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31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1:21
一种触控装置,包括一基座、一支撑板以及一触控面板。基座包括一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一侧壁、以及设置于底板的一弹性扣合元件。底板以及侧壁形成一容置腔,且容置腔具有一开口。支撑板包括一支撑本体以及一固定元件。支撑本体设置于容置腔内。固定元件设置于支撑本体的一固定侧上。触控面板设置于支撑本体上,且覆盖开口。弹性扣合元件扣合固定元件,借以将支撑本体的固定侧固定于基座上。

touch device

A touch device includes a base, a support plate and a touch panel. The base includes a base plate, a side wall arranged on the base plate, and an elastic fastening element arranged on the base plate.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ide wall form an accommodation cavity, and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has an opening. The support plate includes a support body and a fixed element. The support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cavity. The fixing element is arranged on a fixed side of the support body. The touch panel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body and covers the opening. The elastic fastening element is used to fasten the fixed side of the support body to the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装置
本技术主要关于一种触控装置,尤指一种设置于一电子装置上的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笔记型电脑上提供触控模块,提供触控的方式操作笔记型电脑。此外,已知的触控模块另提供了按压的功能,让使用者模拟鼠标的点击动作。然而,为了满足薄型化的需求,触控模块的组装方式较为复杂,因此难以有效率的生产笔记型电脑,进而增加了笔记型电脑的制作成本。因此,虽然目前的触控模块符合了其使用的目的,但尚未满足许多其他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触控模块的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可具有简易的组装,进而可节省触控装置的制作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一基座、一支撑板以及一触控面板。基座包括一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一侧壁、以及设置于底板的一弹性扣合元件。底板以及侧壁形成一容置腔,且容置腔具有一开口。支撑板包括一支撑本体以及一固定元件。支撑本体设置于容置腔内。固定元件设置于支撑本体的一固定侧上。触控面板设置于支撑本体上,且覆盖开口。弹性扣合元件扣合固定元件,借以将支撑本体的固定侧固定于基座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触控装置可借由固定元件以及弹性扣合元件的设计,简化触控装置的组装,进而可节省触控装置的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可从以下详细描述中良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各方面。应注意的是,根据本产业的一般作业,图式并未必按照比例绘制。事实上,可能任意的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做清楚的说明。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子装置以及触控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触控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触控装置的分解图。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基座的俯视图。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触控装置于一安装过程的示意图。【符号说明】触控装置1基座10底板11侧壁12弹性扣合元件13扣合部131第二滑动面132止挡面133弹性臂14上表面15触发部16支撑板20支撑本体21固定侧211按压侧212固定元件22扣合槽221侧表面222第一滑动面223锁固孔224限制元件23第一穿孔(穿孔)24第二连接孔(连接孔)25触控面板30粘着层40第二穿孔(穿孔)41第三连接孔(连接孔)42按钮50电子元件60电子装置A1主机A10外壳体A11操作面A111安装开口A112键盘模块A12键盘基板A121按键A122屏幕A20屏幕壳体A21显示面A211显示面板A22转轴机构A30排列方向D1间隙G1容置腔S1开口S2第一结合孔(结合孔)S3限制孔S4第一连接孔(连接孔)S6锁固元件T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技术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技术,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例如,第一特征在一第二特征上或上方的结构的描述包括了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直接接触,或是以另一特征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以致于第一和第二特征并不是直接接触。