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096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所述炉体的腔体内设有上水箱和下水箱;所述上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上水箱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上端,所述下水箱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下端;所述上水箱的底部与所述下水箱的顶部之间设有多件第一水管,所述下水箱的底部与所述上水箱的顶部之间设于多根第二水管;所述上水箱,所述下水箱,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形成水循环回路;一供水管从所述炉体的尾气排放管伸入到所述腔体的底部;伸入所述炉体内的部分的所述供水管与所述上水箱之间设有多根分水管。供水管从尾气排放管穿入到炉体内,因此排放的尾气中的热量部分会被供水管的水吸收,达到给水预热,增加热量的利用率。

Water circulation device of coal water slurry steam boi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circulation device of a coal water slurry steam boiler, wherein the cavity of the furna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water tank and a lower water tank; the top of the upper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port, the upper water tank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cavity body, the lower water tank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cavity body;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water tank and the top of the lower water tank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water pipes, and the lower water tank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cavity body A plurality of second water pip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tank and the top of the upper water tank; the upper water tank, the lower water tank, the first water pipe and the second water pipe form a water circulation circuit; a water supply pipe extends from the tail gas discharge pipe of the furnace body to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a plurality of water distribution pip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water supply pipe extending into the part of the furnace body and the upper water tank. The water supply pipe penetrates into the furnace from the tail gas discharge pipe, so the heat part of the discharged tail gas will be absorbed by the water of the water supply pipe to preheat the water supply and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煤浆锅炉领域,具体涉及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的蒸汽锅炉主要是水煤浆锅炉;水煤浆锅炉的尾气排放口一般是在炉体的下端;然而,尾气在排放的过程中,尾气中存在大量的热量,而尾气经过处理好排入到大气中,因此会造成热量部分丧失,增加能耗,降低了利用率;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来解决目前水煤浆蒸汽锅炉的尾气排放会造成热量部分丧失,降低热量的热利用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腔体内设有上水箱和下水箱;所述上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上水箱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上端,所述下水箱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下端;所述上水箱的底部与所述下水箱的顶部之间设有多件第一水管,所述下水箱的底部与所述上水箱的顶部之间设于多根第二水管;所述上水箱,所述下水箱,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形成水循环回路;一供水管从所述炉体的尾气排放管伸入到所述腔体的底部;伸入所述炉体内的部分的所述供水管与所述上水箱之间设有多根分水管。进一步,所述上水箱为双联水箱,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二箱体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容积;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下水箱连通的所述第一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下水箱之间;所述分水管连接在所述供水管与所述第一箱体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箱体内腔体的上端还设有水位检测单元,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还设有电动水阀。进一步,所述上水箱和所述下水箱均为不锈钢水箱。进一步,位于所述尾气排放管内的部分所述供水管为螺旋管。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供水管从尾气排放管穿入到炉体内,因此排放的尾气中的热量部分会被供水管的水吸收,达到给水预热,增加热量的利用率;2、通过分水管进入到上水箱内的水,因为通过加热后输入到上水箱;避免了分水管中的水因温度低而对水蒸气起到冷却作用,降低水蒸气的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是所述水箱和下水箱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是所述水箱和下水箱部分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所述供水管部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实施例如图1-4所示,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腔体内设有上水箱2和下水箱3;所述上水箱2的顶部设有排气口20,所述上水箱2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上端,所述下水箱3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下端;所述上水箱2的底部与所述下水箱3的顶部之间设有多件第一水管4,所述下水箱3的底部与所述上水箱2的顶部之间设于多根第二水管5;所述上水箱2,所述下水箱3,所述第一水管4和所述第二水管5形成水循环回路。炉体1内的煤燃烧时,给第二水管5内的水加热,根据流体力学,温度高的水往上流动,温度低的水往下流动,因此水循环回路内的水不断循环,实现循环加热,而产生的蒸汽则从排气口20排出。一供水管6从所述炉体1的尾气排放管10伸入到所述腔体的底部;伸入所述炉体1内的部分的所述供水管6与所述上水箱2之间设有多根分水管7。供水管6从尾气排放管10穿入到炉体内,因此排放的尾气中的热量部分会被供水管6的水吸收,达到给水预热,增加热量的利用率;并且通过分水管7进入到上水箱2内的水,因为通过加热后输入到上水箱2;避免了分水管7中的水因温度低而对水蒸气起到冷却作用,降低水蒸气的量的问题。具体地,在腔体内设置两支撑柱,两支撑柱分别支撑上水箱2的两端,达到对上水箱2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参照图3,所述上水箱2为双联水箱,包括第一箱体21和第二箱体22,所述第一箱体21与所述第二箱体22的上端相连通,所述排气口20设于所述第二箱体22的顶部。所述第二箱体22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一箱体21的容积;所述第一箱体21和所述第二箱体22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下水箱3连通的所述第一水管4;所述第二水管5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21与所述下水箱3之间;所述分水管7连接在所述供水管6与所述第一箱体21之间。因此,产生的蒸汽进入到第二箱体22内,再由排气口20排出,能避免上水箱2内的气压增大导致水也进入到排气口20。具体地,在腔体内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柱,第一箱体21和第二箱体22相邻端被支撑在第二支撑柱上。进一步,所述第一箱体21内腔体的上端还设有水位检测单元210,所述供水管6的进水端还设有电动水阀60。当水位高于水位检测单元210时,则电动水阀60关闭,暂时停止供水。具体地,水位检测单元210为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与PLC控制系统对接,因此,在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时,PLC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水阀60关闭。或者是,水位传感器与报警器对接,在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由工作人员操作电动水阀60关闭。进一步,所述上水箱2和所述下水箱3均为不锈钢水箱。进一步,位于所述尾气排放管10内的部分所述供水管6为螺旋管。因此,可以增加水路的长度,增加水的加热时间,达到更多地吸收尾气中的热量。工作原理,第二水管5中的水受热内会产生气泡导致整体密度变小而上升,上水箱2内水的密度大通过第一水管4往下流而形成自然循环。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腔体内设有上水箱和下水箱;所述上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上水箱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上端,所述下水箱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下端;所述上水箱的底部与所述下水箱的顶部之间设有多件第一水管,所述下水箱的底部与所述上水箱的顶部之间设于多根第二水管;所述上水箱,所述下水箱,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形成水循环回路;一供水管从所述炉体的尾气排放管伸入到所述腔体的底部;伸入所述炉体内的部分的所述供水管与所述上水箱之间设有多根分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腔体内设有上水箱和下水箱;所述上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上水箱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上端,所述下水箱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下端;所述上水箱的底部与所述下水箱的顶部之间设有多件第一水管,所述下水箱的底部与所述上水箱的顶部之间设于多根第二水管;所述上水箱,所述下水箱,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形成水循环回路;一供水管从所述炉体的尾气排放管伸入到所述腔体的底部;伸入所述炉体内的部分的所述供水管与所述上水箱之间设有多根分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煤浆蒸汽锅炉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箱为双联水箱,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红李强刘波进肖薛钉向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长荣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