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75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56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设置第一过滤罐通过在第一过滤罐设置过滤板进行污水预处理,代替传统的第一沉淀池,采用过滤的方式替代沉淀方式,加快了污水处理的速度。同时在过滤板上设置的清泥装置能够及时将污泥清理,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板过滤效率。同时设置的生物滤池以折流态依次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进行脱氮处理,无需添加污水内回流以及驱动内回流的动力设施,简化了设备运行调试的步骤,降低了后期维护的难度,降低了成本。

A multifunctional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A multi-functional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lter tank for sewage pretreatment by setting a filter plate in the first filter tank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dopt a filtering method to replace the sedimentation method, thus speeding up the sewage treatment spe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ludge cleaning device installed on the filter plate can clean the sludge in time, further improving the filtering efficiency of the filter pl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biofilter is set up to carry out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through anaerobic tank, anoxic tank and aerobic tank in order of baffled flow. There is no need to add the power facilities of sewage internal return and driving internal return, which simplifies the steps of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commissioning,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later maintenance, and reduces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
本公开涉及相关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并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我国每年的污水排放量高达几百亿吨,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是将污水集中,进行自然沉积和降解,该方法耗时长、不彻底,且仍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率。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为分层设置,各层填充不同的填充物,上层处理完直接通入下层,中间的各层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处理效果无法判断,污水处理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上端的处理不能够达到相应的处理效果,会对下层设置的各层都有影响,当检测设备出水达不到净化要求时,需要对污水处理设备各层重新更换填充物,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增加人工成本。并且这种分层设置污水处理设备无法检测每个处理过程的处理效果,主要依靠人工到现场去巡查,这就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并且由于是人工根据肉眼所见的状态进行判断,这就大大降低了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设置第一过滤罐通过在第一过滤罐设置过滤板进行污水预处理,代替传统的第一沉淀池,采用过滤的方式替代沉淀方式,加快了污水处理的速度。同时在过滤板上设置的清泥装置能够及时将污泥清理,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板过滤效率。同时设置的生物滤池以折流态依次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进行脱氮处理,无需添加污水内回流以及驱动内回流的动力设施,简化了设备运行调试的步骤,降低了后期维护的难度,降低了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包括第一过滤罐、生物滤池、过滤吸附仓和消毒池,所述第一过滤罐、生物滤池、过滤吸附仓和消毒池依次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上端第一进水管、设置在罐体空腔中的过滤板、设置在过滤板上的清泥装置以及设置在罐体下端的第一出水管;所述清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罐体侧壁连接罐体内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刮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罐体上设置出泥口,所述出泥口设置在与刮板相对的罐体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罐体的内腔底部设置倾斜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为多孔布水管,设置在第一过滤罐的罐体的内腔顶部。进一步地,生物滤池的顶面高度低于第一过滤罐的底面,所述生物滤池通过多个隔板从上到下分隔为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进水端分别设置在各自的池底,每个池子的进水端分别为多孔布水管,每个池子的出水端设置在各自的池子顶端。进一步地,厌氧池包括厌氧池进水管、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为厌氧池底板,第二隔板竖直设置与生物滤池的侧壁和顶壁都相隔设定的距离,厌氧池出水端为第二隔板与顶壁之间的空隙,厌氧池进水管设置在厌氧池的底部,所述厌氧池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连接。进一步地,缺氧池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及生物滤池的侧壁,第四隔板竖直设置,分别与生物滤池的左侧壁和第一隔板都相隔设定的距离,第四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的为缺氧池的出水端,缺氧池进水管设置在缺氧池的底部,第二隔板与生物滤池右侧壁之间的空间与缺氧池进水管相通。进一步地,过滤吸附仓包括过滤吸附仓进水管、过滤吸附仓出水管和内部设置的活性炭,所述过滤吸附仓进水管为多孔布水管,所述过滤吸附仓进水管设置在过滤吸附仓顶端,过滤吸附仓出水管连接生物滤池的出水管。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吸附仓出水管通过第一水泵连接生物滤池的出水管。进一步地,消毒池内设置明渠式紫外线消毒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1)本公开设置第一过滤罐通过在第一过滤罐设置过滤板进行污水预处理,代替传统的第一沉淀池,采用过滤的方式替代沉淀,加快了污水处理的速度。同时在过滤板上设置的清泥装置能够及时将污泥清理,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板过滤效率。(2)本公开的生物滤池以折流态依次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进行脱氮处理,无需添加污水内回流以及驱动内回流的动力设施,简化了设备运行调试的步骤,降低了后期维护的难度,降低了成本。(3)本公开的消毒池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避免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装置的结构图;其中:1、第一过滤罐,2、生物滤池,3、过滤吸附仓,4、消毒池,5、第一水泵;11、第一进水管,12、过滤板,13、清泥装置,13-1、驱动电机,13-2、活塞杆,13-3、刮板,14、第一出水管,15、出泥口,16、倾斜板;21、厌氧池,22、缺氧池,23、好氧池;21-1、第一隔板,21-2、第二隔板,21-3、厌氧池进水管;22-1、第三隔板,22-2、第四隔板,22-3、缺氧池进水管,23-1、好氧池进水管,23-2、第五隔板,23-3、好氧池出水管,3-1、过滤吸附仓进水管,3-2、过滤吸附仓出水管,3-3、吸附材料填充区,41、消毒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包括第一过滤罐1、生物滤池2、过滤吸附仓3和消毒池4,所述第一过滤罐1、生物滤池2、过滤吸附仓3和消毒池4分别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罐1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上端第一进水管11、设置在罐体空腔中的过滤板12、设置在过滤板12上的清泥装置13以及设置在罐体下端的第一出水管14;所述清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3-1、活塞杆13-2和刮板13-3,所述驱动电机13-1的输出端贯穿罐体侧壁连接罐体内活塞杆13-2的一端,所述活塞杆13-2的另一端连接有刮板13-3。所述刮板13-3的刮泥的一面设置刮片,底面的右端可以设置滚轮。驱动电机13-1工作带动活塞杆13-2往复运动,从而通过刮板13-3将过滤板12上堆积的污泥、悬浮物等污水中的大颗粒污物刮到过滤板12的图示中的左端,从而不影响过滤板12的过滤效果,所述过滤板12可以为微孔过滤板,可以反复冲洗使用,耗材低。针对含泥量少的污水,通过刮板13-3对过滤板12的清理就可以达到提高过滤效果的目的,对于含泥量较高的污水需要将刮下来的污泥定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过滤罐、生物滤池、过滤吸附仓和消毒池,所述第一过滤罐、生物滤池、过滤吸附仓和消毒池依次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上端第一进水管、设置在罐体空腔中的过滤板、设置在过滤板上的清泥装置以及设置在罐体下端的第一出水管;所述清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罐体侧壁连接罐体内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刮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过滤罐、生物滤池、过滤吸附仓和消毒池,所述第一过滤罐、生物滤池、过滤吸附仓和消毒池依次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上端第一进水管、设置在罐体空腔中的过滤板、设置在过滤板上的清泥装置以及设置在罐体下端的第一出水管;所述清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罐体侧壁连接罐体内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刮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罐体上设置出泥口,所述出泥口设置在与刮板相对的罐体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罐体的内腔底部设置倾斜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进水管为多孔布水管,设置在第一过滤罐的罐体的内腔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其特征是:生物滤池的顶面高度低于第一过滤罐的底面,所述生物滤池通过多个隔板从上到下分隔为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进水端分别设置在各自的池底,每个池子的进水端分别为多孔布水管,每个池子的出水端设置在各自的池子顶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双武牟泽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车华轩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