于此使用的空间上相关的词汇,例如上方或下方等,仅用以简易描述图式上的一元件或一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式上描述的方位外,包括于不同的方位使用或是操作的装置。此外,图式中的形状、尺寸、厚度、以及倾斜的角度可能为了清楚说明的目的而未依照比例绘制或是被简化,仅提供说明的用。在此,「约」、「大约」、「大致」等用语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之内,较佳是10%之内,且更佳是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意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大致」等的含义。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子装置A1以及触控装置1的立体图。于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A1可为一笔记型电脑、一个人电脑、一键盘装置、一电子绘图板、或是一触控输入装置,但并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A1可为笔记型电脑。电子装置A1包括一主机A10、一屏幕A20、以及多个转轴机构(hingemechanism)A30。主机A10可大致为一板状结构。主机A10可包括一外壳体A11以及一键盘模块A12。外壳体A11可大致为一板状结构。外壳体A11包括一操作面A111以及一安装开口A112。安装开口A112形成于操作面A111。键盘模块A12设置于外壳体A11的操作面A111上。键盘模块A12可依据使用者的操作产生一输入信号。键盘模块A12可包括一键盘基板A121以及多个按键A122。按键A122排列于键盘基板A121上。当一按键A122被按压时,键盘模块A12产生一输入信号。于一些实施例中,主机A10可更包括一主机板以及一处理芯片(图未示),但并不以此为限。主机板设置于外壳体A11之内,且可电性连接于键盘模块A12以及处理芯片。处理芯片设置于主机板上,且位于外壳体A11之内以及键盘模块A12的下。于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芯片可为一中央处理器(CPU)。屏幕A20经由转轴机构A30枢接于主机A10。换句话说,屏幕A20可经由转轴机构A30相对于主机A10之外壳体A11旋转。屏幕A20可大致为一板状结构,且可连接于主机A10之外壳体A11。于一些实施例中,屏幕A20可为一触控屏幕。屏幕A20可包括一屏幕壳体A21以及一显示面板A22。显示面板A22设置于屏幕壳体A21的一显示面A211上,且电性连接于主机A10的主机板。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A22可为一触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A22可用以显示一画面。如图1所示,当屏幕A20于一开启位置时,屏幕A20相对于主机A10倾斜。于一些实施例中,当屏幕A20于一开启位置时,较佳地,屏幕A20与主机A10之间的夹角于80度至180度的范围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显示面A211亦相对于操作面A111倾斜。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屏幕A20与主机A10之间的夹角可于0度至360度的范围之间。转轴机构A30可连接于主机A10之外壳体A11以及屏幕A20的屏幕壳体A21。转轴机构A30可用以提供主机A10以及屏幕A20之间一扭力。触控装置1可设置于外壳体A11的操作面A111上,且位于安装开口A112内。触控装置1可电性连接于主机A10的主机板。触控装置1可依据使用者的操作产生一触控信号及/或一按压信号。于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芯片依据输入信号、触控信号及/或按压信号产生一显示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座,包括一底板、设置于该底板上的一侧壁、以及设置于该底板的一弹性扣合元件,其中,该底板以及该侧壁形成一容置腔,且该容置腔具有一开口;/n一支撑板,包括:/n一支撑本体,设置于该容置腔内;以及/n一固定元件,设置于该支撑本体的一固定侧上;以及/n一触控面板,设置于该支撑本体上,且覆盖该开口,/n其中该弹性扣合元件扣合该固定元件,借以将该支撑本体的该固定侧固定于该基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包括一底板、设置于该底板上的一侧壁、以及设置于该底板的一弹性扣合元件,其中,该底板以及该侧壁形成一容置腔,且该容置腔具有一开口;
一支撑板,包括:
一支撑本体,设置于该容置腔内;以及
一固定元件,设置于该支撑本体的一固定侧上;以及
一触控面板,设置于该支撑本体上,且覆盖该开口,
其中该弹性扣合元件扣合该固定元件,借以将该支撑本体的该固定侧固定于该基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元件更包括一扣合槽,形成于该固定元件的一侧表面,且该弹性扣合元件更包括一扣合部,对应该扣合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元件沿一排列方向延伸,该固定元件具有相对于该排列方向倾斜的一第一滑动面,且该扣合部具有相对于该排列方向倾斜的一第二滑动面,其中,于该固定元件沿该排列方向插置于该弹性扣合元件的过程中,该第一滑动面沿该第二滑动面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合部具有相对于该排列方向倾斜的一止挡面,该止挡面相对于该排列方向的斜率大于该第二滑动面相对于该排列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恩廷陈建佑赖志锡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