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49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包边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的驱动装置、位于转动杆末端的自锁结构以及其首端对准圆筒产品之中空部位的顶推结构,顶推结构和自锁结构均设置于工位转盘上,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机架并朝顶推结构的方向延伸,自锁结构包括均枢接于工位转盘上的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形成供转动杆伸入的抱合结构,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之间设置一呈弹性的弹性件,弹性件恒将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朝转动杆方向偏压以使二者形成的抱合结构抱合转动杆而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装置顶推顶推结构的末端而使得内衬纸被塞入产品之中空部位;同时还通过将自锁结构设置于工位转盘上且位于转动杆末端而实现了对转动杆的锁定。

Hemm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device arranged on a frame, a self-locking structure arranged at the end of a rotating rod and a pushing structure whose head end is aligned with the hollow part of a cylinder product. The pushing structure and the self-locking structure are both arranged on a position turntabl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device passes through the frame and extends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the pushing structure, and the self-locking structure includes all pivoting on the position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on the turntable form a clamping structure for the extension of the rotating rod. An elastic par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The elastic part constantly biases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the rotating rod to make the two formed holding structures hold the rotating rod and lock. The utility model pushes the end of the pushing structure through the driving device, so that the lining paper is inserted into the hollow part of the product; at the same time, the self-lock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working position turntable and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rotating rod to realize the locking of the rotat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商品包装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商品的形状各有不同,因此用于包装该产品的包装盒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尤其对于圆筒状的产品来说,由于该产品具有中空部位,一般在进行贴胶的时候首先需要将内衬纸沿该圆筒产品的外表面绕贴一圈;又由于一般情况下内衬纸的长度会比需要包装的圆筒产品的长度大一点,因此在对该圆筒产品贴胶完成之后,还需要将多余的内衬纸塞入圆筒产品的中空部位内。因此一般对于圆筒产品的包装则至少需要完成以下四个步骤:上料、贴胶、包边以及下料。其中,在对圆筒产品进行包边的过程中,需要将沿圆筒产品的长度方向凸出于圆筒产品的内衬纸塞入圆筒产品的中空部位。但是现有的包边装置主要包括夹持结构,驱动装置以及顶推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已经粘贴有内衬纸的产品从自动贴胶机处取下,然后放置于夹持结构处被夹紧而固定不动,然后再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顶推件朝圆筒产品的中空部位处移动才能实现包边。由于现有的包边装置只能与自动贴胶机分别独立使用,因此不但造成操作复杂,且增加了人力成本。因此,亟需一种包边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边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边装置,用于将悬置于机架上的工位转盘的转动杆锁紧以及将凸出于圆筒产品的内衬纸塞入圆筒产品的中空部位处,包括设置于机架的驱动装置、位于转动杆末端的自锁结构以及其首端对准圆筒产品之中空部位的顶推结构,所述顶推结构和所述自锁结构均设置于工位转盘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机架并朝所述顶推结构的方向延伸,所述自锁结构包括均枢接于工位转盘上的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形成供转动杆伸入的抱合结构,所述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之间设置一呈弹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恒将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朝转动杆方向偏压以使二者形成的所述抱合结构抱合转动杆而锁定。较佳地,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紧部枢接,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枢接,所述第一夹紧部和所述第二夹紧部均位于所述连动杆的同一侧。较佳地,所述第一夹紧部包括与工位转盘枢接的第一枢接边,所述第二夹紧部包括与工位转盘枢接的第二枢接边,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枢接边枢接,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枢接边枢接。较佳地,所述第一夹紧部还包括第一夹边,所述第二夹紧部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夹边相互配合以夹紧转动杆的第二夹边,所述第一夹边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枢接边,所述第一夹边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枢接边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夹边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枢接边,所述第二夹边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枢接边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边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边连接,所述第一夹边和所述第二夹边相对立地设置。较佳地,所述顶推结构包括固定于工位转盘上的安装块以及供所述驱动装置推动的推杆,所述推杆活动地贯穿所述安装块。较佳地,所述顶推结构还包括夹持件和套设于转动杆的顶推件,所述夹持件固定于所述推杆上且所述夹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推件。