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21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药装置,包括:注液管,注液管上能够设置泵送结构以将液体泵送至下游;注药结构,设置在注液管上并位于泵送结构的下游,注药结构包括储药仓和连接管,储药仓用于储存药质颗粒,连接管设置在储药仓和注液管之间,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扰流装置,设置在注液管中与连接管连接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剖剂在溶剂中无法充分溶解,出现“鱼饵”现象,影响调剖效果。

Do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iquid injection pipe, on which a pumping structure can be arranged to pump the liquid to the downstream; a drug injection structur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liquid injection pipe and is located at the downstream of the pumping structure, wherein the drug inject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 drug storage bin and a connecting pipe, wherein the drug storage bin is used to store the drug particles,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rug storage bin and the liquid injection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is arranged with The first valve and the turbulence device are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ipe in the liquid injection pip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profile control agent can not fully dissolve in the solvent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phenomenon of \bait\ appears, which affects the effect of profil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生产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田调剖调驱的科研与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考虑油田调剖剂各组分的快速溶解情况。以高强度聚合物凝胶调剖剂为例,调剖剂的颗粒经充分溶解后注入相应的段塞孔隙,在地层中发生复杂交联反应,生成强度高的凝胶,起到良好的填塞和堵漏作用。在石油行业中通常用调剖剂各组分是否完全溶解来判别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的成胶状态。常用调剖剂各组分多为固体粉末状态,是否完全溶解取决于各调剖组分的溶解度、实际投加速率、实际投加量。目前溶解油田调剖剂的装置通常采用在密封筒中设置搅拌装置的方式,使调剖剂在密封筒中溶解后再注入油层。但在实际应用中,密封筒容易出现憋压和搅拌器频繁检修等情况,导致调剖剂在溶剂中无法充分溶解,出现类似鱼饵在鱼缸中漂浮的“鱼饵”现象,影响油层中调剖剂的有效含量及调剖效果。同时,未溶解的溶质还容易堵塞管道和沾附管道内壁,密封筒空间密封导致加药操作频繁复杂、装置整体难于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加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剖剂在溶剂中无法充分溶解,出现“鱼饵”现象,影响调剖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药装置,包括:注液管,注液管上能够设置泵送结构以将液体泵送至下游;注药结构,设置在注液管上并位于泵送结构的下游,注药结构包括储药仓和连接管,储药仓用于储存药质颗粒,连接管设置在储药仓和注液管之间,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扰流装置,设置在注液管中与连接管连接的位置。进一步地,注液管的内径大于连接管的内径。进一步地,扰流装置为喷嘴结构,喷嘴结构具有进口、出口和连接在进口和出口之间的侧壁,进口与注液管的内壁相接触,出口设置在连接管的下方,侧壁从进口至出口渐缩地设置。进一步地,储药仓包括漏斗结构。进一步地,漏斗结构呈棱锥状。进一步地,储药仓还包括设置在漏斗结构的开口处的盖板,盖板可翻转地设置在漏斗结构上。进一步地,储药仓还包括设置在漏斗结构的出口处的滤网。进一步地,储药仓由遮光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注液管上还设置有放空管,放空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进一步地,药质颗粒为调剖剂粉末。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溶剂在泵送结构的驱动下通过注液管向工作油层注入,调剖剂粉末等药质颗粒从储药仓沿连接管落入注液管,在药质颗粒落入注液管并与溶剂接触时直接开始溶解并随溶剂向工作油层流动。连接管上的第一阀门控制药质颗粒漏过量,进而控制单位时间药质颗粒落入溶剂的质量。扰流装置恰好位于药质颗粒下落位置的正下方,提高溶剂在溶质和溶剂接触溶解位置的流动复杂程度,通过流体自身复杂的混流形式搅动溶质颗粒,提高溶解效果,避免“鱼饵”现象的发生。