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王锋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09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床体本体的床面包括前端床面、中端床面和后端床面;中端床面上设置有下漏孔和与所述下漏孔适配的开关板;中端床面下方处设置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的竖直段分别连接在床体本体的床沿上;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的水平段设置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一滑动座,滑动座上设置一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顶端设置支撑座;所述滑动座上还设置有推拉把手;床体本体的后端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在床沿上的支撑板,两支撑板之间设置一转动板,转动板上设置有架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患者使用舒适,无需复杂的结构,成本低,便于普通医院病房推广。

A multifunctional nurs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nursing bed, the bed surface of the bed body body includes a front-end bed surface, a middle end bed surface and a back-end bed surface; the middle end be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leakage hole and a switch plate adapted to the lower leakage hole; the lower part of the middle end be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U-shaped frame and a second U-shaped frame, and the vertical sections of the first U-shaped frame and the second U-shaped fram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on the bed edge of the bed body; the first U-shaped frame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frame and the second U-shaped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rail, on which a slide seat is slidably connected, an electric lif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 seat, and the top end of the electric lif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seat; the slide sea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ush-pull handle; the rear end of the b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support plates which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on the bed edge, and a rotating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upport plates, and a le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plate \u3002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comfortable use for patients, no need for complex structure, low cost, and convenient popularization for general hospital w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护理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技术介绍
医院很多科室的患者不便活动,需要卧床医疗,尤其是骨科患者。目前,此类患者排便时,一般是医护人员或其家属将便盆放其身下,这种方式使患者姿势十分不舒服,不便排便。虽然有些无需将便盆放到患者身下的护理床,但现有的此类护理床一般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便普通医院科室使用推广,或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不便活动患者排便,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尤其适用于骨科患者的多功能护理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体本体(1),床体本体(1)的床面包括前端床面(19)、中端床面(3)和后端床面(20);所述中端床面(3)为海绵床面,中端床面(3)的左右两端可拆卸安装在床体本体(1)的床沿(2)上,中端床面(3)的前端可拆卸安装在前端床面(19)上,中端床面(3)的后端可拆卸安装在后端床面(20)上;中端床面(3)上设置有下漏孔(21)和与所述下漏孔(21)适配的开关板(22);开关板(22)一端与下漏孔(21)铰接,开关板(22)底端设置一拉簧,拉簧一端与开关板(22)铰接端连接、另一端与开关板(22)铰接端的相对端连接;开关板(22)底端还设置一拉绳;中端床面(3)下方处设置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的竖直段分别连接在床体本体(1)的床沿(2)上;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的水平段设置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一滑动座(12),滑动座(12)上设置一电动升降杆(10),电动升降杆(10)顶端设置支撑座(9);所述滑动座(12)上还设置有推拉把手(13);床体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在床沿(2)上的支撑板(8),两支撑板(8)之间设置一转动板(7),转动板(7)上设置有架腿板(5);转动板(7)两端可拆卸插装在两支撑板(8)上,转动板(7)两端还分别设置一固定板(23),固定板(23)通过螺栓与支撑板(8)连接;支撑板(8)上设置若干供螺栓穿过的通孔(6)。进一步地,中端床面(3)的底面设置若干插装柱,床沿(2)、前端床面(19)和后端床面(20)上均设置与插装柱适配的插装孔。进一步地,中端床面(3)的高度高出前端床面(19)和后端床面(20)。进一步地,床沿(2)上设置有供拉绳挂钩的挂扣(4)。