较佳地,所述顶推件上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夹持件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顶推件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夹持件的一侧向内凹陷并形成有供所述顶推件穿过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凹槽相对应。较佳地,所述顶推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顶推件两侧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夹持件,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朝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延伸并伸入所述凹槽。较佳地,所述第一夹紧部和所述第二夹紧部二者中至少一者上还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释锁件,所述释锁件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一夹紧部或所述第二夹紧部转动而使得所述抱合结构张开以实现对转动杆的释锁。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将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上,而将顶推结构设置于工位转盘上并且顶推结构的首端对准圆筒产品之中空部位,故当工位转盘转动而使得顶推结构到达预设位置的时候通过驱动装置顶推顶推结构的末端而使得内衬纸被塞入产品之中空部位;另外,本技术还通过将自锁结构设置于工位转盘上且位于转动杆末端而实现了对转动杆的锁定,有效地防止了在工位转盘旋转的过程中转动杆会发生自转而使得原本已经粘贴有内衬纸的圆筒产品发生转动或者晃动;本技术的自锁结构对转动杆的锁定是通过均枢接于工位转盘上的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实现的,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形成供转动杆伸入的抱合结构,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之间设置一呈弹性的弹性件,弹性件恒将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朝转动杆方向偏压以使二者形成的抱合结构抱合转动杆而锁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包边装置安装于工位转盘和机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包边装置安装于工位转盘和机架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包边装置的自锁结构夹紧转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包边装置的自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包边装置的自锁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包边装置的顶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包边装置的顶推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7,本技术的包边装置100用于将悬置于机架200上的工位转盘210的转动杆220锁紧以及将凸出于圆筒产品的内衬纸塞入圆筒产品的中空部位处。本技术的包边装置100包括设置于机架200的驱动装置10、位于转动杆220末端的自锁结构20以及其首端对准圆筒产品之中空部位的顶推结构30。顶推结构30和自锁结构20均设置于工位转盘210上,具体地,顶推结构30的末端凸出于工位转盘210并向后方延伸,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穿过机架200并朝顶推结构30的方向延伸,故当工位转盘210带动顶推结构30移动至预设工位时,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向前做伸长运动从而与顶推结构30的末端相互抵顶并驱动顶推结构30的首端伸入圆筒产品的中空部位,但不限于此。自锁结构20包括均枢接于工位转盘210上的第一夹紧部21及第二夹紧部22,第一夹紧部21与第二夹紧部22形成供转动杆220伸入的抱合结构23,第一夹紧部21与第二夹紧部22之间设置一呈弹性的弹性件24,弹性件24恒将第一夹紧部21与第二夹紧部22朝转动杆220方向偏压以使二者形成的抱合结构23抱合转动杆220而锁定。具体地,第一夹紧部21呈L字形,第二夹紧部22呈倒L字形,第一夹紧部21和第二夹紧部22相互配合而围成的抱合结构23包围转动杆220的四周,但不限于此;更具体地,第一夹紧部21背对圆筒产品的一面向后延伸出用于安装弹性件24的第一凸起部211,第二夹紧部22背对圆筒产品的一面向后延伸出用于安装弹性件24的第二凸起部221,弹性件24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夹紧部21的第一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边装置,用于将悬置于机架上的工位转盘的转动杆锁紧以及将凸出于圆筒产品的内衬纸塞入圆筒产品的中空部位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架的驱动装置、位于转动杆末端的自锁结构以及其首端对准圆筒产品之中空部位的顶推结构,所述顶推结构和所述自锁结构均设置于工位转盘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机架并朝所述顶推结构的方向延伸,所述自锁结构包括均枢接于工位转盘上的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形成供转动杆伸入的抱合结构,所述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之间设置一呈弹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恒将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朝转动杆方向偏压以使二者形成的所述抱合结构抱合转动杆而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边装置,用于将悬置于机架上的工位转盘的转动杆锁紧以及将凸出于圆筒产品的内衬纸塞入圆筒产品的中空部位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架的驱动装置、位于转动杆末端的自锁结构以及其首端对准圆筒产品之中空部位的顶推结构,所述顶推结构和所述自锁结构均设置于工位转盘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机架并朝所述顶推结构的方向延伸,所述自锁结构包括均枢接于工位转盘上的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形成供转动杆伸入的抱合结构,所述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之间设置一呈弹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恒将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朝转动杆方向偏压以使二者形成的所述抱合结构抱合转动杆而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紧部枢接,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枢接,所述第一夹紧部和所述第二夹紧部均位于所述连动杆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包括与工位转盘枢接的第一枢接边,所述第二夹紧部包括与工位转盘枢接的第二枢接边,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枢接边枢接,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枢接边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还包括第一夹边,所述第二夹紧部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夹边相互配合以夹紧转动杆的第二夹边,所述第一夹边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枢接边,所述第一夹边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枢接边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辉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