周壁环设有卡槽3011,卡簧304通过卡槽3011扣合在转子组件3上并与第一轴承302或第二轴承303相抵顶。本方案通过轴承室与轴承相配合,以固定转子组件3的前端和后端,有利于转子组件3转动时的顺滑性。壳体2前壁的外侧设有环形的第一避空槽204,第一避空槽204的内侧形成凸台205,第一轴承室203设置在凸台205的内侧,通孔202设置在凸台205上且贯穿第一轴承室与安装腔201连通,本方案有利于节省壳体2的材料成本。或者,前壁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凸台205,第一轴承室203设置在凸台205的内侧,通孔202设置在凸台205上且贯穿第一轴承室与安装腔201连通。为使壳体2与转子组件3的连接更紧密稳固,还包括第一金属垫圈206和第二金属垫圈206,第一金属垫圈206嵌铸于第一轴承室203上并覆盖第一轴承室203的内壁,第二金属垫圈206嵌铸于第二轴承室401上并覆盖第二轴承室401的内壁。为固定后端盖4与安装腔201的连接,后端盖4的后侧设有沿其外周壁向外凸出的限位凸筋403,壳体2的周壁后侧配合限位凸筋403设有限位台阶207。为节约后端盖4的材料成本,后端盖4的外侧设有环形的第二避空槽402,第二避空槽402的内侧形成第二凸台404,第二轴承室401设置在凸台205的内侧,第二避空槽402内设有若干以第二凸台404为中心均匀分布的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后端盖,所述壳体包括周壁、前壁和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贯穿所述壳体的后端,所述前壁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通孔;/n所述定子组件嵌铸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后端盖可拆卸地封闭所述安装腔,所述转子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且转子组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后端盖,所述壳体包括周壁、前壁和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贯穿所述壳体的后端,所述前壁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通孔;
所述定子组件嵌铸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后端盖可拆卸地封闭所述安装腔,所述转子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且转子组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前壁位于所述安装腔一侧设有第一轴承室,所述后端盖上设有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室内;
所述转子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轴承紧配合,所述转子组件的后端转轴与所述第二轴承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的外侧设有环形的第一避空槽,所述第一避空槽的内侧形成凸台,所述第一轴承室设置在所述凸台的内侧,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凸台上且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室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前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巧夫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