进一步地,两侧床沿(2)后端设置有水平滑槽(15),水平滑槽(15)内滑动连接一限位环(17);所述支撑板(8)穿过限位环(17),支撑板(8)和床沿(2)上设置有适配的若干螺栓孔(16),支撑板(8)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16)固定在床沿(2)上。进一步地,转动板(7)两端为伸缩板。进一步地,后端床面(20)的底面设置有放置转动板(7)的容纳盒(18)。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护理床,使用时用拉绳拉开中端床面上的开关板,将便盆放在电动升降杆顶端的支撑座上,用推拉把手将承载便盆的滑动座推至开关板下方,并启动电动升降杆,将支撑座上升到合适位置供患者排便。该方案的便盆不必直接放在患者身下,患者身体处于自然状态,姿态舒适,便于排便,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为便于骨科患者使用,本方案还在床体本体的后端设置架腿板,架腿板设置在可转动角度的转动板上,因转动板可调节角度,可适用不同患者。该护理床使用方便,患者使用舒适,无需复杂的结构,成本低,便于普通医院病房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第一U型架及其承载结构前视示意图。图中,1-床体本体,2-床沿,3-中端床面,4-挂扣,5-架腿板,6-通孔,7-转动板,8-支撑板,9-支撑座,10-电动升降杆,11-第一U型架,12-滑动座,13-推拉把手,14-第二U型架,15-水平滑槽,16-螺栓孔,17-限位环,18-容纳盒,19-前端床面,20-后端床面,21-下漏孔,22-开关板,2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体本体1,床体本体1的床面包括前端床面19、中端床面3和后端床面20。其中,中端床面3为海绵床面,中端床面3的左右两端可拆卸安装在床体本体1的床沿2上,中端床面3的前端可拆卸安装在前端床面19上,中端床面3的后端可拆卸安装在后端床面20上;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端床面3的高度高出前端床面19和后端床面20,使用时,可在前端床面19和后端床面20铺被子,使其与中端床面3齐平,可不必单独定制被褥。本实施例中,中端床面3的底面设置若干插装柱,床沿2、前端床面19和后端床面20上均设置与插装柱适配的插装孔,中端床面3通过插装柱插装在床沿2、前端床面19和后端床面20上,便于长时间使用后,将中端床面3拆下清洗晾晒。中端床面3上设置有下漏孔21和与下漏孔21适配的开关板22;开关板22一端与下漏孔21铰接,开关板22底端设置一拉簧,拉簧一端与开关板22铰接端连接、另一端与开关板22铰接端的相对端连接;开关板22底端还设置一拉绳。不使用时,开关板22闭合,使用时,用拉绳将开关板22拉开。本实施例中,床沿2上可设置供拉绳挂钩的挂扣4,以固定拉绳,一方面可方便医护人员或家属拉动拉绳,另一方面又可使开关板22持续打开。需要说明的是,拉簧可使用具备足够弹力的拉簧。中端床面3下方处设置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的竖直段分别连接在床体本体1的床沿2上;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的水平段设置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一滑动座12,滑动座12上设置一电动升降杆10,电动升降杆10顶端设置支撑座9;滑动座12上还设置有推拉把手13。其中支撑座9用于放置便盆。使用时,通过推拉把手13推动滑动座12及其所承载机构,使便盆置于下漏孔21下方,然后启动电动升降杆10,将便盆升至合适高度。使用完后,先通过电动升降杆10将便盆下降,然后通过推拉把手13将便盆拉回。需要说明的是,电动升降杆10的操作按键可设置在床沿2上。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患者舒适度较高。为便于骨科患者使用,本实施例的护理床还设置架腿板5,具体结构为:床体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在床沿2上的支撑板8,两支撑板8之间设置一转动板7,转动板7上设置架腿板5;转动板7两端可拆卸插装在两支撑板8上,转动板7两端还分别设置一固定板23,固定板23通过螺栓与支撑板8连接;支撑板8上设置若干供螺栓穿过的通孔6。转动板7可转动角度,使架腿板5适用于不同患者,转动板7转动到合适角度后,将固定板23通过螺栓固定,从而使转动板7固定,不易松动。支撑板8上设置多个供螺栓穿过的通孔6,通孔6还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床体本体(1)的床面包括前端床面(19)、中端床面(3)和后端床面(20);所述中端床面(3)为海绵床面,中端床面(3)的左右两端可拆卸安装在床体本体(1)的床沿(2)上,中端床面(3)的前端可拆卸安装在前端床面(19)上,中端床面(3)的后端可拆卸安装在后端床面(20)上;/n中端床面(3)上设置有下漏孔(21)和与所述下漏孔(21)适配的开关板(22);开关板(22)一端与下漏孔(21)铰接,开关板(22)底端设置一拉簧,拉簧一端与开关板(22)铰接端连接、另一端与开关板(22)铰接端的相对端连接;开关板(22)底端还设置一拉绳;/n中端床面(3)下方处设置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的竖直段分别连接在床体本体(1)的床沿(2)上;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的水平段设置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一滑动座(12),滑动座(12)上设置一电动升降杆(10),电动升降杆(10)顶端设置支撑座(9);所述滑动座(12)上还设置有推拉把手(13);/n床体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在床沿(2)上的支撑板(8),两支撑板(8)之间设置一转动板(7),转动板(7)上设置有架腿板(5);转动板(7)两端可拆卸插装在两支撑板(8)上,转动板(7)两端还分别设置一固定板(23),固定板(23)通过螺栓与支撑板(8)连接;支撑板(8)上设置若干供螺栓穿过的通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床体本体(1)的床面包括前端床面(19)、中端床面(3)和后端床面(20);所述中端床面(3)为海绵床面,中端床面(3)的左右两端可拆卸安装在床体本体(1)的床沿(2)上,中端床面(3)的前端可拆卸安装在前端床面(19)上,中端床面(3)的后端可拆卸安装在后端床面(20)上;
中端床面(3)上设置有下漏孔(21)和与所述下漏孔(21)适配的开关板(22);开关板(22)一端与下漏孔(21)铰接,开关板(22)底端设置一拉簧,拉簧一端与开关板(22)铰接端连接、另一端与开关板(22)铰接端的相对端连接;开关板(22)底端还设置一拉绳;
中端床面(3)下方处设置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的竖直段分别连接在床体本体(1)的床沿(2)上;第一U型架(11)和第二U型架(14)的水平段设置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一滑动座(12),滑动座(12)上设置一电动升降杆(10),电动升降杆(10)顶端设置支撑座(9);所述滑动座(12)上还设置有推拉把手(13);
床体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在床沿(2)上的支撑板(8),两支撑板(8)之间设置一转动板(7),转动板(7)上设置有架腿板(5);转动板(7)两端可拆卸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于王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