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维专利>正文

头部引流管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13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侧脑室手术患者头部引流管固定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夹持部、连接部和伸缩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伸缩杆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夹持部为开口端收紧的U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夹持部无需其他紧固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使用者单手即可操作,伸缩杆可调节引流袋的挂置高度,适应不同手术部位、不同恢复期的患者使用,适用范围广;有效避免了不小心对引流管的刮扯,保证了引流管不受压、不扭曲、不折叠。

Head drainage tube hol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d drainage tube fixing fram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auxiliary equipment,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poor fixing effect of the head drainage tub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lateral ventricle operation in the prior art. The device includes a clamping part, a connecting part and an expansion rod, the clamping part and the expansion rod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art, wherein the clamping part is a U-shaped structure tightened by an open end. The clamping par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and simple operation without other fasteners; the user can operate with one hand, the telescopic rod can adjust the hanging height of the drainage bag, adapt to the use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urgical positions and different recovery periods,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avoids the scratching and tearing of the drainage pipe carelessly, and ensures that the drainage pipe is not compressed, twisted or fol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部引流管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
技术介绍
临床上,侧脑室手术后需要在患者的切口处留置引流管,由于引流管在头部,所以引流管需要固定在床头位置,但是由于置物柜多摆放在床头,摆放品较繁杂,稍不小心就会拉扯到,影响伤口的恢复。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侧脑室术后恢复的头部引流管固定架,固定引流袋时多挂于吊瓶架或手动摆搭在床头上,影响其他用具的使用,也容易碰到;引流袋的高度需要高出侧脑室一定高度才能保证引流管通畅,所以固定高度也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并且要保证引流管不受压、不扭曲、不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以解决现有侧脑室手术患者头部引流管固定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包括夹持部、连接部和伸缩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伸缩杆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夹持部为开口端收紧的U型结构。优选地,所述夹持部的开口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夹持部的开口端铰接,且所述限位件为橡胶滚轮或花型滚轮。优选地,所述夹持部闭合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快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锁紧件固定。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外杆套设于所述内杆外围,所述外杆上设置有固定孔,第二锁紧件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内杆相抵。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外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外杆套设于所述内杆外围,所述外杆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内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的弹性块。优选地,所述内杆与所述外杆的长度之和为16cm~20cm。优选地,所述内杆上设置有刻度线。优选地,所述伸缩杆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内杆和/或所述外杆的端部。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的端部设置有防护头。本技术涉及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包括夹持部、连接部和伸缩杆,夹持部与伸缩杆通过连接部连接,其中,夹持部为开口端收紧的U型结构,U型夹持部无需其他紧固件便可以与床头固定,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使用者单手即可操作,伸缩杆可调节引流袋的挂置高度,适应不同手术部位、不同恢复期的患者使用,适用范围广;将引流袋固定在本技术固定架上有效避免不小心的刮扯,保证了引流管不受压、不扭曲、不折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持部;11、限位块;12、限位件;2、连接部;21、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3、外杆;31、内杆;32、固定孔;33、第二锁紧件;4、固定架;41、防护头;5、限位孔;51、弹性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包括夹持部1、连接部2和伸缩杆,夹持部1与伸缩杆通过连接部2连接,其中,夹持部1为开口端收紧的U型结构。本技术的夹持部1为具有一定宽度的U型结构,与床头接触面的宽度为6cm~12cm,使用时从开口端伸入床头杆,由于开口端具有一定弹性,所以伸入和固定都不需额外固定件。U型夹持部无需其他紧固件便可以与床头固定,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使用者单手即可从收紧端伸入,将床头杆限位于夹持部内,操作方便,伸缩杆可调节引流袋的挂置高度,适应不同手术部位、不同恢复期的患者使用,适用范围广;将引流袋固定在本技术固定架上有效避免不小心的刮扯,保证了引流管不受压、不扭曲、不折叠。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夹持部1的开口端设置有限位件12,限位件12与夹持部1的开口端铰接,且限位件12为橡胶滚轮或花型滚轮。具体的,限位件12与夹持部1的开口端通过转轴连接,即限位件12可绕端部转动,此种结构可以减小伸入床头杆时的阻力,利于夹持,夹紧床头杆后还可保证U型结构的开口端不松脱。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夹持部1闭合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与夹持部1固定连。其中,限位部1可为橡胶块或表面具有一定摩擦凸起的防滑层,可以保证在夹持部1夹紧床头杆时不滑移,同时限位块11的设置还可适应不同形状的床头杆,使夹持部的适用性更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部2包括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1与伸缩杆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2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件22与夹持部1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件22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锁紧件固定。具体的,锁紧件可为紧固螺栓,螺栓头为蝴蝶型以方便锁紧和松动调整,通过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可调节伸缩杆的角度,适应不同角度的需求,适用范围更广,操作简单方便。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伸缩杆包括外杆3和内杆31,外杆3与第一连接件21固定连接,且外杆3套设于内杆31外围,外杆3上设置有固定孔32,第二锁紧件33通过固定孔32与内杆31相抵,此种结构的伸缩杆伸缩方便,不易损坏,相抵结构对内杆31本身没有损伤,使用寿命长。优选地,内杆31与外杆3的长度之和为16cm~20cm,保证引流袋的高度,避免了腔内液体被引出后,脑组织迅速移位导致的脑血管破裂,引起颅内血肿,其中,外杆3的长度为8cm-10cm,内杆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连接部和伸缩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伸缩杆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夹持部为开口端收紧的U型结构;/n所述夹持部的开口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夹持部的开口端铰接,且所述限位件为橡胶滚轮或花型滚轮;/n所述夹持部闭合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为橡胶块或表面具有摩擦凸起的防滑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连接部和伸缩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伸缩杆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夹持部为开口端收紧的U型结构;
所述夹持部的开口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夹持部的开口端铰接,且所述限位件为橡胶滚轮或花型滚轮;
所述夹持部闭合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为橡胶块或表面具有摩擦凸起的防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锁紧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雷兰芳朱秋红方傲华王娜周金蔓童运梅孙立汪俊严姣华
申请(专利权)人:曾维雷兰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