溶质在溶剂流动的同时溶解,简化了现在密封筒内溶解再注入的复杂工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加药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盖板;2、漏斗结构;3、滤网;4、第一阀门;5、注液管;6、泵送结构;7、喷嘴结构;8、第二阀门;9、放空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加药装置包括注液管5、注药结构和扰流装置,注液管5上设置有泵送结构6以将液体泵送至下游,注药结构设置在注液管5上并位于泵送结构6的下游,扰流装置设置在注液管5中与连接管连接的位置。注药结构包括储药仓和连接管,储药仓用于储存药质颗粒,连接管设置在储药仓和注液管5之间,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溶剂在泵送结构6的驱动下通过注液管5向工作油层注入,调剖剂粉末等药质颗粒从储药仓沿连接管落入注液管5,在药质颗粒落入注液管5并与溶剂接触时直接开始溶解并随溶剂向工作油层流动。连接管上的第一阀门4控制药质颗粒漏过量,进而控制单位时间药质颗粒落入溶剂的质量。扰流装置恰好位于药质颗粒下落位置的下方,提高溶剂在溶质和溶剂接触溶解位置的流动复杂程度,通过流体自身复杂的流动形式搅动溶质颗粒,提高溶解效果,避免“鱼饵”现象的发生。溶质在溶剂流动的同时溶解,简化了现在密封筒内溶解再注入的复杂工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加药装置采用储药仓替换了传统的密封筒,使加药装置整体的结构简单、易于搭建;同时,储药仓相对开放,便于清洗。上述结构的应用受环境和地点的限制较小,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的加药装置适用于调剖剂粉末等可溶性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和常温稳定的无机化合物,当然也适用于体膨颗粒、橡胶颗粒等不可溶颗粒,以使颗粒均匀注入油层。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扰流装置为喷嘴结构7,喷嘴结构7具有进口、出口和连接在进口和出口之间的侧壁,进口与注液管5的内壁相接触,出口设置在连接管的下方,侧壁从进口至出口渐缩地设置。喷嘴结构7形成一个高压变径射流喷嘴,溶液在通过高压变径射流喷嘴时形成高压射流,便于溶剂介质促进油田调剖剂各组分的携带与快速溶解。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喷嘴结构7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高压射流喷嘴,起到混流增强溶解的效果。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注液管5的内径大于连接管的内径。这样,单位时间内注液管5具有较大的流量,便于调整溶质溶剂的比例并保证溶液的注入效率。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储药仓包括棱锥状的漏斗结构2。漏斗结构2便于药质颗粒进入连接管并且不易在储药仓中产生残留,提高药质颗粒的利用率、便于清理。储药仓还包括设置在漏斗结构2的开口处的盖板1和设置在漏斗结构2的出口处的滤网3。盖板1可翻转地设置在漏斗结构2上。盖板1在加入药质颗粒后可以盖设在漏斗结构2上,起到防尘、防水及防风等作用,保证药质颗粒的洁净度,降低连接管堵塞的可能。滤网3控制了进入注液管5的药质颗粒的颗粒直径,保证溶解效果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连接管堵塞的可能。优选地,为避免储药仓中的药质颗粒出现光解,储药仓的漏斗结构2和盖板1由不透明材料或者茶色玻璃等遮光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的加药装置中,注液管5上还设置有放空管9,放空管9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放空管9与大气连通,便于后续放空注液管5和储药仓以及后续检修过程中解决堵塞和清理工作。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溶剂在泵送结构的驱动下通过注液管向工作油层注入,调剖剂粉末等药质颗粒从储药仓沿连接管落入注液管,在药质颗粒落入注液管并与溶剂接触时直接开始溶解并随溶剂向工作油层流动。连接管上的第一阀门控制药质颗粒漏过量,进而控制单位时间药质颗粒落入溶剂的质量。扰流装置恰好位于药质颗粒下落位置的下方,提高溶剂在溶质和溶剂接触溶解位置的流动复杂程度,通过流体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注液管(5),所述注液管(5)上能够设置泵送结构(6)以将液体泵送至下游;/n注药结构,设置在所述注液管(5)上并位于所述泵送结构(6)的下游,所述注药结构包括储药仓和连接管,所述储药仓用于储存药质颗粒,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储药仓和所述注液管(5)之间,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n扰流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管(5)中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液管(5),所述注液管(5)上能够设置泵送结构(6)以将液体泵送至下游;
注药结构,设置在所述注液管(5)上并位于所述泵送结构(6)的下游,所述注药结构包括储药仓和连接管,所述储药仓用于储存药质颗粒,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储药仓和所述注液管(5)之间,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
扰流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管(5)中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5)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为喷嘴结构(7),所述喷嘴结构(7)具有进口、出口和连接在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侧壁,所述进口与所述注液管(5)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下方,所述侧壁从所述进口至所述出口渐缩地设置。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超原凤刚白雷罗强万青山李凯唐可王凤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